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吳綺晴 張靜婷 張文康 程昊,3***
1(肇慶學院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廣東肇慶 526061)
2(廣西科技大學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廣西糖資源綠色加工重點實驗室,廣西柳州螺螄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柳州 545006)
3(蔗糖產業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廣西南寧 530004)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環保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重視,環保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資源的充分利用十分重要,人們致力于如何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糖濾泥是糖廠在制糖過程中產生的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副產物,產量非常大,每生產1 t 糖就有產生約1 t 糖濾泥,這些糖濾泥在通常被直接用來肥田或者廢棄不用,時間長了會使土壤堿化板結,且糖濾泥中含有多種有機營養成分,易發霉,滋養蚊蟲,散發臭味,既污染空氣,影響周圍的環境衛生,又造成資源的浪費。
為了實現資源的循環充分利用,人們開始研究糖濾泥的綜合利用。因糖濾泥中含有粗蛋白、粗纖維等,有研究者將糖濾泥制成動物飼料;因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及一些微量元素,有研究者將糖濾泥利用功能菌發酵成肥料。但傳統的糖濾泥處理方法是將糖濾泥適當發酵之后直接用作肥料,肥效并不佳,適當發酵的糖濾泥與N、P2O5,K2O 復混而成的復混肥則可增強保肥力,減少土壤養分流失,因此發酵后的糖濾泥中總養分含量越高,肥料制作成本也就越低。
本試驗利用4 種不同常見微生物發酵糖濾泥,對發酵過程中有機質、總氮、磷和鉀的變化進行測定,探究不同微生物對糖濾泥發酵效果的影響,以尋求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糖濾泥發酵微生物。同時,分析糖濾泥經過微生物發酵后的特點和優勢。本研究為糖廠下腳料糖濾泥的綜合利用開辟一條新途徑。
糖濾泥,廣西糖資源綠色加工重點實驗室。
氫氧化鈉、硫酸、重鉻酸鉀、鄰苯二甲酸氫鉀、硫酸亞鐵銨、1,10 菲羅啉、酚酞、甲基紅、亞甲基藍,均為分析純,廣州化學試劑廠。
重鉻酸鉀溶液:用分析天平稱取39.23 g 重鉻酸鉀溶于700 mL 蒸餾水中,加水稀釋至1 L,備用;0.25 mol/L 重鉻酸鉀基準溶液:準確稱取12.2577 g經120 ℃干燥4 h 的基準重鉻酸鉀,先用少量水溶解,然后轉移至1 L 容量瓶中,定容;1,10-菲羅啉-硫酸亞鐵銨混合指示劑:用分析天平稱取0.8 g 1,10-菲羅啉以及0.5 g 硫酸亞鐵銨,溶于50 mL 水中,儲存于棕色瓶;甲基紅-亞甲基藍混合指示液:將50 mL 甲基紅溶液(2 g/L)和50 mL 亞甲基藍溶液(1 g/L)混合;400 g/LNaOH 溶液:稱取40 g NaOH 溶于100 mL 水中;0.25 mol/L 硫酸溶液:用移液管準確移取7.5 mL 硫酸于500 mL 水中,定容至1 L 容量瓶中;0.5 mol/L NaOH 標準滴定溶液:稱取20 gNaOH 用蒸餾水定容至1 L 容量瓶中,然后用鄰苯二甲酸氫鉀溶液標定;鄰苯二甲酸氫鉀溶液:準確稱取4.75 g 鄰苯二甲酸氫鉀置于250 mL錐形瓶中,加100 mL 蒸餾水溶解;酚酞指示劑:稱取0.5 g 酚酞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釋至50 mL。
DHG-9070A 電熱鼓風干燥箱,中儀國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 ICP-OES730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戴安ICS-5000+離子色譜儀,美國Thermo-Fisher 公司;SHZ-D(Ⅲ)型循環水真空泵;HH4 數顯恒溫水浴鍋,常州智博瑞儀器制造有限公司;自動消化儀;水蒸氣蒸餾裝置。
1.4.1 菌種擴大培養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液體培養基和馬鈴薯葡萄糖瓊脂(PDA)液體培養基,分裝后置于高壓蒸汽滅菌鍋中121 ℃滅菌30 min,取出冷卻至室溫,將枯草芽孢桿菌接種于牛肉膏蛋白胨液體培養基中,將黑根霉、米曲霉、酵母菌接種于PDA 液體培養基中于27 ℃恒溫培養箱中培養48 h。
1.4.2 材料處理
取適量糖濾泥于錐形瓶中,在120 ℃高壓蒸汽滅菌鍋中滅菌30 min,取出冷卻至室溫,將1 mL菌液接種于裝有糖濾泥的錐形瓶中,4 種菌種接種完畢后貼上標簽于27 ℃恒溫培養箱中培養。分別將發酵0 h、49 h、120 h、192 h、264 h、336 h 的糖濾泥取出于96 ℃烘箱烘干24 h,用研缽研成粉末密封裝好,貼上標簽。
1.4.3 有機質含量的測定
準確稱取0.04 g~0.06 g 處理好的糖濾泥粉末(精確到0.0001 g)放入250 mL 錐形瓶中,準確加入15 mL 重鉻酸鉀溶液和15 mL 硫酸,并于錐形瓶口加一個漏斗,放入100 ℃水浴鍋中保溫30 min,取出冷卻后用蒸餾水沖洗錐形瓶內壁,錐形瓶中溶液總體積控制在75 mL~100 mL,加入3 滴1,10-菲羅啉-硫酸亞鐵銨混合指示劑,用硫酸亞鐵標準溶液滴定至樣液由橙色轉為亮綠色,最后變為灰色為滴定終點,同時按以上步驟進行空白試驗。
有機質含量使用下式進行計算:

式中:W2—有機質含量的質量分數,%;
W1—氯離子含量,%;
V3—空白試驗時消耗的硫酸亞鐵標準滴定溶液體積,mL;
V4—測定樣品時消耗的硫酸亞鐵標準滴定溶液體積,mL;
m—測定樣品質量,g;
c2—硫酸亞鐵標準滴定溶液濃度,mol/L;1/12—與1%氯離子相當的有機碳的質量分數;1.724—有機碳與有機質之間的經驗轉換系數。
1.4.4 總氮含量的測定
取0.5 g~0.6 g 處理后的樣品放入消化管中加入硫酸銅硫酸鉀混合催化劑,15 mL 硫酸,置于自動消化儀中消化至澄清透明,取出冷卻后用蒸餾水定容至50 mL 容量瓶中待用。取10 mL 樣液于水蒸氣蒸餾裝置中的反應管中,加10 mL 400 g/LNaOH 溶液,以35 mL 0.25 mol/L H2SO4標準溶液作為吸收液沸騰蒸餾15 min,用pH 試紙測試管口無堿性時停止蒸餾,滴加4 滴甲基紅亞甲基藍混合指示劑,用NaOH 標準滴定溶液滴定,將10 mL 樣液換成10 mL 蒸餾水重復上述試驗以作空白。
總氮含量使用下式計算:

式中:w—總氮含量,%;
C—NaOH 標準滴定溶液濃度,mol/L;
V0—空白試驗時使用的NaOH 標準滴定溶液體積,mL;
V—測定時使用的NaOH 標準滴定溶液體積,mL;
14.01 —氮的摩爾質量,g/mol;
m—樣品的質量,g;
5—稀釋倍數。
1.4.5 磷、鉀、氯的測定
磷與鉀含量的測定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進行測定,氯含量的測定使用ICS-5000+離子色譜儀進行測定。
接種黑根霉、米曲霉、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的糖濾泥在發酵0 h、49 h、120 h、192 h、264 h、336 h 時有機質含量的變化情況如圖1 所示。

圖1 不同微生物發酵過程中有機質含量變化
由圖1 可知,不同微生物發酵糖濾泥過程中有機質含量均逐漸下降,但不同微生物之間有機質含量變化差別不大,在發酵336 h 時有機質含量最高的是米曲霉,為38.14%,其次是酵母菌,最低的是黑根霉,為35.87%。
接種黑根霉、米曲霉、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的糖濾泥在發酵0 h、49 h、120 h、192 h、264 h、336 h 時總氮含量的變化情況如圖2 所示。

圖2 不同微生物發酵過程中總氮含量變化
由圖2 可知,除黑根霉外,其余菌種在發酵糖濾泥的過程中總氮含量均逐漸下降,而黑根霉由于其具有固氮能力在發酵49 h~120 h 總氮含量有一個上升過程,后因菌種老化固氮能力下降,總氮含量開始下降,在336 h 時總氮含量最高的為黑根霉,為1.88%,其次為酵母菌,總氮含量最低的為米曲霉,為1.39%。
接種黑根霉、米曲霉、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的糖濾泥在發酵0 h、49 h、120 h、192 h、264 h、336 h 時磷含量的變化情況如圖3 所示。

圖3 不同菌種發酵過程中磷含量的變化
由圖3 可知,不同菌種在發酵糖濾泥的前192 h過程中磷含量的變化沒有明顯規律,但除枯草芽孢桿菌外其余菌種在發酵192 h 之后磷含量均逐漸上升,且高于未發酵時糖濾泥中磷含量,在發酵336 h時,磷含量最高的為酵母菌,為2.31%,其次為黑根霉,磷含量最低的為枯草芽孢桿菌,為2.14%。
接種黑根霉、米曲霉、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的糖濾泥在發酵0 h、49 h、120 h、192 h、264 h、336 h 時鉀含量的變化情況如圖4 所示。

圖4 不同菌種發酵過程中鉀含量的變化
由圖4 可知,黑根霉發酵糖濾泥的過程中鉀含量是逐漸升高的,其余菌種發酵糖濾泥過程中鉀含量無明顯變化規律,但都高于未發酵時糖濾泥中鉀含量,在發酵336 h 時,鉀含量最高的是酵母菌,為0.18%,鉀含量最低的是枯草芽孢桿菌,為0.1618%。
本試驗利用黑根霉、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米曲霉4 種菌種發酵糖濾泥,在發酵過程中對糖濾泥中有機質、總氮、磷、鉀含量進行測定,根據GB/T 18877—2020《有機無機復混肥料》規定有機-無機復混肥料中有機質含量應≥20%,總養分(N+P2O5+K2O)≥15%。本試驗中4 種菌種發酵糖濾泥有機質含量均大于20%,發酵336 h 時黑根霉發酵的糖濾泥總養分為4.33%,枯草芽孢桿菌發酵的糖濾泥總養分為3.76%,酵母菌發酵的糖濾泥總養分為3.99%,米曲霉發酵的糖濾泥總養分為3.77%,因此在發酵336 h 時,黑根霉發酵的糖濾泥最適合添加無機肥料制成有機-無機復混肥,其次是酵母菌發酵的糖濾泥。糖濾泥經過微生物發酵后,雖然有機質和總氮含量下降,但磷、鉀含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因此相比未發酵的糖濾泥,發酵后的糖濾泥在用作磷肥、鉀肥時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