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
當班主任已經十多年了,回首這些年的班級管理之路,我最有感觸的有以下三點。
示范
《論語》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焙玫念I導者不僅僅是管理,更要有鞭策和引領。熱愛讀書的教師更能教出熱愛閱讀的學生,意志堅強的教師更能砥礪內心強大的學生。班主任要身先示范,用夢想和追求點燃學生的未來。
《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曾總結道,“領兵打仗的將軍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跟我沖,一類是給我沖。”一字之差,天壤之別。這句話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上同樣適用。班主任想要學生怎么樣,自己要走在學生前面,凸顯責任擔當。如在禁止學生早讀遲到的問題上,我設置了兩個標準,第一是鈴聲,第二是比我先到教室的都不算遲到。有一次天氣特別冷,學生跑操的時候不停抱怨,我在旁邊說道:“我沒有跑嗎?”學生的抱怨立馬停止了。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我認為班主任也是一樣。作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示愛
史鐵生說:“愛是人類唯一的救贖?!睕]有愛的教育是沒有靈魂的。讓學生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班集體里,對于學生的成長尤為重要。
首先,用真情感動學生。學生和教師沒有任何血緣關系,想要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系,教師必須拿出真情,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去關心、去愛護。我們的學生擁有“00后”“數字原住民”等標簽,要想打動他們,一定少不了情感的陪伴。端午節一起包粽子、吃粽子,中秋節賞月、吃月餅,陪生病的學生看病買藥,給家庭困難的住校生買衣服……點點滴滴的付出,寒來暑往的陪伴,讓我和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其次,用共情增進理解和溝通。共情實則是換位思考,人都有被理解的心理需求。我時常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他們在這個年齡段想些什么,需要什么。他們不是學習的機器,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很容易出現波動。班主任要慎重處理關于學生的情感問題,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最后,用情懷引領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人生感到茫然,沒有樹立明確的目標。我們學校建立了楊靖宇紀念廣場,用紅色教育厚植愛國情懷,以每周國旗下的講話點燃青年夢想,以班團會活動樹立文明風尚,以研學活動、實踐活動激發學生愛校愛家鄉的情懷。
示弱
示弱并不是真的弱,相反,班主任要擁有強大的內心。愛需要技巧,在適當時機對學生示弱,會激發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老子有云:“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我經常對學生說:“我管理你們的權力是你們給的。如果你們不愿意服從我的管教,那我是無論如何都管不了的。我雖不會無原則地愛你們,但是我會無條件地接納你們?!币虼?,教師如果想成就一個孩子,那就要不斷鼓勵他,讓他在你這里贏;如果想培養一個孩子的責任感,那就引導他去付出。在班里誰對班級情感最深?班長。為什么?因為長久的付出、沉重的責任讓班長慢慢釀出最濃厚的愛。學生是否聽從教師的管理,不是取決于教師對他有多好,而是取決于他對教師有多信任。讓孩子有責任感,讓孩子愛上班級、愛上教師,是班主任的必修課。
肖川教授說:“教育是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倍⒆有撵`的成長沒有模子可以套用,也不能像植入芯片一樣輸入信息。教育的本質是由內而外的濡染,這就是我所說的“化”,即教化、變化、化解。教化是用知識、智慧引領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具備基本素質,用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學生,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變化是指用動態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成長,不能以當下判斷未來,更不能以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來評價一個孩子。一個在高中很內向的孩子,到了大學可能變得活潑開朗,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組織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大大發展?;馐俏覀冊谟龅矫堋_突時學會巧妙處理,化解不是解決。比如,學生上學遲到等違紀行為發生時,如果只是簡單地懲罰,難保他下一次不會犯錯或者產生抵觸情緒。我們應該從根本上找出問題的原因,多問幾個為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說: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讓我們扛起一個教育人的時代使命,把教育生涯當作一場詩意的修行吧!用德行去涵養德行,用情懷塑造情懷,用生命溫暖生命,以情化人,育時代新人。教育的方式是多樣的、變化的,我們要在教育的征途中互相學習,多多交流。教育之路,道阻且長,只要我們用心、用情、有方,必會一路芬芳一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