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蓮花
(贛州市章貢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江西 贛州 341000)
在女性子宮中放置宮內節育器為一種計劃生育避孕方式,該避孕方式不會影響全身功能,在局部發揮作用,可維持多年,該避孕方式優勢為有效、經濟、安全、簡便,取出節育環之后不會對生育造成影響,因此,很多育齡期女性對此避孕方式接受度較高。計劃生育取環術即在患者體內取出節育環,處于絕經期女性,大幅度減低雌激素,子宮縮小明顯,子宮狀態較為脆弱[1]。因在體內節育器大小、形狀不變,長時間情況下,會撐破子宮,子宮壁受損,造成節育器接觸膀胱和大小腸,而導致婦科疾病發生[2]。同時在取環術實施前,患者也會由于緊張而產生各種負性情緒,同時也會體會到一定程度的疼痛,影響取出術感受,不利于護患關系的良好建立。因此,在取出術過程中需實施科學的護理模式,本研究對比分析人性化護理模式和常規護理模式的護理效果,為臨床護理提供一種可靠的護理模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實施計劃生育取環術的患者80 例實施對照研究,因護理方法差異性予以分組,予以人性化護理模式的40 例患者納入試驗組,最高年齡56 歲,最小年齡46 歲,平均年齡(52.18±2.38)歲;節育環置入時間3~33年。平均置入時間(13.34±2.17)年;未絕經14 例,已絕經26 例。予以常規護理模式的40 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婦女的最高年齡57 歲,最小年齡45 歲,平均年齡(52.17±2.39)歲;節育環置入時間2~33年。平均置入時間(13.35±2.18)年;未絕經15 例,已絕經25 例。
1.2 方法:予以對照組常規護理模式,護理方法為健康宣教,完善各種術前檢查,即超聲、血壓、心電圖、血常規、婦科檢查等,對絕經時間、放置年限等節育器情況詳細了解,告知患者在取出術前尖膀胱排空,置患者于膀胱截石位,消毒之后,將窺器置入,宮頸暴露后,利用探針對宮腔深度和位置進行探測,對節育器位置進行確定,之后取出。予以試驗組人性化護理模式,護理方法具體為:①在患者取環術前,護理人員要增強護患溝通,對取環術的意義向患者宣教,告知注意事項,提升患者安全感。告知患者取環術過程中一旦嚴重疼痛,向醫生主動告知,以便對疼痛有效緩解。在術前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以評估結果為依據實施心理疏導,安慰患者情緒,避免其緊張、恐懼,改善心理狀態;將術前準備工作做好,讓患者用積極心態面對取環,提升依從性;②在取環術過程中用熱情、親切態度接待患者,指導患者將體位合理擺放,使其舒適感增強;手術時加強與患者間的溝通和交流,予以患者安慰和鼓勵,使其注意力得以分散,對手術積極配合。對患者表情注意觀察,一旦存在不適或疼痛情況,對外關穴和內關穴輕輕按壓,利用各種措施對疼痛進行改善。在術中,對自尊需求進行滿足,護理人員在旁陪伴,利用語言和握手形式將信息傳遞給患者,注意動作、音調、語言、表情規范,在護理過程中融合責任心和愛心,使其緊張情緒得以松弛;③完成手術之后,對患者會陰部進行擦拭,幫助患者穿上衣服,向休息室中攙扶,讓其休息,準備好熱水,對手術情況向患者解釋,告知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在生活中要心態良好,防止勞累,確保睡眠充足。實施康復指導,告知患者取環術后在院停留1h 之后再出院,在取環術后2d 之內一旦有陰道流血和腰酸背痛情況,要到院檢測;陰道要保證清潔,性生活禁止(2 周之內),告知患者多休息,心態要調整好,防止負性情緒刺激患者身體。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主客觀疼痛程度,利用VAS視覺疼痛模擬量表評價主觀疼痛,重度疼痛:≥7分;中度疼痛:4~6 分;輕度疼痛:1~3 分;無痛:0分;以患者術中表現為依據對疼痛程度進行評價,取環術中不存在疼痛感和不適感為0 級;取環術中主訴輕微疼痛,偶爾有疼痛表情,不存在明顯肢體擺動,可耐受疼痛,對取出術不造成影響為Ⅰ級;取環術中呈現痛苦的表情,肢體擺動明顯、呼吸急促,對取出術造成影響為Ⅱ級;取環術中表情非常痛苦,甚至喊出聲音,大幅度肢體擺動、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疼痛劇烈,對取出術無法耐受為Ⅲ級;②對比護理前后負性情緒,利用SDS 抑郁、SAS 抑郁自評量表對護理前后負性情緒進行評價,分數越低負性情緒越輕;③利用調查問卷形式了解患者取環舒適度,分為非常舒適、一般舒適和不舒適,非常舒適度+一般舒適度=總舒適度;④利用調查問卷形式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百分制,>80 分、60~79分、<60 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非常滿意度+基本滿意度=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23.0 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采用χ2驗證,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主客觀疼痛程度:在主客觀疼痛程度方面,與對照組對比,試驗組主觀疼痛和客觀疼痛程度均明顯較輕(P<0.05),詳見表1和表2。

表1 主觀疼痛程度對比 [n(%)]

表2 客觀疼痛程度對比 [n(%)]
2.2 對比2 組負性情緒:在負性情緒方面,與對照組對比,試驗組護理后SDS、SAS 評分明顯較低(P<0.05),詳見表3。
表3 負性情緒比較 (±s)

表3 負性情緒比較 (±s)
組別nSDS 評分SAS 評分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試驗組40 60.25±5.30 38.65±5.40 59.48±6.25 36.30±4.28對照組40 60.30±5.25 50.28±6.15 59.56±6.18 49.26±3.78 t 0.059912.71000.081420.3000 P 0.95230.00000.93520.0000
2.3 對比取環舒適度:在舒適度方面,與對照組對比,試驗組患者總舒適度明顯較高,數據對比χ2=7.8278,P=0.0051,詳見表4。

表4 取環舒適度比較 [n(%)]
2.4 對比護理滿意度: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與對照組對比,試驗組患者總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χ2=7.9073,P=0.0049),詳見表5。

表5 護理滿意度比較 [n(%)]
在我國計劃生育為一項基本國策,體現了國民素質[3]。計劃生育觀念深入人心,節育器放置在宮內而實施避孕為一種常見的避孕方式,此避孕方法的優勢明顯,即經濟、安全、有效、快捷、簡便等,可逆性良好,此避孕措施為女性首選[4-5]。然而處于絕經期女性,開始子宮縮小,宮內節育器繼續攜帶會出現嚴重問題,比如子宮穿孔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女性一旦進入絕經期,建議取出節育環[6-7]。在取出節育器過程中對患者實施科學的護理干預較為關鍵。而護理模式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護理質量和效果。本研究對比分析了人性化護理模式和常規護理模式的護理效果,在主觀疼痛程度方面,試驗組40 例患者,5.00%重度疼痛,50.00%中度疼痛,30.00%輕度疼痛,15.00%無痛,對照組40 例患者,17.5%重度疼痛,62.5%中度疼痛,17.50%輕度疼痛,2.50%無痛,在客觀疼痛程度方面,試驗組40例,25%0 級,37.50%Ⅰ級,37.5%Ⅱ級,2.50%Ⅲ級;對照組40 例,7.5%0 級,22.5%Ⅰ級,57.5%Ⅱ級,17.5%Ⅲ級,與對照組對比,試驗組主觀疼痛和客觀疼痛程度均明顯較輕,可見人性化護理模式可改善患者主客觀疼痛程度;在負性情緒方面,與對照組對比,試驗組護理后SDS(38.65±5.40)分、SAS 評分(36.30±4.28)分明顯較低,可見人性化護理模式可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在舒適度方面,與對照組對比,試驗組患者總舒適度(97.50%)明顯較高;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與對照組對比,試驗組患者總護理滿意度(97.5%)明顯較高,可見人性化護理模式可提升患者舒適度和護理滿意度,有利于提升患者醫療體驗,有利于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人性化護理模式實施前,為患者提供關愛服務,不但開展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取環術會發生的不良情況,讓患者做足心理準備。在術前依據患者心理狀態予以個性化和人性化心理疏導,讓其用積極、樂觀心態面對取環術,避免因負性情緒的產生影響患者舒適度和疼痛感[8]。讓患者了解取環術之后可能會發生陰道出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節育器在宮內發生嵌頓,同時患者存在緊張情緒,同時手術配合度也直接會影響取出術,比如身體移動等,因此,對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術前予以心理干預,使緊張情緒得以緩解,將準備工作做好,以相關制度和規章實施手術,對感染進行預防。為確保順利開展手術,將術后護理工作做好,提升預后效果[9]。伴隨近些年來患者對護理需求的不斷提升,常規護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患者身心需求,也無法獲得滿意的護理效果,因此,在取環術護理中更新護理理念,引入人性化護理模式,人性化護理可稱之為一種藝術,主題為關愛患者、關愛生命,在整個護理中融入同情心、責任心、愛心,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做好細節工作,讓患者體會到真情,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關懷,為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10]。因婦女處于圍絕經期,因受到觀念的制約,有的患者往往針對相關信息難以啟齒,因較長時間放置節育器,對后遺癥和手術意外表示擔心,進而不同患者表現出不同的負性情緒,因此,在護理過程中以患者不同負性情緒予以個性化心理疏導,將其顧慮消除,提升取環術的信心[11]。相關研究表明,面對取環術,圍絕經期女性會發生中度焦慮情緒,所以以患者需求為依據予以連續、適時的信息支持,使術前告知和解釋完善,讓患者做好取出術、術中疼痛、術后處置心理準備,防止隨意猜疑,用平常心面對取環術,使其術中疼痛減輕[12]。
綜上所述,在計劃生育取環護理中予以人性化護理模式效果突出,可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負情緒,提升患者舒適度和滿意度,建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