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軍玉 姚紅梅
1.濟寧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山東濟寧 272000;2.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科,山東濟寧 272000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是一種慢性、激素依賴的炎癥性疾病,影響著全世界約10%的育齡婦女[1]。EM定義為在子宮腔外存在子宮內膜組織病灶,可侵犯全身各部,最常見于卵巢,又稱“卵巢巧克力囊腫”,也可見于輸卵管、乙狀結腸、闌尾、上腹部等[2]。EM的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學尚不完全清楚,臨床表現多樣,通常會引起盆腔痛和不孕,具有侵襲性、復發性和轉移性,嚴重影響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甚至被稱為“良性癌”[3]。EM自發性破裂較為少見,發生率不足3%,破裂的病灶直徑常常>6 cm[4],破裂通常與突然發作的下腹痛合并惡心嘔吐,盆腔壓痛等有關。但是這些癥狀缺乏特異性,很難將其與其他急癥區分。EM破裂的患者還可伴有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及CA199水平的升高。本文通過1例卵巢EM破裂的患者,結合國內外文獻對其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做一闡述,以期為后續臨床實踐提供依據。
患者女,32歲,因“腹痛伴腹脹2 d,加重2 h”于2020-11-28入院。既往剖宮產2次。患者2 d前飲酒后出現腹痛,呈持續性,伴腹脹,嘔吐1次,無發熱,于汶上縣人民醫院查尿淀粉酶669.0 U/L,行胸腹部CT提示腹腔積液(少量),行腹腔穿刺抽出暗紅色濃稠液體,予禁食水、消炎、補液等治療,效果較差。2020-11-28于我院急診行婦科彩超提示,左附件區混合性回聲區:輸卵管病變不除外、盆腔積液。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陰性,復查全腹CT平掃提示:左側附件區體積增大并密度欠均勻、盆腔大量積液、腹腔脂肪間隙模糊并滲出。患者2 h前進食后腹痛較前加重,呈持續性,伴腹脹,無惡心、嘔吐等不適。平素月經規律,經期5 d,周期28~30 d,量中等,無痛經。末次月經2020-11-20。入院后查體:生命體征平穩一般情況可,意識清,精神可,腹軟,未觸及包塊,腹部壓痛、反跳痛。婦科查體:外陰發育正常,陰道內咖啡色分泌物,宮頸肥大,子宮體及附件區輕壓痛。肛診:直腸黏膜光滑,直腸子宮陷窩偏左側有包塊實性,形態不規則,大小為3~4 cm,觸痛明顯。復查經陰超聲提示:左附件區混合性回聲區3.1 cm×2.1 cm×2.5 cm:輸卵管病變不除外;后壁見低回聲區1.8 cm×1.7 cm×1.8 cm:動態觀察;盆腔積液。查血清CA125:4153.8 U/ml(參考值范圍:0~ 35 U/ml);CA199:5496.63 U/ml(參考值范圍:0~37 U/ml);人附睪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39.3 pmol/L(參考范圍:絕經前0~70 pmol/L;絕經后0~140 pmol/L);PET-CT示,左側附件區占位性病變(圖1);腹網膜彌漫增厚伴腹盆腔滲出性改變,盆腔內見較多液性密度影。初步診斷:附件區占位:輸卵管病變?入院后第4天復查血清CA125:3647.0 U/ml;CA199:5087.5 U/ml。行院內多學科會診高度懷疑附件惡性病變,排除手術禁忌證后于2020-12-08在靜吸復合麻醉下行腹腔鏡探查術,術中見:左側卵巢囊性增大,可見一囊壁,內無囊液,直徑約5 cm,表面有一長約1 cm破裂口,與子宮后壁、周圍腸管致密粘連,雙側輸卵管稍迂曲,右卵巢未見異常,部分直腸與子宮后壁相互粘連,骶韌帶周圍可見多個散在紫藍色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直徑約0.5 cm,探查膀胱、腸管、腸系膜與大網膜表面均呈巧克力色。術中快速冰凍病理回示:左側卵巢囊性良性病變。術后石蠟切片病理回示:(左側卵巢)符合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大網膜)送檢網膜組織內見含鐵血黃素沉積及多核巨細胞反應。術后診斷:左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術后第3天復查CA125:889.2 U/ml;CA199:2427.50 U/ml,均有明顯下降。術后3個月復查CA125:20.5 U/ml;CA199:32.46 U/ml;恢復正常。
圖1 PET-CT影像學表現
實性腫塊,腹腔積血和升高的CA125及CA199的存在很有可能是惡性腫瘤。在本例患者中,盆腔實性包塊,腹腔積血,CA125和CA199異常升高,結合超聲、CT表現和PET-CT在術前診斷為附件惡性腫瘤疑診,行腹腔鏡探查后病理提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多發生于卵巢功能旺盛的育齡期婦女,常發生于月經期前后,性交后或者腹壓增大時[5],患者可表現為突發的腹痛,多以單側下腹痛為主,有肛門墜脹感,伴惡心、嘔吐,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婦科檢查常表現為宮頸抬舉痛,陰道后穹窿有觸痛等。
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通常用作惡性腫瘤的生物標志物。CA125是一種高分子量糖蛋白,在卵巢癌的治療和隨訪階段發揮著重要作用。CA199是一種黏膜糖蛋白,主要由消化道腫瘤細胞分泌,被用作潛在惡性腫瘤和轉移的生物標志物[6]。臨床上CA125和CA199常被聯合應用于預測女性盆腔腫物的惡性程度。但是由于CA125和CA199在人體組織中廣泛分布的特點,其特異性不高[7]。本例患者盆腔實性腫塊,腹腔積血和CA125及CA199的異常升高均提示惡性腫瘤的可能,但是病理證實是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ovarian endometriosis,OE)破裂。使用血清CA125和CA199診斷臨床懷疑EM的患者具有可行性,但是缺少適當的臨界值。有研究發現不同階段EM患者的CA199、CA125存在顯著差異,中重度EM患者(Ⅲ/Ⅳ期)CA199和CA125水平高于輕度EM患者(Ⅰ/Ⅱ期)[8]。多數文獻報道的EM患者CA125及CA199的平均值低于200 U/ml[9-10],當發生破裂時可導致CA125、CA199顯著升高[11],但通常低于2000 U/ml。國外有研究報道顯示,OE患者血清CA125最高至11 244.9 U/ml[12]。本例患者血清CA125及CA199分別為4153.8 U/ml和5496.63 U/ml,考慮是由于破裂后導致溢出的囊液刺激腹膜導致炎癥所致,也可能是破裂的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囊液因囊壁破裂,通過腹膜擴散滲透入血液循環,導致血清CA125、CA199濃度迅速升高。
EM的婦科檢查結果包括在后穹窿中發現的小藍色病變;雙合診發現彌漫性盆腔壓痛、固定的附件腫塊,后穹窿或子宮骶韌帶可觸及觸痛結節。婦科檢查在評估EM是比較局限的,婦科檢查結果正常并不能排除EM[13]。
經陰道超聲(TVUS)是評估EM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有助于區分惡性腫瘤和子宮內膜異位癥。在超聲檢查中,子宮內膜異位囊腫通常會呈現為具有低水平內部回聲的囊性結構[14]。研究發現TVUS特別有助于診斷卵巢EM,雖然它可能會導致患者不適,但最好在月經期間子宮內膜異位病變擴大且更容易檢測到時進行TVUS[13]。值得注意的是,正常的超聲影像并不能排除EM,如果強烈懷疑該診斷,則應進行進一步評估。MRI對檢測深度浸潤性EM更為敏感,主要用于補充超聲和診斷伴有盆腔受累的復雜病變。可以在腹腔鏡檢查前考慮MRI,以幫助計劃手術并確保所有病變都得到解決,但其準確度和敏感度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15]。
EM在術前診斷有一定的困難,容易發生誤診,需要充分詢問病史、評估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當術前檢查難以明確診斷時,應進行腹腔鏡探查術,由于EM可發生惡變,因此在手術期間應進行術中快速冰凍切片及術后石蠟切片病理分析。腹腔鏡檢查是EM診斷的最佳方法,病理結果是區分良惡性疾病的金標準[2]。但是,為了提高診斷的準確度,臨床醫師應該進行多點活檢。出院后還需要進一步隨訪及治療,若血清CA125及CA199不能明顯改善,應考慮是否存在EM的惡變。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當區分卵巢腫物的良惡性時,還要同時注意HE4水平[5-8]。如果CA125和HE4同時升高,考慮惡性可能性大;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的CA125升高,應進一步評估。當懷疑EM發生破裂時,可聯合CA-125、CA19-9和D-二聚體進行診斷[10]。
綜上所述,當育齡期女性出現腹腔積血并伴有盆腔腫物時,除了考慮惡性疾病外,還應該考慮EM,在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的情況下,CA125及CA199可能會異常升高,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迅速解決這種情況。術后應積極隨訪血清CA125及CA199的變化,以防發生漏診及誤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