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迪
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完成教材中有關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有意識地拓展課外英語學習資源,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強化其英語閱讀實踐活動,提升其綜合語言能力(馮莉 2011)。從當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等方面分析,他們對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的英語繪本感興趣。英語繪本中,不僅有讓學生感興趣的人物形象,還有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過程中積極拓展教學思維,巧用英語繪本,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聽說能力等,從而強化其綜合語言能力。
當前,越來越多的小學英語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英語繪本對全面激活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豐富他們的英語課外學習實踐、提升其英語綜合能力有重要作用,但在開展英語繪本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一部分教師不能夠堅持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繪本學習。他們在組織學生進行英語繪本學習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隨意性。
其次,一些教師雖然能夠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組織學生展開具有一定規(guī)劃和目標的英語繪本學習活動,但是對繪本這種重要的英語課外學習素材并沒有從多個方面進行積極挖掘,而只是單一地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繪本強化閱讀理解方面的訓練。例如,教師只是簡單地根據繪本中的有關故事情節(jié)描述提出幾個問題,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回答相關問題等。這樣的課外繪本教學模式雖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但是無法強化其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聽力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不利于促進其綜合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為了能夠通過課外英語繪本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必須在“巧”字上下功夫。這就需要教師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等不同層面出發(fā),挖掘英語繪本的教育價值,從而依托主題豐富、內容多樣的英語繪本促進學生綜合語言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巧用英語繪本進行小學英語詞匯課外教學活動、閱讀課外教學活動、聽力課外教學活動及口語課外教學活動等。
根據江麗華(2018)的研究,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課外詞匯積累是全面夯實其英語詞匯基礎、提高其英語基本功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進行大量的英語課外詞匯積累,不僅能夠進一步豐富語言知識,而且能夠提升其他方面的英語綜合技能。為了引導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英語課外詞匯高效積累,教師可以巧用英語繪本,通過繪本中的插圖及上下文等,組織他們進行英語課外詞匯學習活動。
例如,水果類詞匯是小學英語學習的一個重點。在課堂上,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apple、pear、grape、lemon、banana、orange 等常見的水果類詞匯,但是還沒有接觸其他的水果類詞匯。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豐富英語課外詞匯,教師組織他們展開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這一繪本的閱讀學習。但是,在閱讀該繪本的過程中,學生對繪本中出現(xiàn)的 plum、strawberry、watermelon等水果類英語詞匯不熟悉。這時,教師充分利用繪本中的插圖,讓學生結合繪本內容,分析并思考plum、strawberry、watermelon等詞匯的基本語義:
On Wednesday he ate through three plum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Thursday he ate through four strawberrie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Saturday,he ate through
...
one cupcake,and one slice of watermelon...
以上詞匯教學活動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能力,強化其結合上下文語境及文本中的圖片語境進行新的英語詞匯的語義猜測,又能幫助其在一定的語境中積累豐富的英語詞匯,從而夯實其詞匯基礎。
鄧振紅(2019)提出,英語繪本是適合小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及認知發(fā)展水平的重要的英語課外閱讀素材。為了有效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發(fā)展,教師可以巧用英語繪本,組織他們展開相關的英語閱讀課外教學活動。
例如,Clocks and more clocks、New pony、Flynn saves the say、Thomas and the Jet Engine、The close shave、In the forest、My mom、David goes to school、I am water、Three little bears、Biscuit feeds the pets、Biscuit goes camping等繪本都適合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另外,正如諸蕾(2020)所說,為了能夠通過相關英語繪本等課外閱讀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教師還應進一步把握其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應達到的具體水平,并根據能力培養(yǎng)標準進行相關閱讀任務的設置。
例如,小學生需要了解故事的背景及其與情節(jié)之間的關系,同時激發(fā)對情節(jié)中所出現(xiàn)的有關懸念的興趣,并帶著懸念繼續(xù)閱讀,從而解決疑惑等。那么,教師在設置相關閱讀理解任務時,就應結合閱讀理解方面的培養(yǎng)要求,進行針對性設置。
例如,在繪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中,當學生讀到饑餓的毛毛蟲吃了很多食物,導致“The night,he had a stomachache!”后,教師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討論在這種情況下,饑餓的毛毛蟲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情況,或者之后會經歷什么樣的事情等。
T:Boys and girls,what will happen to the caterpillar?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思考這只毛毛蟲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狀況。在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的基礎上,教師給其一定的時間進行表達。具體內容如下:
S1:The little caterpillar will become a big caterpillar.
S2:The little caterpillar will go to the hospital and ask the doctor for help.
S3:The little caterpillar will become a butterfly.
S4:The little caterpillar will not eat so much food.
...
在學生完成上述想象活動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他們繼續(xù)閱讀繪本故事,并驗證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
黃超(2020)提出,教師在充分利用英語繪本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課外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繪本不僅可以供學生通過閱讀理解的方式從文本中獲取相關信息,還可以供他們進行英語聽說方面的強化練習。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巧用英語繪本,組織學生進行小學英語聽說課外教學活動等。
例如,在進行小學英語繪本課外教學過程中,如果繪本內容較簡單,或者繪本中的英語詞匯和句型等都是學生在近期已經重點學習過的,那么,教師可以要求他們首先觀察繪本中的一系列插圖,并根據插圖所展示的內容預測繪本故事情節(jié)。在此基礎上,學生對相關故事內容已經有了大概把握。接下來,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聽力文本,要求學生進行繪本內容聽力填空。通過這樣的聽力強化練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通過聽力輸入方式進行信息輸入,而且對他們宏觀把握繪本關鍵信息、提升英語聽力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為了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表達水平的提升,教師可以結合繪本中的有關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繪本趣配音活動或者繪本內容的情景表演活動等,引導他們在理解繪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口語表達。
例如,在繪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中,毛毛蟲經歷了little egg、tiny caterpillar、very big caterpillar、cocoon、butterfly 等幾個時期的變化。結合該繪本中的情節(jié)描述,在小組中讓學生扮演毛毛蟲某一時期的具體形象,然后,在全組的共同努力下,展示毛毛蟲的整個變化過程,并將有關動作和語言結合起來,進行口語方面的輸出。
這樣的小組情景表演活動既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強化他們對繪本內容的深入理解,又能夠全面提高其小組合作能力及英語口語表達水平。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用英語繪本,幫助學生夯實英語詞匯知識,全面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聽說能力等。這是全面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的一個關鍵途徑。因此,教師應認真分析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及認知發(fā)展情況等,并根據英語學習特點選擇英語繪本內容。同時,在確定英語繪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應從多個維度挖掘繪本教學資源,并以繪本為依托,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語言實踐活動,以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