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婕
(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特殊教育中心,山東 臨邑 251500)
自閉癥(autism)又稱孤獨癥,是一種兒童發展性障礙疾病,由于大腦神經組織受損,造成大多數患者出現社會交往障礙、語言發展障礙,同時伴有一定的刻板行為、興趣狹窄等特征。2015年,相關部門發布的《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癥譜系障礙者已超過1000萬,其中0~14歲兒童患者已達200多萬,并以每年20萬的趨勢增長。
自閉癥作為一種廣泛存在的發展性障礙,近年來在我國的診出率呈上升態勢。如何讓每一名自閉癥兒童與普通兒童一樣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一直都是自閉癥兒童家長的期望,也是教育領域最為困擾、最需支持、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當前,北京市70%以上的特殊需要兒童就讀于普通學校,其中包括自閉癥兒童980余名,廣泛分布在全市16個區的近500所中小學校中。隨著越來越多的自閉癥兒童進入普通學校,學校原有的教育教學方式,以及區域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支持服務已不能充分滿足自閉癥兒童的教育需要。因此,學校亟須從提供支持服務轉化為進行穿越多種邊界的精準高效教育供給。為實現滿足自閉癥兒童多樣化、個性化特殊需求的目標,逐步消解當前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中“參與不足”與可獲得的“外部支持不夠”帶來的矛盾與壓力,讓自閉癥兒童無論在哪所學校均能享受優質資源,針對自閉癥兒童的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建設迫在眉睫[1]。
調查研究顯示,部分學校對自閉癥群體缺乏應有的關懷,沒有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策略,忽視了他們的心理需求,加重了自閉癥兒童的學習和心理負擔。個別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工作內容以及教育目標的理解存在偏差,接受的專業培訓較少,缺乏關于自閉癥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背景,沒有掌握心理學基礎知識和咨詢干預技術,不利于自閉癥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2]。
我們認為,家長能否與其他自閉癥兒童家庭相互交流,也是自閉癥兒童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影響因素。作為缺乏專業知識的自閉癥兒童家長,可以通過交流學習自閉癥兒童教育的相關知識,分享一些好的做法,甚至進一步促進孩子間的交流。遺憾的是,在我們調查的融合教育幼兒園中,有11%的家庭沒有與其他自閉癥兒童家庭交流的經歷,另有5%的家庭只有在遇到問題時才會與其他家庭交流。
自閉癥在我國雖然不是新名詞,但多數人對它了解甚少。關于自閉癥兒童的融合教育解決方案仍然處在初步試驗階段。目前,現有的相關國家政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殊教育法》《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法律法規,彰顯了國家對自閉癥特殊群體的關愛和權益保障,但是在嚴峻的現實面前,與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相交范圍甚少。自閉癥兒童作為特殊兒童群體數量龐大,并且自閉癥兒童的人數正在以相當快的速度增加。
中醫內治法(從腎論治、從肝論治、從脾論治、從心論治)、外治法(針灸療法、推拿療法、耳穴療法)。而其中的推拿療法作為中醫特有的治療方式,具有便捷、無副作用等優點,且可以更好地被自閉癥兒童家長接受。中醫藥作為傳統醫學,在自閉癥的治療上顯示出其獨特優勢。按摩頭面部相關穴位結合學校常規教育可有效提高自閉癥兒童語言水平;僅僅進行學校常規教育也可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一是特殊學校常規課程的影響。特殊學校一般開設有生活語文、生活數學、生活適應、勞動技能、唱游與律動等一般性課程,以及康復訓練、藝術休閑等選擇性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對自閉癥兒童語言進行了干預,如語文中的閱讀學習,其他課程中教師的講授等,這些都在進行著語言的訓練。二是生活中自閉癥兒童與家人及老師、同學間的交流,也在無形中對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產生了影響。在生活中,特別是家長與自閉癥兒童有更多的語言交流的機會,如家庭進餐、外出等,可以出現很多語言交流的刺激環境,這給自閉癥兒童語言訓練提供了可能性。在有了學校常規教育之外,對自閉癥兒童進行頭面部相應穴位的按摩,則更加刺激了自閉癥兒童語言的相關神經,從而更有利于其語言的發展[3]。
康復中心室內環境的色彩設計要注意康復設施色彩的統一與協調,增加康復中心的顏色面積。患有自閉癥的兒童通常有延遲的觸覺反應,這使得他們很難準確區分自己的物體和其他學步期兒童的物體。通過使用大面積的顏色變化,能夠幫助自閉癥兒童在相似的大環境下,對不同空間進行識別和區分,從而鍛煉和提升記憶能力。在大面積空間中重復使用材料,并借助相應色彩變化,可幫助自閉癥兒童在內心世界中形成相對較深的印象,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兒童病情的恢復。自閉癥兒童康復中,通過增加冷色運用,適當減少暖色,可滿足康復中心室內環境色彩設計方面需求,同時在實際期間,為保證最終對兒童康復的設計效果,還需要加強對自閉癥兒童色彩感知能力的考慮。在選擇色彩時,應注意避免選擇日常生活中相對豐富,且易使人產生情感色彩的顏色,這就需要在使用冷色時,盡可能減少橙紅色等暖色利用,以此減少自閉癥兒童緊張情緒產生的可能性。此外,對于色彩的對比度、飽和度等也要加以注意。自閉癥兒童對藍色、綠色具有最高的安全感,因此可以利用這一點,將兩個顏色的飽和度適當提升,同時與其他顏色的明度相比較[4]。
指當個體出現不符合社會規范要求的行為后,馬上將他置于一個設置簡單和外界沒有聯系的空房間里面。個體必須待在那里,直到情緒平穩、不良行為消失后,再離開空房間。但是在這個自我隔離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個體的安全,防止出現撞墻、跳樓或者觸電等危險事件出現。暫時隔離的房間中,應該有攝像頭,教師和家長可以隨時觀察自閉癥兒童在房間中的情況。使用暫時隔離法的主要目的,是讓自閉癥兒童明白自己已經出現了不良行為,如果想解除隔離就必須改正目前的錯誤行為。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或消除他們的不良行為。但是,使用該方法時,自閉癥兒童的家長或者輔導老師一定要注意不要恐嚇、打罵或者侮辱自閉癥兒童。否則會使他們出現逆反心理,事倍功半。具體做法是當自閉癥兒童突然無緣由地發脾氣、不配合、甚至還摔東西或者大喊大叫時,輔導老師或家長把他們送到隔離房間。在送去之前講清楚他們隔離的原因和走出房間的具體條件,并承諾當他們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呼喚教師離開房間。在這個過程中輔導教師和家長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能像情緒失控的兒童一樣,也對他們發脾氣或者大喊大叫。這樣會使自閉癥兒童認為發脾氣是一種十分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會影響后面的行為矯正康復訓練效果。最重要的是暫時隔離法在使用的過程中,要讓自閉癥兒童知道或者明白,輔導老師或者家長只是不贊同他目前的行為活動方式,并不是不愛他、不喜歡他了。而是因為愛他們,才會對他們的不正確行為進行約束和管理。這種方法的使用對象是具有嚴重破壞性行為的自閉癥兒童,對于有輕微不良行為的自閉癥兒童,不適宜采用這種方法[5]。
自閉癥兒童很難理解相對抽象化的詞匯概念,如思想、情感、記憶、想象等。他們在語義和詞語的用法上,也很難理解詞匯或者句子中的隱藏含義,更無法體會到句子中的幽默或者雙關的內容。自閉癥兒童在語法使用上也是十分困難的,對于特別復雜的特殊疑問句或者擬人句、排比句,他們是很難理解的。還有一些自閉癥兒童經常重復別人說過的話,例如,你問自閉癥兒童“今天星期幾”,他可能重復你剛才說的話“今天星期幾”,這種說話方式有些像鸚鵡學舌。現在對自閉癥兒童語言的康復訓練多以技能技巧的提升為主,其實自閉癥兒童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科學研究發現,自閉癥兒童的大腦反應速度比正常兒童的反應速度慢得多,他們不喜歡改變,而且對外界事物微小的變化極其敏感。所以在對自閉癥兒童進行語言康復訓練時,一定要為他們創設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并且反復告知他們每天的訓練流程和計劃,否則容易引起他們的巨大情緒波動,在心理上抵制和排斥語言訓練計劃的實施。雖然目前關于自閉癥兒童的治療方法很多,但是所有的方式只能緩解或者提高自閉癥兒童某些方面的功能。兒童自閉癥一旦發病沒有辦法做到“除根”。因此,大部分治療方法都是在臨床試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才得到推廣和應用的。結合前面的研究,心理輔導對自閉癥兒童的語言康復訓練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是兒童自閉癥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病癥,要想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還需要其他方法的配合,如藥物或者大腦電波的刺激等[6]。
自閉癥基地構建了課程本位的教學調整與基于個體發展的個性化課程相結合的自閉癥兒童課程建設框架,而后基于教育需求評估,為每名自閉癥兒童制訂個別化教育計劃。即一方面根據自閉癥兒童在融合課堂中的參與情況和效果,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與學習方式、教學評價等進行相應調整;另一方面,針對影響自閉癥兒童參與融合課堂的障礙進行干預與支持,如學業能力提升與學業補救、社交與溝通訓練、動作和運動發展等。市級教研員崗位和專業背景結構與普通教育教研組的單一學科或相同學段相比,具有明顯的差異。跨專業、跨崗位、跨學科、跨學段的教研員團隊既為研究帶來了挑戰,也為以個案支持服務為中心的研究帶來了突破邊界的多維度服務視角。市級教研組采用不同場景的專題研究和資源協調雙線協作的合作模式,即以自閉癥兒童在融合教育中的需求為場景,確定研究專題,由與該場景相關的教研員作為研究專題的主持人,區特教中心、自閉癥基地的教研員則負責統籌協調不同專業的教研員共同研究,同時開展相關服務。不同場景的專題研究和資源協調雙線協作的合作模式不僅有利于教研員的合作研究,使更多優秀教師有了參與市級教研活動的平臺,使服務專業人才庫得以建構,更為教研員組織本區個案服務工作提供了范例[7]。
自閉癥教育訓練機構中的教師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幼教、普教、社工康復專業。對于這些缺乏特殊教育專業訓練的教師,大都由一兩名骨干教師提供師資培訓。這種類似師徒制的培養模式效率不高,而教師以這種方式獲得的知識也遠遠不夠。這也是現在的自閉癥教育工作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普通學校教師在面對特殊兒童時,可能會出現恐懼。恐懼是因為沒見過,無知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在師范教育的課程里,應該加入特殊教育的相關課程。目前,國家通過在職、在崗教師培訓,為特殊教育教師提供更多的專業成長機會,至少讓他們了解自閉癥兒童的基本情況及基本的康復技能、方法。如他們問題行為的表現形式及產生的原因、刻板行為如何干預及轉化等。在此基礎上,再讓教師們掌握一些基本情緒問題的應對方法及干預策略。只是現在,教師得到的培訓機會還比較少,教育管理層需要做好頂層規劃與制度設計,如自閉癥兒童教育的師資培養計劃,努力為教師們提供系統化的專業培訓[8]。
建立專業的融合教育幼兒園、小學、中學,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鞏固融合教育成果,使自閉癥兒童能夠真正融入社會。此外,應加大對融合教育的宣傳力度,成立專業機構并組織相應宣傳,讓公眾認識到自閉癥兒童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溝通上的障礙,通過融合教育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這些障礙的。同時可以使更多的自閉癥兒童的家長了解融合教育的作用和意義。對自閉癥兒童的教育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只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才能真正肩負起融合教育的重任。
自閉癥兒童的康復教育道路任重而道遠,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共同努力。在這一過程中,切勿片面強調缺陷障礙補償的方法,要將自閉癥兒童的康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同時營造和睦溫暖、舒適有愛的氛圍,提供充裕的教育物資,讓其在安全、接納、自由的教育環境中充分挖掘心理潛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