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冬
(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1100)
近年來裝配式建筑在行業發展中的優勢逐漸展現出來,其操作便捷,所受外界環境與氣候的影響較小,建造速度快,且具有良好的經濟性。但不可忽視的是,裝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一定質量與安全隱患,一旦操作的規范性不足,會對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構件完整度也難以得到保證,給企業造成無法預估的損失?;诖?,有必要就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安全管理開展具體探究。
裝配式建筑不同于傳統建筑模式,屬于預制PC構件,依照標準預先對項目部分構件或全部構件進行加工制作,之后向施工現場進行運輸和組裝。裝配式建筑就是于施工現場外制造建筑所需的結構構件,經質量檢測合格后運送至施工現場,經大型機械設備來完成組裝。就裝配式建筑施工特點來看,其施工具有節能性,通過測量來掌握材料與組成部分制造情況,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消耗,綠色節能材料在這一方面得以應用,促進環保型裝配式建筑的打造。裝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具備節能性,減少建筑垃圾與廢料的產生,自然環境所受施工的影響較低,裝配式建筑施工的能耗較低。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材料選取與構件制造需要就工程各組成部分加以充分分析,以減少材料消耗,工程施工成本也得以節約化利用。裝配式建筑所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較低,在實施測量的基礎上方可開展正式施工作業,BIM技術在這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模型構建來統一化處理工程各類信息,就施工中突發狀況加以有效預防,降低環境與天氣因素對于施工方式的影響,尤其是我國地大物博,有著復雜的地質,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適用性顯著。
就裝配式建筑的優點來看,其直接在工廠中加工完成,不需要二次加工,結構質量得到提升,構件尺寸精準度也得到保證。整體結構簡單,便于組裝,節約了施工時間,使用效果也比較好。裝配式建筑施工中各專業之間密切配合,標準化設計下施工工序得以簡化,有效節約成本,施工難度降低,工作量也明顯減少。裝配式建筑與綠色發展要求高度相符,并且對于周邊環境所產生的污染較小,具有環保特性。傳統施工模式下涉及的施工材料眾多,不免會產生噪音、粉塵等污染,對公眾生活質量造成影響,而裝配式建筑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施工效率高且污染低,不會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并且施工程序精簡化以后,施工人員數量也隨之減少,工程成本隨之降低,因而裝配式建筑兼具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裝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向預制造車間生產中引入預制零件,盡管此種方式能夠顯著提升生產效率,但制造基地建設對于場地以及資金投入都存在較高要求,對于制造企業來說需要在制造基地建設方面加大成本投入力度。并且預制件成本不斷加大待,成品零件預制完成后需要向施工現場運送之后安裝,這一環節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多種因素作用下裝配式建筑總成本明顯增加。
裝配式建筑施工涉及的機械設備眾多,規格也比較大,此類機械設備發揮著輔助作用,因而設備因素是影響施工質量、進度與安全的關鍵因素[1]。比如,在墻板及相關組件結構安裝中,所使用檢查工具的精確度不足,這就無法保證安裝質量,加大結構錯誤的風險,因此裝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確保機械設備選擇的科學性與適宜性。
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施工材料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質量與性能會對項目建設進度與成本產生強烈的影響,可以說是整個項目質量的基礎。就裝配式建筑施工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公司所使用材料并不符合工程項目標準,試圖通過此種方式來謀求經濟利益,此種情況下就會加大質量問題發生風險,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與安全難以得到保證,項目進度與成本也極有可能受到影響。
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及其他任務的完成,都需要發揮工作人員的積極作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復雜,涉及工作類型及人員多且復雜,人員素質與水平存在明顯差異,責任意識各有不同,施工操作的規范性不足,這就極易引發質量與安全事故,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與進度也會隨之受到影響。針對此種情況,需要綜合分析人為因素,采取科學化管理措施,降低施工失誤幾率,事故發生幾率也得以降低。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構件預制、成型、養護等環節都對管理人員的工作態度、能力等提出要求,但就項目實際來看,現有管理人員并未立足實際采用現代化管理方法,仍依賴于傳統工作經驗與管理方式,現代裝配式建筑管理需要難以得到滿足。這就需要管理人員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模式,并對現代化管理技術方法加以運用,確保符合時代要求,為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推進創造優良條件。
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進行需要以標準化施工程序和規范的施工技術為支持,項目質量極易受到建設計劃、施工工藝以及設備建設等因素的影響。比如預制件安裝建造階段,一旦設計位置存在偏差、尺寸不夠精準,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也極易受到影響。
裝配式建筑施工較為復雜,對于管理也有著嚴格的要求,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分各環節緊密配合,就施工工序及崗位加以合理劃分,確保設計、生產、施工等單位彼此協調,此種情況下工程協同管理難度也比較大。裝配式建筑施工中協同管理因素的影響顯著,這就需要建筑企業以信息技術為支持,做好設計、生產、施工等環節之間的配合,以保障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與效率,為建筑行業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裝配式建筑施工中,一旦連接部位失效,比如預埋鋼筋長度不足、吊點位置不合理等問題出現,極易導致構件空中脫鉤等問題出現,威脅到塔吊下方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也會對其他物品造成損壞,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2]。在吊裝設備方面,預制構配件運輸過程中塔吊是主要設備之一,一旦吊裝設備性能不佳,極易出現構配件滯留空中的問題,安全風險較大,若塔吊運行呈現出超負載情況,極易壓垮預制構件,加大倒塌風險,極易引發安全事故。
裝配式建筑層數較高,外墻施工一般采用預制構件拼裝的方式,高空臨邊作業過程中施工風險較大。裝配式建筑施工作業期間不搭設腳手架,在吊裝外掛板時會導致安全繩索缺乏著力點導致繩索無法系牢,高空墜落風險較大,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遭受巨大威脅。
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員安全極易受到觸電隱患的威脅,工程施工的安全推進也會受到阻礙。就裝配式建筑施工實際來看,電焊觸電是比較常見的觸電隱患,各部件的實際連接都需要經電焊方式來完成,這一環節需要對電焊與電箱進行設立,此種情況下觸電隱患也隨之產生。不僅如此,施工中人員專業技能有限,在電焊操作方面缺乏強烈的安全防范意識,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觸電風險,因此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必須要重視觸電隱患的排查與管理。
結合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實際出發,施工質量安全管理的落實,需要加大安全教育培訓力度,以企業、項目部、班組三個層級為入手點,邀請相關專家就裝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相關知識進行講解,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行業內部應開展積極交流,組織工作人員對示范性工地進行參觀,向同行學習,以促進自身管理經驗的豐富化。以施工人員為對象,組織開展理論培訓與實操考核,并建立獎懲機制,工作人員經考核通過后可頒發相應合格證書,以確保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加以充分調動,若施工人員考核不合格,則堅決不允許進入施工現場?,F代施工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施工單位也應當重視現代化技術的運用,比如通過BIM+VR技術來開展可視化安全教育培訓,以實景效果為輔助,能夠將模擬操作過程加以清晰化演示,強化施工人員感受,促進其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從而為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創造優良條件。
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安全管理的落實,需要重視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由項目經理負責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細節問題,比如規章制度、操作規則等。應當強化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督促隱患排查工作,一旦發現違規行為應當及時制止和糾正,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安全生產整改措施,以確保質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在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方面,應加大內部監察力度,施工前由專門質量安全監察人員、技術人員及相關部門領導來檢查施工現場,掌握周圍環境、氣候變化、地質條件等各項情況,以便調整施工計劃,順利開展施工作業。實際施工過程中,應當進行嚴格監督檢查,一旦發現材料不符合規范、違規設計、違章操作等情況,應當及時匯報給上級,依據部門決策進行正確處理。實際施工過程中應完善監查操作流程,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優化施工流程,基于標準來管理施工質量與安全,確保問題發現與處理的時效性,從而保障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整體效益。
裝配式建筑施工中,通過組織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能夠為質量安全管理的落實提供有力支持。在這一方面應當充分發揮政府的積極作用,就部門職責加以明確,并落實組織協調,通過各部門協同來提高工作效率。主管部門應強化內部協同,建立協同安全監管機制,促進內部協同的落實。在外部協同方面,可以從技術、安全等方面落實監督管理,并凸顯出交通運輸的協同性。
人員保障機制的構建,能夠為裝配式建筑施工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提升施工人員準入門檻,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且具備崗位要求資質,以便符合施工安全的標準與要求。加強各類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包括設計、監理、總承包管理、分包、產業操作人員等,確保各崗位人員具備相應的素質與能力,以便規范有序推進裝配式建筑施工。
裝配式建筑施工作業的有序推進,需要保證材料供應管理的有效性。就構配件材料來看,盡管施工單位不能夠對其生產過程實施控制,但可就構配件出廠后質量加以把控。在構配件進入施工現場后,可協調應用多項技術來落實檢驗,及時排除存在隱患的構配件。施工單位與供應商簽訂合同,針對構配件質量問題協商確定解決措施。材料運輸過程中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運輸方案,避免構配件受損,待抵達目的地后應采取恰當養護措施,以保障其使用性能。
預制構件節點設計是一項重要內容,需要結合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實際出發,對結構節點與材料加以合理選擇,確保預制外墻板接縫與門窗洞口的性能得到滿足。結合氣候條件以及工程實際出發,合理設計接縫位置,確保與防水節能標準相符合[3]。預制外墻板垂直縫的處理主要應用材料防水法與結構防水法,槽縫與平縫則適用于非承重墻豎向縫,結構防水施工中一般通過槽縫和高低縫來對預制外墻板水平縫進行處理。
裝配式建筑施工中,吊裝工作中需要采取科學且可行的安全措施,加強吊裝防護,并有效加固臨時支撐,以防范安全問題出現。待加固工作完成后,應當積極防控觸電隱患。吊裝之前客觀分析工程項目現場具體情況,把握構件尺寸及重量,確保安全吊裝計劃制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尤其是要規范測算起重機起重能力,確保起重機型號選擇合理,從而優化吊裝施工方案。
吊裝對孔就位階段,應當合理預留鋼筋,促進墻板底孔與樓面的順利套接,合理調整鋼筋位置,下層墻板澆筑環節,結合鋼筋位置設計出發,預留鋼筋定位,以便順利對上層墻板進行套裝。塔式起重機使用過程中,為促進順利起吊作業,應仔細檢查吊點重心,規范安裝吊索具以支架,確保驗算的科學性,定時進行檢查。操作之前嚴密觀測風力風向,若情況復雜,可通過纜繩設置達到輔助效果,避免構件擺動過大。若風力在六級以上,不可實施起吊。吊裝作業中應順暢聯絡地面與操作室,確保溝通的時效性。
現代行業快速發展,傳統構件得以改進,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應當規范開展墻板及疊合梁的吊裝作業,結合現場板式構件尺寸出發,就結構吊裝開展科學計算,并積極優化設計,促進可調式工具式吊具的制定,就構件所受應力集中的破壞加以控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風險也得以降低。
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直接關系著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發揮,關系著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要加強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安全管理的落實,以確保建造質量與相關標準相符合。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應當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完善組織保障體系,從材料供應等方面入手,加強質量管控,并建立人員保障機制,排除現場質量安全風險,就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問題加以及時高效解決,從而保障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與安全,促進建筑企業競爭力的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