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茜 吳宗輝
西南大學運動康復研究所,重慶 400715
肌筋膜觸發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又稱扳機點、激痛點或激發點,1942年由美國教授Janet Travell提出,可分為隱性MTrPs和活化MTrPs兩類[1-2]。運動創傷、肌肉疲勞、抵抗力下降、反復感冒、營養物質缺乏等因素可促使隱性MTrPs轉化為活化MTrPs,造成患者骨骼肌肉疼痛、關節功能受限、感覺異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甚至肢體殘疾等[3-6]。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利用不同方法滅活MTrPs,在緩解局部疼痛、治療運動損傷、改善功能、提升運動能力等問題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隨著對MTrPs研究的不斷深入,采用一種客觀、科學、可視化的方法來總結該學科當前的最新動態并通過直觀的圖像構建學科熱點、發展趨勢的知識全景將成為學者進行下一步研究的重要指導。
CiteSpace軟件是陳超美博士及其團隊基于Java開發的一款信息可視化分析軟件,該軟件通過繪制可視化知識圖譜分析學科演化潛在動力機制并探索學科發展前沿,可以直觀展現某一研究領域的結構關系[7-8]。本研究借助軟件對1978—2021年的MTrPs相關研究文獻進行知識圖譜繪制,通過直觀的圖形分析對MTrPs在疼痛康復中的研究現狀、熱點及趨勢進行總結概括。
本研究以“肌筋膜觸發點OR激痛點OR扳機點OR觸發點OR疼痛”為主題詞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進行檢索,檢索時間段為1978年6月至2021年6月,共檢索文獻6567篇。手工排除重復文獻、英文文獻、動物實驗、個案報道及指南等,最終獲得651篇文獻。
利用CiteSpace 5.7.R2軟件內置功能,將時間切片參數設置為1978年6月至2021年6月,每1年為1個時間切片,圖譜修剪采用Pruning sliced network、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兩種;同時,以關鍵詞(Keyword)、作者(Author)和機構(Institution)對納入的651篇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并繪制知識圖譜。
國內首篇MTrPs干預治療疾病的臨床研究文章發表于1978年。至2000年,國內MTrPs臨床研究文獻發文量呈現平穩發展趨勢,平均每年發文量不超過10篇。2010年后MTrPs在疼痛康復領域發文量呈顯著上升趨勢,平均每年的發文量達到73篇,CNKI根據目前發文情況統計分析后,預測2021—2022年MTrPs在疼痛康復領域發文量將再創新高,可見未來國內對于MTrPs技術在疼痛康復中的相關研究將更加豐富。
通過CiteSpace 5.7.R2軟件對MTrPs研究作者合作網絡進行可視化分析,數據顯示該領域共有496位學者,作者之間有合作的共670項。發文量大于15篇的作者有2人,分別為黃強民和譚樹生。其中,黃強民發文量最高(36篇),發文量大于5篇的作者共17人。此外,利用軟件“Burst檢測功能”分析后發現,2001—2014年,黃強民、莊小強在MTrPs疼痛康復相關研究中呈現較高的突現強度,分別為4.19和5.10;同時,黃強民2004—2005年在該研究領域較為活躍,發文量多;莊小強在2008—2013年發文量突增,影響力較大。
由圖1可以看出研究領域內整體結構較為松散,多個團隊間缺乏緊密合作,相比較而言,存在2個較為穩定的研究團隊,團隊內部連線較粗,表明團隊內部合作較為緊密且成員之間合作次數頻繁。
圖1 作者共現圖(發文量≥5篇)
通過對黃強民、劉琳、薛文強和夏焱志團隊以及莊小強、譚樹生、劉建啟,劉家興、任樹軍團隊的論文進行分析,不同團隊之間研究方向稍有差異,總結其主要研究方向可部分預測MTrPs領域研究熱點。見表1。
表1 主要團隊研究方向表
科研人員在實施科研的過程中,科研機構作為科研成果呈現的基本保障,對團隊和國家整體科研水平提升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分析不同機構間的合作關系網絡,可以幫助了解MTrPs領域研究實力分布情況。利用軟件進行MTrPs疼痛康復相關文獻中的發文機構共現圖譜繪制,顯示共有354所機構參與本領域研究,從納入的24所機構中可看出國內MTrPs臨床研究的主要機構為上海體育學院,其發文量為33篇,廣西民族醫院發文量為21篇,緊隨其后的分別為遼寧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相關研究文章發表數量均在15篇以上。
總體來看,發文量較多、研究成果豐富的研究機構以省、市以上醫院及部分高校或科學研究所為主。研究機構中有1/2為運動醫學、康復醫學或骨科筋傷科室,中醫藥相關機構比例占納入共現圖譜機構總數量的41.7%。由此可以推測運動康復及中醫骨科筋傷治療是疼痛治療中的熱門方向,同時MTrPs技術正引發中西醫臨床醫師的廣泛研究和共同關注。見圖2。
圖2 研究機構共現圖
2.4.1 關鍵詞共現 研究文獻中的關鍵詞是對該研究中的研究主體與重要內容的概括,基于關鍵詞共現的可視化分析能夠幫助進一步了解當前領域研究熱點分布與發展情況[19-20]。使用CiteSpace 5.7.R2軟件對MTrPs臨床研究關鍵詞進行分析,共形成541個節點,連線數1537條,網絡密度為0.0105,出現頻率≥40篇的關鍵詞11個。其中,“激痛點”“肌筋膜疼痛綜合征”“扳機點”作為關鍵詞出現頻次最高,分別達到160、158和108次;同時有“針刺”“疼痛”“炎性因子”“腰部”“三叉神經痛”等高頻關鍵詞,主要反映了MTrPs技術在疼痛康復中的主要治療方式、治療范圍選擇,是以損傷康復、疼痛康復以及神經康復為主要研究方向,這與徐峰等[21]總結國外疼痛康復研究熱點及趨勢大致相同。見圖3。
圖3 MTrPs臨床研究關鍵詞共現圖
中介中心是衡量節點在網絡中信息交流能力的重要指標[22]。中心性越高,表明此關鍵詞引用率越高,圍繞這個關鍵詞的研究越多[23-24]。通過軟件進行該領域關鍵詞中心性計算,得到7個高中心關鍵詞(中心性≥0.1)。代表目前MTrPs臨床研究領域中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熱點問題。由關鍵詞中心性可以看出針刺滅活觸發點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治療方法,大量針刺治療MTrPs疼痛的文獻表明,其療效已得到廣泛認可。見表2。
表2 MTrPs臨床研究高頻關鍵詞列表
2.4.2 關鍵詞聚類 通過CiteSpace 5.7.R2軟件對文獻關鍵詞進行聚類,可以得到MTrPs關鍵詞聚類分析圖譜(圖4),不同色塊代表不同聚類情況,共形成10個聚類。相關研究表明模塊化Q值>0.3則聚類有效,平均輪廓值>0.5即表明聚類一致性高;本研究關鍵詞聚類的平均輪廓值均>0.5,表明各類別研究主題集中、聚類合理[25]。通過關鍵詞聚類總結得出,目前MTrPs的臨床研究歷史及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圖4 MTrPs疼痛康復關鍵詞聚類圖譜
2.4.2 .1 用詞不統一 關鍵詞聚類可以看出MTrPs在臨床治療中有重要作用,治療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聚類#0、聚類#1、聚類#3和聚類#6可以看出,該領域臨床研究的關鍵詞具有相同或相近含義但表達方式不同的情況,如臨床上出現了扳機點、激痛點、肌筋膜激痛點、肌筋膜觸發點等用詞的差異。
2.4.2 .2 研究熱點由臨床療效觀察轉向基礎醫學及機制探索 聚類#2和聚類#7顯示隨著臨床研究的發展,人們對MTrPs療法的相關探索已經從單一的疼痛效果評估,逐步深入對機制和生物因子等方面的研究。當前MTrPs療法在臨床上應用較廣,范圍囊括肌肉骨骼損傷類外科疾病以及痛經、心律不齊等內科疾病導致的各類疼痛或不適。
2.4.2 .3 中西醫結合成為新趨勢 聚類#4和聚類#9主要是關于MTrPs治療方式研究的關鍵詞。可以看出目前臨床逐漸出現采用康復訓練、PNF、肌肉能量技術等方式干預MTrPs引起的疾病。康復訓練、肌肉拉伸、缺血按壓等方法不僅有助于恢復患者功能,減輕疾病癥狀,更能減輕針刺治療副作用和額外的疼痛刺激。由此可見目前中西醫結合療法可以作為臨床滅活MTrPs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正逐步成為MTrPs在疼痛康復領域的研究熱點。
2.4.3 關鍵詞突現情況 關鍵詞突現分析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領域內某研究方向的熱度,即研究前沿或研究熱點[26]。通過對MTrPs臨床研究領域關鍵詞突現分析,可知1978年國內開始MTrPs臨床研究,同時出現了針刀松解治療、筋膜松解術等方法,相關研究一直持續到2007年;2017年開始采用干針刺治療MTrPs并持續至今,可見干針刺滅活MTrPs已成為主流方法,有望持續成為研究熱點,引領治療領域的進展。見圖5。
圖5 MTrPs臨床研究關鍵詞突現分析圖
本研究以1978—2021年CNKI數據庫收錄的651篇MTrPs疼痛康復相關文獻為研究對象,通過CiteSpace 5.7.R2版本對文獻作者、機構、關鍵詞等重要信息進行系統分析,繪制可視化知識圖譜,總結國內MTrPs臨床研究的趨勢熱點及動態。
通過近40年國內MTrPs臨床研究文獻發文量分析可看出,相關領域發文量在2010年前后分為兩個階段。2010年以前,發文量較少;2010年以后,該領域文獻明顯增加并呈上升趨勢。該領域發文量最高的作者是上海體育學院黃強民教授。該領域內的研究機構為省、市級以上醫院,部分機構為高校或科學研究所。中醫藥相關機構比例占納入圖譜機構總數量的41.7%,其中,有1/2為運動醫學、康復醫學或骨科筋傷科室。由此推測運動康復、疼痛康復及中醫骨科筋傷是MTrPs目前熱門方向。從高頻關鍵詞可見MTrPs在臨床上存在用詞不統一的現象,出現如激痛點、扳機點、肌筋膜疼痛觸發點、激痛點等詞匯差異;從關鍵詞聚類圖譜和明細表中可以看出MTrPs臨床研究方向主要呈現以下趨勢:①MTrPs在中西醫醫院均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②MTrPs研究重點逐步由臨床療效觀察深入到生物機制探索;③中西醫結合治療MTrPs成為新趨勢。
綜上所述,目前MTrPs臨床研究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MTrPs臨床研究采用中西醫聯合手段治療MTrPs已經成為本領域研究的重點。針對現狀,提出以下建議:①今后相關研究術語能夠盡量統一;②不同研究機構之間加強合作,促進跨區域交流;③治療手段方面不僅局限于運用針刺進行相關治療,還可借助沖擊波、微波、超聲波等不同儀器,亦可探索熱療、精準拉伸、現代康復手法對MTrPs的滅活;④未來臨床研究期望更加注重患者生存質量的提高,應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制訂成熟的診療方案,以便開展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更好地服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