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業庭
(天地壹號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江門 529000)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為了保障食品質量安全,讓人們可以放心食用,食品檢測至關重要。但是對當下食品整體檢測情況進行調查,會發現有部分商家并不注重食品檢測,甚至一些不達標的產品都會進行正常售賣,這就嚴重影響了食品的質量和食用安全。為了改善這一食品現狀,相關管理部門需制定嚴格的檢查秩序,讓商家和相關單位都自覺遵守秩序。此外,相關機構還應嚴格控制食品檢測的質量,充分發揮食品檢測的作用,保障食品質量安全[1]。
符合檢測標準的儀器是食品檢測標準把控最基礎的要求,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相關部門在選擇儀器時要提高注意力,大部分的食品檢測儀器都可以在檢測后自行調整到初始狀態,不會影響后續的檢測工作,但仍有一些儀器是無法自行調整的,需要檢測人員在檢測后進行調整,才能保障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食品領域的儀器用法存在一定的差異,工作人員在檢測工作完成后要立即調整,并且注意儀器使用狀態[2]。
食品檢測過程中,化學試劑的存儲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化學試劑酸堿性強,很容易與空氣發生化學反應,對檢測結果的準確度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對這一類化學性質較為活潑的化學試劑,在存儲過程中要做好科學存儲工作。部分化學試劑由于本身會發生變化,需要根據實際特點進行存儲。還有部分化學試劑極易與空氣接觸發生變質,需要立即進行檢測。例如,檢測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時,用到的碘試劑容易變質,需要當場使用。
食品檢測前需要做好基礎的準備工作,首先就是按照需求進行抽樣,為了更好地保障取樣的多樣性,一般采用隨機抽樣。在實踐過程中,為了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檢測人員需要謹慎取樣,保證取樣工具的干凈衛生;實驗儀器也要達到微生物和樣品檢測標準;檢測人員要做好防護工作,確保樣品衛生情況[3]。食品抽樣的具體要求如下。①樣品要均勻一致,有代表性,能反映被分析食品的整體組成、質量和衛生狀況。②抽樣檢測需注意儀器使用標準。③把握抽檢數量。④確保樣本質量,避免受到污染,保障檢測的準確性。⑤注意產品形態,根據檢測所需進行調整,達到要求。微生物檢測要確保是無菌環境,儀器也要做好無菌處理,保障樣品不受污染。
樣品制備需要科學化。大部分食品形態都是固體或者液體,要用不同方式檢測,因此在樣本制備上也是不同的。液體樣本在滿足要求的衛生標準下取適量的均勻試液即可。但固體樣本的制備相對復雜,在開始實驗前必須將固體粉碎并混合,有時一樣的樣品制備方式是不一樣的,主要根據當下的實際需求進行,以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食品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進而影響著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安全。但食品檢測人員在檢測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例如,在部分地區的食品檢測中,部分檢測人員沒有按照規定保存待測樣品,檢測中未對實驗條件進行有效控制。此外,還有部分食品檢測人員因專業知識欠缺而導致工作進度延遲等。因此,這些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相關技能有待提升[4]。
目前,我國對食品檢測的統一標準管理比較缺乏,且對食品檢測機構的制度管理中,所依照的規章以及方法相較于現在的檢測標準和需求來說較為落后,在檢測過程中不能及時發現許多問題。從目前我國的食品檢測工作來看,各個部門沒有形成統一、完善的管理制度,不同地區的食品檢測標準都各不相同,難以真正保障食品安全。另外,食品檢測標準沒有隨著時代快速變化進行及時優化與創新,無法跟上食品的生產技術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出廠環節檢測工作不到位,只關注原料的質量問題是否達標,對于其他檢驗工作過于忽視,很容易在后續工作中出現問題,造成企業浪費。②企業檢測人員專業性差,在檢查環節中的專業檢測人員占比少,多是臨時培訓人員,檢驗過程敷衍,沒有嚴格的檢測秩序。③檢驗儀器不達標,企業不注重檢驗儀器的高標準,部分儀器只能做到基礎檢測,在檢驗工作升級后不能滿足檢測要求。④企業不具備出廠檢驗成本,對于一些日常支出難以維持,導致出廠檢驗工作非常粗略。食品檢測制度的混亂導致許多工作人員在食品檢測工作中不積極,并難以得到確定的標準指導,阻礙了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長期發展。。
在進行任何一項檢驗工作之前,必須對所檢驗的內容和流程有一套完備的標準,全面的檢測流程才能保障食品安全。雖然這些年來許多檢測部門和機構開始重視食品檢測工作,但由于專業性欠缺的問題難以做到食品安全檢測的系統化、程序化,導致檢測結果的可信度降低,難以實現通過食品安全檢測保障食品安全[5]。
在食品檢測前,保證檢測樣品的質量對整個檢測過程乃至結果都會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從對檢測樣品的保存情況,也可大致看出檢測機構的專業與否。在樣品質量保存工作中,有兩個方面是值得注意的。①樣品采集時,工作人員應通過隨機抽樣選擇需要檢測的樣品,選擇的樣品應具有代表性,同時在采集工作過程中對采集設備要進行必要的消毒,保證檢測樣品在采集過程中不會受到外界的污染,從而導致檢測結果出現誤差。②在檢測前,工作人員需要確定檢測要求,確保待測樣品在處理后能夠達到檢測目標。
除了樣品的品質在檢測前需要進行有效的保障外,在食品檢驗中還需保障需要用到的儀器設備、試劑的質量。一旦儀器和試劑出現問題,必然會對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帶來影響,甚至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從以下兩方面對食品檢測儀器和試劑的質量進行有效管理。①在儀器的選擇上要保證儀器本身的規格符合檢測要求,并且優先選擇能夠進行自動校準的設備,確保該儀器能在進行食品檢測前恢復到初始狀態,保證本次檢測不受上次檢測數據的影響。而在使用無法進行自動校準的儀器時,需要在檢測前進行人工校準工作,防止不同數據之間的干擾。此外,在對高精密的檢測儀器以及不同型號儀器的保養中,一定要按照儀器的說明進行操作,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機器的消耗程度,從而降低對檢測結果的影響程度。②對于檢測試劑來說,在進行檢測時要遵循相關的步驟,對于酸堿性不同以及用途不同的試劑,工作人員不僅要在配制過程中保證計量,還要在實際的存儲中嚴格按照規范進行[6]。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食品檢測機構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對檢測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于如何提升檢測人員能力,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有效的方法。①人員招聘。對即將就職的檢測人員進行工作資歷以及工作資格的審查,保證檢測人員有良好的工作素質和專業水平,能夠在工作中按照規范進行食品檢測。②相關部門應組織檢測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使工作人員通過培訓,了解食品檢測的最新制度和規范,以及最新的檢測設備和試劑的使用方法,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提高自身的專業性,從而保障檢測質量。③除了技能方面,還要在思想上對檢測人員進行長期的教育工作。食品安全關乎千家萬戶,食品檢測工作人員應當樹立起責任意識,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社會意義,提高職業道德素養,使其在工作中保證自身的工作效率。
在相關食品檢測制度的完善過程中,相關部門不僅要注意到制度對人的管理作用,還要注意其對人的激勵作用,雙管齊下保障檢測工作有效開展。①對檢測人員的設備操作以及技術達標要求進行規定,讓檢測人員在工作中了解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②在檢測中實行責任制,保證每一檢測部門有相關的負責人,使檢測工作在負責人的帶領下得到統一管理,實現符合制度標準化的管理。③對檢測人員設置考核制度,對檢測人員在一段時間內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通過有效獎懲發揮制度作用。
遵循相應的規章制度,使每個檢測環節有跡可循,有據可查,是食品檢測過程中需要強化的,同時也是對檢測結果是否合格的一個判斷依據。如果檢測的流程規章不能合乎相應的規范或沒有明確的檢測規范,檢測結果就會缺乏準確性,甚至無法對檢測結果進行判定,這樣不僅會給食品檢測工作帶來諸多不必要的問題,還會使食品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所以,強化食品檢測過程中每一流程的規章對整個檢測工作來說是十分必要的。①對檢測人員的操作規范要配有相應的監督人員進行現場的指導監督,以確保其對設備、試劑的使用符合要求。②對每個檢測環節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記錄,以便在溯源時能夠找到問題。③若在檢測過程中發現違規操作,需要立即停止操作,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食品質量關系到人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對社會的穩定發展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食品檢測人員需要重視自身工作,加強相關技術經驗的學習和實踐,更好地保障食品檢驗工作的完成度。此外,食品檢測部門不僅要根據時代發展不斷創新,與時俱進,了解人們對于食品的真正需求,還要制定嚴格的質量檢測規范,做好質量把控工作,促進我國食品事業的安全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