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馨旖,李佳怡,應希雅,劉玲極,張涵,馮華峰,劉晨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越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越繡在越國境內廣為流傳。由于越國地理條件優越,并且氣候溫和,盛產蠶絲,也有足夠厚重的染色底蘊,因此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越繡就已經被運用在服飾上[1]。繡法技藝是越繡傳承和發展的憑證,也是民間代代相傳的精神,更是體現濃厚的中華優秀文化的象征[2]。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越繡正在漸漸消失,面對新時代的發展,如果想要越繡重新煥發生機,必須要順應時代發展,研究越繡紋樣,融入現代元素進行創新和改變[3],與現代表現形式相融合,運用在不同的服飾中,將傳統越繡紋樣帶入現代的視野。
越繡紋樣素材的選擇上,植物花卉以牡丹、茶花、蘭花、雞冠花、梅花為多,動物以蝴蝶、蜜蜂、喜鵲、鳳凰為多。大多數越繡都會有線描,且多為銀色,因此在色彩表現上會與蘇繡、湘繡的細膩有所不同,不同于其他刺繡的婉約,越繡體現出一種磅礴的美感,與濃重的顏色相協調,自成一種派系。越繡紋樣的整體展示效果如同寫意畫,包含了工筆白描對線條的追求,對自然的崇敬與對超自然的向往,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
2.2.1 以染色或印花方式表現
直接印花的方式進行表現:其方式符合快時代的發展,此類方式價格便宜,印花方式速度較快,效率很高又可以極大程度地保持越繡展現效果的直觀性,也非常符合越繡偏向于2D 視覺的展示效果,是一種經濟并且簡單效率的展現方式;缺點是染色牢固度不高,通常要借用外在固色劑進行加工處理。
組織提花及紗線染色進行表現:適合大批量的訂單,由于面料的染色調色,反復試驗織物的展現效果,因此成本會相對更高。但是對于傳播越繡紋樣,是最好的方式。提花組織可以在同一種紗線的情況下,打造出具有紋理感的圖案,因此結合提花組織,用不同色彩紗線即可打造出具有立體感的花紋。
2.2.2 用水鉆、米珠等方式表現
水鉆的表現方法:用不同顏色的水鉆來填色,用水鉆的疏密來代替針腳的疏密感。用水鉆來傳遞畫面,是一種比較有創意的展現形式。也可以與印花相結合,在印花的基礎上,用水鉆來代替紋樣輪廓,或者將透明的水鉆有序排列于印花之上。這在傳統的紋樣上,多了一道彩色的光,也不失為一種妙招。展現的形式很多,水鉆可以當作主要的展示區域,也可以與其他方式相結合,做一種裝飾存在,對于面料的服飾的整體效果,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妙手作用。
米珠的表現方法:可以用不同尺寸的米珠,進行圖案設計,輔助以不同色彩的紗線,可以表現出普通表現技法所無法呈現的生動以及色彩感。用水鉆進行填色補充的方式,既簡單,亦可以呈現出靈動感,并且成本可控。
2.2.3 其他不同繡法的表現
跺針繡:俗稱“戳戳繡”,又叫“毛巾繡”,是現代人喜歡手工的人中很常見的一種DIY 方式,用一種管狀針將毛線從頭穿過尾,從織物表面戳入后,再拔出時,會有一段線圈留在織物背面,用線圈的方式代替色彩填圖。
十字繡:是指在類似于平紋的白布上,通過交叉十字的方法進行繪制圖案。現代女性更加偏向于此類不需要高難度技術即可幫助其創作簡單美觀的手工。此類繡品更傾向于家庭購買制作,多用于家庭壁畫中。亦可以采取跺針繡的方法,將越繡紋樣制作成DIY 材料包,進行售賣,通過個人制作,將傳統紋樣傳承下去。
針織手法:針織面料取決于其毛線的材質,也取決于毛線的粗細。粗的毛線配上大氣的紋樣,顯得毛線配上清新一些的紋樣。可以結合不同材質紗線,進行組合編制,更加增強了紋樣表現的靈活性。針織的面料肌理感更加突出,更加有復古味道,然而毛衣又是新時代的產物,兩者結合在一起將復古與現代感融合得相得益彰,并且絲毫不顯老舊之風。
在越繡中,鳳凰經常繡于衣袍、被面、團扇,寓意吉祥以及美好的祝愿。而鳳凰的紋樣會單獨出現于繡品上,占據整個畫面并抓人眼球,時有牡丹花等花卉圖案作為裝飾。
龍和鳳代表著吉祥如意,龍鳳呈祥一般代表著一些喜慶的事,又多用在婚嫁之喜上。龍鳳呈祥中的“龍”是眾獸之君,且變化飛騰而靈異。而其中的“鳳”是百鳥之王,高雅美善而祥端。兩者相互結合在一起,便成了龍鳳呈祥。龍鳳呈祥這個詞還有國泰民安,幸福安康的意思。
百子圖在刺繡中多用于被面,并且占據整個幅面,畫面顏色鮮艷,讓人望之欣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它的一種特定含義。由于“百”含有大或者無窮的意思,因此把祝福、恭賀的良好愿望發揮到了一種極致的狀態。自古以來,結婚之時新娘的嫁妝中,有百子圖的錦緞被面的被褥,用來蘊涵喜慶和祝福,同時祝愿新娘早得貴子、子孫滿堂、闔家和美,在親友的賀禮中更有機會送上百子錦緞被面。
而隨之發展而來的百子圖逐漸被大花紅被子所替代,現在少用百子圖這樣比較大面積的圖案去表現,但是百子圖還是具有傳承的時代意義,它所代表的祝福是每一代種老人對子孫的祝福,其中也包含了新娘新郎的美好心愿,但是這樣夸張而繁雜的表現在現代以今不流行了,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局部刺繡的方式去表現,以一種國潮的形式表現出來,用更加新穎的手法來表現。
并蒂蓮在繡品中常常單獨出現,且傲立于畫面中央,僅這一支并蒂蓮便道盡無數。其在紋樣常常用于扇面、服裝以及被面,寓意為美好的愛情。
并蒂蓮屬蓮花科,它一莖產生兩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莖上連在一起,也稱并頭蓮、同心芙蓉、合歡蓮、瑞蓮,并蒂蓮的出現率只有十幾萬分之一,屬于花中珍品。并蒂蓮,莖稈一枝,花開兩朵,可謂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
4.1.1 與紹興酒文化相融合
紹興酒是紹興的著名特產,生產歷史非常悠久。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紹興釀酒業已很普遍。在全國眾多的酒類中,紹興老酒是獲獎次數最多的品種之一。與同樣擁有濃厚歷史底蘊的紹興黃酒相融合,必定可以使越繡煥發出新的生機。無論是用越繡制作出紹興黃酒的紋樣,抑或是在紹興黃酒的包裝中運用越繡的元素都可以使用兩種優秀的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散發更多紹興本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4.1.2 與紹興旅游文化相融合
紹興當地具有多個充滿人文特色的景點,如魯迅故居、沈園、蘭亭等。這些景點每一處都充滿了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與越繡的深厚底蘊更是不謀而合。當地若定期組織舉行相關的活動,既可以發展當地的旅游業又可以宣傳越繡文化,讓更多人知道越繡,了解越繡,可謂兩全其美。
不同的表現手法所展示出來的風格會與傳統的越繡紋樣的風格進行融合,打造出一種全新的風格,因此在不同的服裝上不可以采用千篇一律的表現形式。表現形式上的單一是傳統繡花工藝不能與現代服飾融合得好的原因。而對于相同類型的服裝所展現出來的不同的風格,也是不一樣的。紋樣擺放的位置,紋樣的表現形式,紋樣的選擇等都是打造一件件新世紀服裝的要素。
連衣裙的風格多變,而針對不同的風格,要將越繡紋樣與其糅合在一起,那么必須用到不同的表現手法[4]。
4.2.1 淑女式連衣裙
對于淑女式的連衣裙來說,考慮到服裝屬性問題,不可以采用大面積的花紋,大圖案有大氣磅礴感,但是淑女式連衣裙是屬于溫柔優雅型的服裝。因此可以采用小碎花的形式,采用紋樣中的花的元素,或者是在裙擺等支端處進行處理。如此,花樣不僅會讓服裝眼前一亮,而且不會太過夸張。
選取適當材質顏色以及粗細的紗線,用不同的技法表現在服裝中。對于具有淑女感的服裝,應選取更加婉約細膩的處理方式。
4.2.2 性感式連衣裙
此類連衣裙一般更加注重服裝的線條感,用來修飾身材的曲線感,或者用保守與曲線相結合的形式,打造神秘感。因此對于更加重視身體曲線的款式來說,適合采用長片形花紋,配上從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七彩的水鉆,增加其神秘感,使得更加靚麗。而在紋樣上直接用線條的白描,水鉆加上簡約優美的線條,既不突兀也不會顯得太過繁雜。
4.3.1 西式禮服——西裝
男式禮服中大多都是西裝,雖然西裝款式大多形同,但是不同的圖樣直接影響到禮服的風格。男式的禮服不適合太過夸張的表現,也不需要太多的裝飾,配上一段金線白描畫,就已經使服裝具有整體性了。也可以采用手工立體花來代替印花。但是男式禮服,不宜有太跳脫的顏色,否則容易破壞服裝的整體感。
4.3.2 中式禮服——唐裝
作為流傳至今的傳統服裝,雖沒有長袍馬褂等傳統服裝的莊嚴肅穆,但也具有傳統型,并且不乏靈活性。現如今多為祝壽服,結合不同色彩紗線,編織出福壽布匹,在布匹上加以紋樣裝飾,使唐裝更加具有時代氣息。另一方面,同樣能夠搭配輕靈紋樣,削弱福壽布匹的沉重性質,使服裝更加年輕化。
唐裝作為國際上的通用男式禮服,說明中國的傳統正裝已經得到了認可。唐裝不同于西裝正裝的大多數色彩暗沉,唐裝的顏色上更加艷麗多彩,可塑性也更加高。可以搭配毛巾繡,將百子圖的景象局部在服裝上進行展示,毛巾繡的立體會增強服裝的層次感,而百子圖正是對應了唐裝在現代的大多數受眾,有著年齡普遍偏大的現象,因此百子圖對于唐裝來說更加相得益彰。
4.3.3 中西結合——中山裝
中山裝流傳至今已近百年,這百年來潮流瞬息萬變,但是經典一直流傳下來。中山裝是西式禮服西裝與中式禮服唐裝的結合體,作為國服保存至今,一直留存著濃厚的政治色彩與文化色彩。既有中國的文化傳統,又含有西方的文化引進,結合中式刺繡,在黑色服裝上繡上金銀龍鳳,將中西方文化融合在刺繡中,使服裝一改往日樸素,更加華麗具有交際性,削弱了中山裝的硬朗,也不乏正式性。
4.3.4 女式禮服
相較于男式禮服,女式禮服服裝款式更加多變,服裝的風格也是。由于越繡紋樣色彩比較濃重,因此可以適當采用低飽和度的色彩,在相同的紋樣上,也會打造出獨特的風味,并且不同的表現形式在這上面所傳達出來的風格都是不同的。針對不同風格可以匹配不同的紋樣,根據服裝及個人特質,結合以上紋樣表現手法,可以塑造出具有個人特質的服裝。
將越繡的紋樣以另外的表現形式展現出來,與現代的服飾品結合在一起,展現出越繡紋樣的別樣美感。越繡作為一門小眾的刺繡種類,其紋樣的魅力是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沉淀積累的。將紋樣傳播出來,不僅僅是煥發了越繡的生機與魅力,更是向大眾展示人類兩千多年以來對于自然的推崇與超自然的向往。而越繡紋樣本身就具有獨特的風格,相信其與現代服飾相結合,會產生具有現代吸引力的服飾。
越繡是紹興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重要的一部分,經歷沉淀了兩千多年,是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更多的人來接力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傳統的技藝才能與現代社會新文化相融合,因此取之形態,將越繡紋樣進行創新,用不同的展現形式,將其展現在不同的服飾品之上,使之煥發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