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 凱 宋婷婷
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萍既瞬抛鳛閲覄撔麦w系建設中的先導和主力軍,他們的職業壓力狀況不僅關乎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福祉,更決定著他們的創新能力與效率,進而影響我國科技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河南作為人口大省,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近年來科技人才隊伍在不斷壯大。由于他們處在社會科技與經濟發展的主流位置,工作具有時間長、壓力大、精神長期高度緊張以及體力持續投入等特征,他們的職業壓力問題不僅嚴重影響科技人才的工作效率,也影響河南省未來科技的發展。本文在分析當前河南省科技人才職業壓力特征基礎上,提出管理的方法與策略,以助推河南省科技事業的發展。
職業壓力是個體與職場間不斷互動與協調的特異性過程,當個人與職業間無法取得平衡時,職業壓力隨即產生。職業壓力會引起與職業有關的情緒困擾或身體疲憊感,造成職業壓力的原因稱為職業壓力源,或統稱為職業壓力。大量研究表明,工作場所中的職業壓力源主要包括工作狀況、組織角色、職業發展、組織結構與氛圍、家庭工作沖突及人際關系等。通過對國內外不同職業群體壓力特征的綜合與分析,結合河南省科技人才的實際工作狀況和訪談調查結果,河南省科技人才的職業壓力包括工作負擔、管理氛圍、家庭-工作關系、工作環境、職業發展、人際關系等六個方面。具體表現為:工作復雜、難度大;工作重復、枯燥;有太多工作要做,工作時間長;工資待遇低;組織管理體制落后、僵化;組織內資源分配不合理;照顧家庭時間少;家庭開支大、負擔重;組織缺乏活力;工作條件差;晉升困難;發展前景不好;人際關系緊張;感覺被孤立等。通過對1247 名科技人才的調查結果分析可知,河南省科技人才的職業壓力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工作負擔、管理氛圍、職業發展、家庭-工作關系、工作環境、人際關系。進一步分析發現,1247名科技人才中壓力正常者747 人,占總人數的59.9%;輕度壓力者238 人,占總人數的19.1%;中、重度壓力262 人,占總人數的21%。上述數據說明,河南省科技人才職業壓力總體狀況較好,但也有一些科技人才的職業壓力問題比較突出,需要予以干預和解決。
首先,應對職業壓力,各級各類科技組織應倡導職業健康的文化氛圍,通過廣泛宣傳、定期信息推送、開展團隊活動、專家專業講座等方式,在組織深植職業健康的價值與信念,在組織中形成全員性的壓力管理與職業健康文化運動。
其次,組織要高度關注本單位科技人才的職業壓力狀況,要在機制上將科技人才的職業壓力調適工作納入相關工作體系,將科技人才的職業壓力預防和職業健康建設工作作為今后科技人才組織和思想建設工作的常規工作。
最后,組織要建立科技人才職業壓力預防和職業健康保健專業機構,普及職業健康保健知識,對有壓力問題和反應的科技人才進行職業壓力咨詢、疏導和職業健康保健,把職業壓力預防和職業健康教育作為科技人才專業技能培訓的重要內容,使職業健康的培訓內容不斷深入,形式更加豐富,使科技人才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壓力特點,掌握疏導職業壓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人民生活福祉。進入新時代,新形勢賦予科技人才新使命,也為科技人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與挑戰。新形勢下,統籌做好科技人才人文關懷工作,特別是基層科技人才的職業健康,能最大限度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一是落實談心談話制度。堅持“五必訪六必談”,即婚喪嫁娶、生病住院、家庭失和、突發事件、生活困難必訪,崗位變動、工作難于推進、遇到重大挫折、受到表揚或批評、與同事有糾紛、思想情緒低落必談。在一定范圍內探索開展科技人才職業壓力狀況調查,便于科技組織掌握情況、做好科技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完善職稱晉升機制。堅持公平公正,讓吃苦的科技人才吃香、實干的科技人才實惠、有為的科技人才有位,通過職稱晉升對科技人才進行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勵。三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報酬體系。落實科技人才住房(人才公寓)、購房補助、家屬就業、子女上學等待遇優惠,解決科技人才的后顧之憂,助力他們全身心投入科技創新工作中。
職業壓力問題可防、可治、不可怕,應當正視職業壓力和職業健康問題,認識到這方面問題不完全等于心理問題,更不是精神疾病,不能另眼相看、冷眼相看,建議采取“壓力測評-課程講授-團隊訓練-咨詢輔導”四位一體職業健康援助模式,搞好職業壓力預防干預工作。一是加強職業壓力和職業健康教育。建議將職業壓力教育內容納入科技人才專業技能培訓的課程體系,在專業技能網絡平臺、各級科技組織開設職業壓力應對課程,聘請相關領域專家舉辦專場講座。二是進行職業行為訓練。主要是開展自信心、處理人際關系、抗挫折能力、適應能力等方面的訓練,以及消除職業倦怠、急難險重任務的溝通與協調、“缺經費”“少項目”的心理減壓訓練等。三是普及壓力調適方法。讓科技人才了解掌握常用壓力調適方法,包括坦然面對法、冷靜轉移法、自我暗示法、創造快樂法、貼近大自然法、健康生活調節法等。四是健全壓力咨詢網絡。建議設立職業健康援助專業組織或機構,為科技人才開辟職業健康網頁、專欄或微信公眾號,有計劃地組織開展職業壓力援助活動。
引導科技人才注重學習職業健康知識,加強自我壓力調節和管理,在增強“五觀”上下功夫,即增強健康的“自我觀”,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積極、肯定、客觀的評價;增強科學的“壓力觀”,能夠正確看待和緩解壓力;增強正確的“得失觀”,在事業上不知足、在工作上知不足、在生活上常知足;增強和諧的“人際觀”,建立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親戚朋友之間的和諧人際關系;增強平和的“生活觀”,養成良好生活方式,特別是各級科技組織應當幫助科技人才營造好家庭這個工作驛站和心靈港灣。一是關愛特殊家庭,對有特殊困難的科技人才,如長期兩地分居的,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給予必要照顧;二是關心貧困家庭,對家庭貧困的科技人才,如因病致貧、家屬失業無業等,盡可能幫助解決后顧之憂;三是爭取家庭支持,引導科技人才在緊張的科研工作中注意平衡與家庭的關系,盡量爭取家庭成員的支持和理解,維護和諧美滿家庭,促進自身健康正常發展。
科技人才是創新驅動主力軍,在中原更加出彩的宏偉事業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在為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同時也承受著很大的職業壓力。如何進一步為科技人才創造健康、寬松和有利于發揮創造、創新能力和活力的良好環境,是全社會都應關注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各級各類科技組織要加強相關職業健康服務的供給,重視職業壓力問題的科普和宣傳,引導科技人才采用有效的職業壓力應對方式,不斷提高科技人才的職業健康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