徐立信
幾十年前,我母親還健在。她偶爾會說起一家律師樓的一些往事,那時我年齡小,也沒往心里去。近年,我根據查尋到的資料,20世紀30年代的這座律師樓,就是海泊路23號立德里。
? 根據《民國平度縣志》記載,這座律師樓的律師綦書坫是“南有東吳,北有朝陽”之稱的北平朝陽大學法科畢業。他是我姥爺綦官晟(字得臣)經營的同豐益號的常年法律顧問。
? 20世紀30年代初,我姥爺經營的同豐益本號在北京路45號,分號在館陶路9號。同豐益號是曾經操控青島生油、生米、棉紗的大商家。電視劇《青島往事》中,與日商期貨商戰的原型就是我姥爺。他經營的外貿糧油生意十分興隆,一次可與外商簽訂7500噸生油的合同,買賣越來越大。根據文史資料,當年港口停泊運輸土產品的外輪,多為同豐益號所經辦;并能與日商三菱、三井、東和等財團進行商業競爭。
? 有資料記載,同豐益號為了出口業務的日益發展,我姥爺聘請了上海同濟醫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的工程師劉銓法設計,在小港二路碼頭建了一座占地相當大的儲運倉庫。
? 正當同豐益號生意興隆的時候,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我姥爺憑多年經商的經驗,預感到民族商業的前景黯淡,特別是與因日商三菱、三井、東和的多年競爭,生意勢必更加困難。
? 1938年1月10日,日軍二次侵占青島。不久,有日本軍方背景的一家交通株式會社,強取豪奪了同豐益號在小港二路碼頭的大倉庫。同豐益號失去了儲運存貨之地,我姥爺一怒之下,得了中風。
? 聽我母親說,姥爺讓家人背著他,由商號常年法律顧問綦書坫陪同一起,鐵骨錚錚與日本人對簿法庭;然而在日本占領軍的強權之下,最終官司輸了,大倉庫沒要回來。
? 1939年春,日本軍方和長期與同豐益號競爭的日商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借助蘭山路禮堂炸彈一案,欲置同豐益號于死地,將同豐益號的全部伙什和我三舅,還有與日本人對簿法庭的綦書坫,一起抓進了日本憲兵隊。日本人為置同豐益號于死地,要求必須交錢贖人!為贖人,同豐益號耗盡了多年的資產積累。如此一家聲名顯赫的民族資本商業,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軍事、經濟入侵,瞬息間破產倒閉。海泊路23號立德里律師樓也徹底歇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