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賽男 李福興 王飛 周維 劉靜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醫務處
患者安全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醫院協會發布了《中國醫院協會患者安全目標(2019 版)》指導性文件。目前,國內對于患者安全的研究大多是關注醫院護理人員對患者安全認知的調查[1],為全面掌握醫院臨床科室醫務人員和后勤保障人員對患者安全知識的了解程度和改進建議,本研究基于上海某三級醫院工作人員對患者安全工作認知的調查結果,為醫院做好患者安全管理及研究提供依據。
在2019 年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醫院患者安全周”活動期間,同濟醫院基于患者安全工作現狀,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患者安全知識問卷調查。本次問卷共發放1200 份,收回有效問卷585 份。
1.調查工具
調查問卷參考美國醫療保健研究與質量管理局在2016 年發表的醫院患者安全文化調查問卷[2],依據中國醫院協會發布的《中國醫院協會患者安全目標(2019版)》指導性文件,根據既往文獻學習[2-3],擬定患者安全知識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分為五個部分,包括35 個條目。第一部分是醫務人員基本信息、患者安全內容,包括四個維度24 個條目。第二部分(維度一)是臨床醫務人員對科室患者安全工作的看法。第三部分(維度二)是員工對醫院管理層在患者安全工作管理方面的認識。第四部分(維度三)是科室之間對于患者安全工作的交流溝通認識。第五部分(維度四)是醫務人員關注的患者安全目標及對患者安全工作的建議。
調查問卷信度檢驗Cronbach's α為0.876,信度較好,效度檢驗KMO值為0.874,Bartlett球形度檢驗,P<0.001,具有較好的區分效度。
2.數據處理
調查問卷使用頻數分析研究被調查者對患者安全認知現狀占比分布情況,采用SPSS 19.0 核對和統計分析所有資料。
在收回的585 份有效問卷中,醫護人員有467 人,占79.83%;非醫護人員有118 人,占20.17%;工齡在10 年及以下的占46.89%;工齡在11~20 年的占26.64%;工齡在21 年及以上的占26.47%,見表1。

表1 三級醫院醫務人員基本信息
臨床醫務人員對科室患者安全工作的看法排名前三位的條目為:96%的被調查者認為“能主動做一些事情改善病人安全”;90%的被調查者認為“科室內人們能互相尊重”;88%的被調查者認為“當一個錯誤發生但在對病人造成影響之前已經發現并糾正”,見表2。

表2 臨床醫務人員對科室患者安全工作的看法優勢條目排序
員工對醫院管理層在患者安全工作管理方面的認識排名前三位的條目為:74%的被調查者認為“員工會被管理部門告知發生的差錯”;66% 的被調查者認為“當看見影響病人安全的事件時能直言不諱”;62%的被調查者認為“醫院管理者會根據不良事件報告制定改革措施”,見表3。

表3 員工對醫院管理層在患者安全管理方面的認識優勢條目排序
科室之間對于患者安全工作的交流溝通認識排名前三位的條目為:96%的被調查者認為“醫院各科室間需要共同工作時,會有良好的合作”;96%的被調查者認為“醫院各科室共同為病人提供最好的照護”;20%的被調查者認為“在交接班過程中會遺漏重要的病人信息”,見表4。

表4 科室之間對于患者安全工作的交流溝通認識優勢條目排序
征求醫院工作人員對醫院患者安全工作的建議和意見模塊,按照問卷填寫頻數統計,醫院工作人員首先關注的患者安全目標是“正確識別患者身份”,占64.79%;其次是“確保用藥與用血安全”,占57.26%;最后是“強化圍手術期安全管理”,占54.36%,見表5。

表5 醫院工作人員關注的患者安全目標詞頻統計
對患者安全工作的建議方面,共計57 人提出建議,其中,提到的患者安全最嚴重的問題、詞頻最高的前三位:第一是“跌倒,誤吸”,占47.37%;第二是“自殺自傷風險”,占33.33%;第三是“患者太多,不能及時分流”,占19.30%,見表6。

表6 醫院工作人員對患者安全工作的建議詞頻統計
患者安全是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的核心,涉及患者和家屬、醫院全體工作人員切身利益。在醫療工作中,應擴展患者安全參與人員范圍,積極鼓勵患者及其家屬參與患者安全管理,著力打造醫護、工勤后勤和家屬共同參與的患者安全模式。認真傾聽患者意見并接受患者監督,實現醫患互動,為患者提供一個較好的治療環境和氛圍,需要合作時醫務人員能夠共同合作、積極配合[4]。
臨床科室是患者安全的主要載體,加強臨床科室患者安全管理,從制度上提供保障,及時消除隱患,不斷改進和創新。除了營造人人參與患者安全管理的氛圍,科室要支持醫務人員主動上報患者安全工作中的隱患并積極消除隱患,對于患者安全隱患報告制定獎懲機制,鼓勵科室和醫務人員上報不良事件。
此外,科室之間應共同合作、積極配合,加強醫療安全管理,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重視醫務人員的安全教育,落實相關制度等。全方位提高醫患雙方對醫院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認識,推進患者安全工作創新發展,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為將患者安全意識深入到全院每位醫務工作者的內心提供依據和參考[5]。
醫院層面依托各部門促進普及患者安全文化,提高患者安全利益相關方的認識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在日常工作中,要實時了解臨床科室在患者安全工作方面有無漏洞,并及時采取干預措施。
本研究從后勤管理人員關注的患者安全目標來看,關注最多的是強化圍手術期安全管理,故醫院應加強圍手術期相關學科協作,強化術前、麻醉前病情評估及術后訪視等制度的規范落實,建立手術安全核查及手術風險評估制度和流程。目前,患者安全問題中提到最多的是患者跌倒風險較大,與文獻報道一致[6],因此,要及時改善硬件,特別是解決部分病房沒有獨立衛生間的問題。
綜上所述,醫院應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智慧病房、信息分析預警機制,例如,在智能化床頭上集成緊急增援按鍵和病人去向顯示,方便醫患信息互通互聯。針對患者跌倒風險較大的問題,建立信息化預防跌倒風險評估平臺,篩查跌倒高風險人群,化解不良事件及跌倒于事前,幫助醫院實現科學規范管理,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