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鄒孝聽 通訊員 寇博 石露蕓
幾年前,西交利物浦大學翻譯系正在籌備中,執行校長席酉民問負責籌備工作的教授:“現在人工智能和機器翻譯技術發展那么快,再過幾年它準確率更高了,翻譯系的學生會不會失業?”
教授思索之后,回答校長:“未來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做翻譯,但仍然需要有翻譯專業造詣的人參與到開發翻譯機器人的工作中。”
后來,翻譯系如期成立了。但席酉民的思考并沒有停止。
舊的職業消亡,新的需求涌現,誰來創造和引領新的行業?
2018年,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成立,要探索一種能培養引領未來新興行業發展的行業精英人才。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
“在人工智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使下,現在的很多技能和職業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機器人取代或得以升級。盡管如此,人類社會發展進步仍然需要有精深專業造詣的專家去研究探索,幫人類發現新知,創造更多技術,發展更智慧的機器人,但需求的規模可能沒有現在這么大,因為機器人可以勝任現在很多專業性的工作。然而,在很多專業和職業逐漸消失的同時,也會有許多新的需求、崗位和職業涌現出來。由誰來創造、引領這些新興行業的發展?這種類型的人才如何培養?這就是我們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探索未來教育的初衷。”席酉民在西浦2022年秋茗會上表示。
他以“產業家”為例談道:“現在市場上,繼‘企業家’之后需要具有更強整合能力的人才,即‘產業家’。這群人是能夠利用網絡數字平臺甚至人工智能,通過產業互聯網把相關行業要素整合起來、形成生態、創造出新的融合式價值——生態紅利的人。他們需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同時具備更強大的行業理解力和想象力,而且善于跟不同的人合作,大膽創新、敢于突破,強于整合。”
“未來社會需要更多這種類型的人才!”席酉民說,“我們提出的融合式教育理論模型包含極強的素養教育、一定的專業知識、強大的行業造詣,以及跨文化領導力與創業家精神。在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我們就在探索融合式精英培養的實踐。”
在西浦秋茗會的市集現場,各個行業學院的攤位展示著各自特色,彰顯教育、行業與科技的融合。記者了解到,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突破傳統高校的專業教育模式,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機器人、供應鏈、物聯網、芯片、文化科技等前沿領域,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共建七所行業學院,以融合式教育模式培養國際化行業精英。
“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的教育模型是把產業、機構、學校融合在一起,生成新的行業學院。這個新的行業學院跟傳統的學院不一樣,是從需求方開始生產新的教育理念,生產新的教育模式,生產新的教育方式,生產新的教育支撐體系。”席酉民說。
海爾集團是智能生態學院的創始合作伙伴。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在近期參加“尋找新時代中國杰出教育家行動·論道2022”活動時談到,與西浦合作的智能生態學院在課程、教學模式、就業形態等方面都彰顯了獨特性,“例如課程匯聚了海爾在創業過程中的實踐,把企業實踐的戰場搬到課堂,打破了學校的邊界;西浦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參與企業的研發、制造、市場營銷等環節的實訓,在實踐中得到歷練;海爾提供了就業直通車服務,西浦學生可以根據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比較早地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比較早地下沉自己的職業錨,做到‘入學就可以入行’。”


有意思的是,產金融合學院的每門課程都會邀請企業高管或行業專家參與到教學中來,且大部分課程的考核不通過考試,而是交給學生一個行業實際案例,讓學生通過案例研究和學習,完成一篇小論文。
“我們會和行業的人交流,了解企業在某個方向存在哪些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經過多次打磨后,把案例總結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分析和研究找到一個解決方案。”產金融合學院助理教授計瓊說,“比起傳統的應試教育,找解決方案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研究和自我探索的過程。”
對于“行業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四學生王子木印象深刻,他說:“特別是每個暑期200小時的實訓營,龍頭企業的工程師帶領我們做項目,我們能把所學到的東西在實際工業場景中做出一些應用。”
“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正在打破學科與學科之間、學術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邊界。與此同時,教育的時空周期也被打破。”物聯網學院、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學院院長Angelos Stefanidis表示,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開設的課程面向的是不斷變化的新事物,而不是一門靜態的學科。他們會通過不斷嘗試、大量反思,從學生、員工和外部合作伙伴的反饋中,評估課程和教學模式的某些方面是否成功,并迅速做出調整。
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創業與企業港代理院長、西浦未來教育學院執行院長張曉軍談道:“在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我們的特點和優勢是學校首先敞開了懷抱,希望跟產業去融合,并且把我們最核心的課程拿出來跟產業共建。在摸索價值共創的過程中,有一些方面我們已經找到與產業價值共生的方式,有些地方還在探索過程中。”
“未來教育是什么樣的?一定是個性化、興趣驅動、終身學習、創新創業的一個過程。”席酉民說,“人的教育是終身的教育,未來教育一定是全生命周期的教育。各種教育機構,只是在人生路上不同階段的一個加油站。”
記者了解到,目前西浦已構建了教育探索的完整體系,開啟了包括幼兒園、小學、初高中、新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內的全鏈條的教育改革和創新。同時,西浦創立了西浦學習超市,對內支持西浦教育模式探索,對外整合全球在線教育資源,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社區。
“在西浦探索和構建未來大學形態的過程中,西浦學習超市起著支撐和引領的作用。”西浦學習超市主任畢新介紹:“西浦學習超市旨在創造跨地域、跨年齡段、跨學歷與興趣驅動的學習、創新、創業支撐平臺,支持西浦的教育理念和探索得以在校內外實施,培養面向未來發展、興趣導向、具備競爭力的終身學習者。”

西浦學習超市主任畢新
在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校園內周長1.3公里的環形空間里,西浦學習超市正在導入全球優質資源,開設用于教育技術展示、教學培訓活動的線下空間,真正實現面向校內校外的線上線下資源融合。
“西浦學習超市最重要的特性就是‘無邊界’:線上線下混合、校內校外混合、面向全球學習者。我們不單是在線的平臺,我們有線下的校園,通過校園和技術的雙驅動使西浦在未來教育探索方面具備更大的可能性。”畢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