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煒,彭姿樂,楊欣玥,孔睿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
文化創意,是指人文性與原創性的集合體。文創產業最需要重視并突出的,正是它所代表的“文化性”和“原創性”[1]。旨在具有獨特的創意,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主要包括創造性和創新性和人文性,以及文化產品與人文創新之間的區別。文化創意產業最后是服務于文化產業,要在既有文化創新產業基礎上延伸,服務于文化產業內涵,最大化創新內涵,讓它產生最大的市場效益。
中國目前的文化發展現狀,是開發和設計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依據。對中國目前的社會文化有一定的認識,了解中國社會上當前的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后,將區域內和當地特色文化產業作為重點調研對象。在政府部門、旅游組織、文化企業等深入研究與創作的基礎上。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創造出面向社會,具有地區代表性的,體現地方文化特質,符合現代審美的文創。
英國、臺灣把文化和創意行業分為13 個類別:(1)影視行業,是指從事美術作品的創意和運營。(2)演藝行業,指從事戲劇、歌劇、舞劇、歌舞、歌舞等演出和管理的行業。(3)文化教育事業,指從事藝術館、博物館、演藝廳等的運營和管理工作。(4)工藝行業,指從事工藝設計,工藝創作,工藝品展覽,工藝品鑒定等工作。(5)影視行業,指從事電影制作、發行、放映及電影制作服務。(6)廣播電視工業,指從事廣播、有線、衛星廣播;電視業務和節目的供應。(7)出版業,指從事報刊、書籍、唱片銷售;擁有版權的產品如磁帶的工業。不包括發行影視、廣播電視、錄像等。(8)廣告業,指負責設計、制作各類傳媒產品的廣告,并自行開展派發、招徠等業務。(9)設計行業,指產品設計、產品設計、機構設計;模型制作,流行設計,商標設計;視覺設計,包裝設計,網頁多媒體設計,設計顧問。(10)數碼休閑娛樂行業,指指從事數碼休閑娛樂器材、生態環境休閑娛樂及休閑娛樂的行業。(11)設計時尚設計,指以服裝設計、設計、策劃、生產和流通等為目標的服裝設計。(12)創意生活工業,指所有從事下列定義的工業均包括,指源于創造性或文化的累積,并通過創新性的商業模式,為人們在衣食住行、教育娛樂等各個方面提供有益的產品或服務。采用混合運營模式,具備創新能力和經驗性的教學。(13)建筑設計行業,指包括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展覽設計;商場設計,指標設計,花園設計;景觀設計,地景設計及其他相關產業。
文化創意元素中,創意至關重要,是關鍵所在,影響產品最終能否體現文化附加價值,能否體現被社會層面接受。文化創意元素需要具有更多的附加屬性。要具有精美的外觀、較強的藝術感、一定的實用性和裝飾性、以及產品本身的創意性、要與日常生活更好地融入進去[2]。
(1)把人文知識和生活在設計中所聯系,人文性和生活緊密結合,既符合了生產設計要求,具備了藝術性,又能實現生產的實用價值。保證了服裝類文創產品在社會上的接受度,并有一定的社會傳播性。
(2)傳統文學在現代審美理念中占據很大的比例。原因是我國源遠流長,文學發展與美學發展時期較長。理念博大精深,美學造詣較高。由于地大物博,種族多,而且在各個種族產生了不同的文化。在文創設計的時候,就應該積極吸納我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結合。融入了最新的現代設計思想,技術和審美觀點。體現傳統的內涵。
(3)應當選擇與大多數人有一定共鳴點的設計,文化內容必須廣泛,還應當明確目標受眾群體,并了解能夠引發某一特殊時期,或特殊地域內的受眾興趣的文化。針對受眾人群,進行特定分析。比如當地民俗、地方代表性建筑物,或者是方言等、以喚醒感情記憶,增加群眾基礎。尋求其中文化性,以此為指導設計,開發產品。
(3)地域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將地域獨特文化元素,與文化創意元素相結合。借助文化創意元素實體進行傳播,對地域文化來說,加強對地域特色文化的宣傳,提升地域知名度。對文化創意來說,提升文化創意產品的文化價值,加深文化創意元素的文化底蘊,地域文化元素是最佳選擇。因為地域文化是更接地氣的傳播媒介。要想設計出優秀的文化創意內容,必須對當地的人文風情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在探索地域文化時可以充分挖掘當地特色文化,提取出可以挖掘的設計要素并將其提煉為有傳播意義的設計符號[3]。一個有價值的文創產品應該充分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傳播地域文化。
(1)助力于推動中國文化發展,挖掘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內涵,進而為中國文化的創新產品開發提出了思路。建立一個文化研發、文化宣傳、文化設計產品和文化創新產品為一身的整體文化產業系統。以促進中國文化升級。
(2)服裝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可以助力于推廣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文化,反映城市面貌和民族文化。展現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并將其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3)促進文化和創意的美學結合,防止與旅游紀念品的同質性。在當前文化創意大發展背景下,將傳統文化,現代設計融入產品設計。重視產品的文化性、藝術性、與實用性。
(4)提高了文化創意商品的質量,根據不同類別下的不同商品特色不同,對其進行了準確劃分,并按照特點分類,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同質化問題。
(5)優化市場結構,隨著消費者的不斷更新,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改變。消費需求的結構調整。這種融合方式使得文創業與傳統的紡織工業都能更好地適應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不斷改變的消費需求,更加貼合人們的生活和市場的變化[4]。
(6)我國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自然地理風光,民俗文化和非遺傳承,都是可以轉化成為服裝設計的題材。合理使用這些題材,打造新型的設計模式,以此為靈感,可以豐富服裝設計的種類,利用新模式發展,迎來新的機遇。
4.1.1 靈感素材設計
設計靈感多來自日常素材,通過素材的抽象化與藝術化設計,同服裝結合在一起。素材收集需要涵蓋多方面,總結素材特點,進行分類。結合素材與服裝整體的設計可行性,在其中尋找創意靈感。運用設計方法對元素進行藝術處理。
4.1.2 心理設計
社會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服裝當中,著裝者的心理需求通過服裝的設計來反映。現代人們思想也越來越開放,人們對于服裝的著裝理念也越來越自由。不同消費者追求的方向也多元化。如喜愛經濟實惠型,小眾設計型,也有喜愛傳統民俗型的。在設計的同時也要揣測消費者的購物心理。
4.1.3 主題設計
在進行創意服裝設計中,需要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設計,可以方便在設計中,進行設計的風格定位。利用創新意識??紤]主題與設計的協調性和應用程度,填充設計細節,完善設計。在設計中不但要會設計主題,還要會選擇主題。如人文景觀可以文化為主題。園林建筑則以建筑為設計主題。進行構思時,不僅要考慮到主題的構成形式和表現方法,還要考慮能否通過素材變換,設計出新的內容。
4.2.1 產品同質化
各地的文化和創意,都要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然而,許多設計師卻常常忽略了這些問題,在設計時,常常會忽略地方的特征,又或者按照了其他地方的設計方案。不能很好地表現自己的人文特點,地方文化。設計產品往往和市面上其他的地方人文設計產品同質化,在審美方面帶來視覺疲勞[5]。
4.2.2 定位不明確,缺乏個性
沒有明確市場定位,對消費者群體的需求和消費特點考察不明確。跟風開發設計的服裝沒有個性,也沒有面向各個階段消費者,而是進行了單一的圖像設計。設計產品與其他商品本質相似。不能突出人文性與設計性,而定價卻屬于設計產品的類型,市場定位尷尬,不利于消費者選購。
4.2.3 設計與服裝之間的契合度
產品的設計要根據不同的設計內容特征和市場需要,選擇適合的載體。在體驗經濟的今天,產品的設計要更加重視觀眾的體驗,也要特別關注觀眾的需求;設計應考慮到各個年齡的消費群體的體驗,推出契合于各個年齡的服裝類文化創意產品。也要根據不同內容特征。設計出既契合產品文化內容,也契合設計服裝的產品。
比如優衣庫品牌下的“UT”系列,自誕生以來,與上千種全球流行文化與藝術、音樂、動漫、電影、游戲等豐富內容合作。其中最著名的當數浮世繪系列,UNIQLO UT×葛飾北齋推出了Hokusai Blue 系列浮世繪風聯名T 恤,以紀念江戶川時代日本國寶級畫家葛飾北齋的偉大藝術遺產。浮世繪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
Hokusai Blue 系列從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里》《深川萬年橋下》《甲州石斑澤》和《東海道品川御殿山不二》等經典浮世繪作品為靈感,并巧妙融入T 恤之中,帶來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印花設計。優衣庫將繪畫藝術融入服裝設計中,用經典畫作進行設計和搭配。把繪畫藝術呈現在服裝設計中。
現藏于大英博物館的《神奈川沖浪里》正是優衣庫Hokusai Blue 系列中一件T 恤的設計靈感來源。截取《神奈川沖浪里》的海浪波濤洶涌作為T 恤的圖案元素,配以白色T 恤的素雅作為底色,更加突出地展現出江戶時代浮世繪海浪中的美感。
《深川萬年橋下》帶來的靈感所設計出的Hokusai Blue 系列的T 恤,將《深川萬年橋下》這張浮世繪畫作做出了些許的細微調整[6]。原本的浮世繪畫作所呈現出的歷史感“綠藍”色調轉為現代感“藍白”色調,同時在衣擺處去掉了湖中漁人改為藍色湖水,使T 恤結合浮世繪的設計更加適應當下年輕人的審美。
以《甲州石斑澤》為靈感來源設計出的Hokusai Blue 系列的T 恤對原本畫面的變動大致與《深川萬年橋下》相似,都是對“復古色調”做了“現代感”的調整?!都字菔邼伞吩趯x取畫面的色調做出相應調整的同時并未對畫面構圖做出修改、變動,使原有畫面完整地展示在T 恤上,巧妙的設計衣擺的留白減少大面積的畫面帶來的壓抑感。將《東海道品川御殿山不二》的畫面元素放置于T 恤的口袋畫面設計,大量的留白結合小面積“清爽畫面”的選取,使T 恤透漏出一種小資、簡約之美[7]。
優衣庫的設計在令消費者在開展全新的購物體驗同時,消費者進行購買的過程也是對文化內容的吸收和傳播的過程。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不斷激勵人們以服裝為載體,讓穿著者彰顯審美品位、表達專屬情懷、聯結興趣圈層。
我國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發與設計有益于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對地區內傳統行業和手工發展,或是小眾文化藝術都有著積極的作用。服裝類行業應該充分利用了中國寶貴的歷史人文資源,并充分發揮行業資源優勢。根據不同地域,不同景觀文化,設計出不同美感的服裝作品。在傳播文化的同時,也有益于服裝行業的整體提升。為文化創意元素與服裝設計的開發提供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