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江圓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桂林 541004)
白褲瑤,總人口將近三萬,是瑤族一個特殊存在的支系,因男子身穿及膝白褲而稱“白褲瑤”。白褲瑤人大多聚居于廣西省和貴州省兩地,其中廣西省保存較完整的當屬南丹縣八圩和里湖鄉,貴州省則以荔波縣瑤山鄉為主。即使經歷時代變遷,白褲瑤仍然保存著較為完整的獨特民族文化。其中傳統民族服飾、喪葬文化、節日慶典、粘膏畫、銅鼓舞等依然留存至今,以傳統民族服飾為主,頗具盛名。白褲瑤服飾文化所代表的是本民族的文化、生活以及精神,體現了白褲瑤獨特的精神面貌、文化內涵、人文魅力和歷史意蘊。
白褲瑤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只有通過本族人民世代的口口相傳,其民族文化才得以傳承至今。對其民族文化的研究只有通過實地調研,資料分析以及美學等多門學科知識。筆者實地調研白褲瑤服飾文化,通過對傳承人口述的民族文化以及古往今來諸多有關其民族文獻資料的整理和分析,總結了以下關于白褲瑤服飾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蘊。
相傳遠古時代,瑤族祖先利用樹皮和芭蕉葉來蔽體,很久之后,服飾才偶然誕生,關于服飾產生的傳說眾說紛紜。陸朝金認為,白褲瑤服飾的出現與棉花的產生密不可分。相傳某天人們在為一名稱為“拉桶娃勇”的去世者舉行坎牛送葬儀式,突然,一對姐弟身穿奇裝異服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大家都圍繞著姐弟倆拉扯,直至衣服被扯破姐弟倆才承認自己撿到了棉花種子并告訴人們怎樣種植棉花、紡織紗布、染布制衣的[1]。而瑤族另一個傳說卻有著不同的描述,《謝古婆與格懷》[2]中講述由于謝古婆的出現人們才學會種植棉籽、紡紗織布等技能,為白褲瑤服飾的產生提供必要條件和奠定堅實基礎。這個版本的傳說流行較廣且眾人信服,在謝明學的《中國白褲瑤風情錄》和陶立璠、李耀宗撰寫的《中國少數民族神話傳說選》中都有提及。
白褲瑤作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保留了最為完整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征。服飾中最為明顯且運用最多的圖案[3]當屬雞仔花紋樣,這是起源于白褲瑤祖先對雞的崇拜和感激之情,“雞”圖案意味吉祥祝福,表達美好寓意。除“雞”圖案之外,還有“米”字形圖案,瑤語讀做“巴嘎”,代表水車架子,象征著白褲瑤先民對水的向往和崇拜。瑤王印圖案的產生則是反映了白褲瑤人對遠古祖先的崇拜,相傳瑤族祖先為了保衛家園曾率眾人與土司戰斗,因被奸人設局從而奪走印章,最后不幸犧牲。此后,人們便在服飾上繪制瑤王印以此來懷念瑤王。白褲瑤服飾從圖案構成到色彩搭配不難看出其先民對歷史的記憶、人文的關懷以及自然的崇拜和感激。
相傳白褲瑤族早在宋前時代為了躲避亂世,幾經波折和遷徙,從湖南到云貴,最后定居南丹。因地處偏僻,與世隔絕,這種原始的生產生活方式得以完整延續和保留。白褲瑤人的服飾都是家中婦女經過種棉、紡紗、染布、繡制等三十八道工序歷時一年自制完成,制作形式和工具陳舊簡樸,體現了白褲瑤人獨特古樸的自然韻味。白褲瑤族所處地理環境較為惡劣,氣候較差,常年潮濕,但好在雨水、陽光充足,這些地理社會特性都在其民族服飾的材質、色彩以及功能上有所體現。例如女子服飾上衣由簡單的兩片類似于正方形的黑布組成,這是由于山里晝夜溫差大,白褲瑤服飾必須滿足時冷時熱的需求,即保暖又涼快的功能。白褲瑤的地理生活環境不僅反映出了其服飾的形式特征,也映射出了其民族歷史發展及社會形態的變遷。
幾何紋樣大多屬于幾何形態的抽象圖形或者將幾何形與自然形態相結合而組成的半抽象圖形,主要運用點線面等基本造型元素搭配組合,形成的一種極其抽象、規則平穩的畫面[4]。因其自身所具備的簡易識別性和對具體事物藝術表達的抽象概括性,使其成為傳統文化與民族服飾制作中運用歷史最悠久也是最為廣泛普遍的圖案之一。白褲瑤服飾圖案當中,幾何紋樣主要作為主體和裝飾兩種作用呈現,主體用法包括男子白褲上的直條紋,女子背牌的“米”字紋等,起裝飾作用的包括方形紋、“十”字紋、菱形紋等四周花邊紋樣。
白褲瑤服飾圖案中大部分采用以動物形象為主體的提取方式,運用抽象簡化的表達手法,概括性的進行設計和制作。最常見的包括鳥類圖案、龍圖案、鳳凰形象和各種花卉圖案。將這些圖案簡化處理,經過提煉加工,主要用作裝飾輔助圖案。例如,鳥類圖案是一種動植物紋樣,主要應用在女性背牌上,大多呈對稱形式排列。鳥類圖案也是一種非常抽象與“山”紋樣相呼應的圖形圖案。再比如龍紋樣,龍代表權利和聲望,是美好事物的體現。
自古以來,人們習慣于將生活、民族故事與時代變遷的過程記錄下來,故而有了山川、星宿、河流、花草、樹木等自然形態紋樣,形象生動地描繪出白褲瑤人所居住的環境。以河流為例,女子百褶裙的三條紋樣當中,三條紋樣分別代表白褲瑤先民曾經遷徙所經過的三條河流,經過考證確定其中兩條為黃河、長江,另一條由于資料的不足無從考證。白褲瑤服飾圖案中對星宿紋樣的使用相對較少,主要形象包括星星、月亮等。除上述提到的紋樣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紋樣,例如“公”紋樣和“母”紋樣以及一些形象類似于文字祝福語的紋樣,多表達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等,排列規整有序。
色彩的運用在任何民族服飾的制作上都是不可或缺的,南丹白褲瑤服飾色彩上,女子以黑色和藍色為主,紅、黃、赤相間為輔;男子則選取黑色和白色兩種顏色搭配為主,紅、藍相間為輔。黑白搭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能快速吸引眼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黑白對立使這個世界充滿無邊無際的表現力[5]。白褲瑤服飾用色中,黑白對比面積分布比例相差不大,這樣的色彩分割從美學上來說,過于對稱,不大提倡。但在白褲瑤民族服飾上,因其在服飾其他地方設置相應色彩,所以未曾感到突兀、死板,比如女子胸前圖案出現暖色,腰帶、帽子或綁腿上必然會出現與之呼應的色彩,反之亦然。白褲瑤服飾中處處體現著對比與統一相互關聯相互依存這一哲學,充滿和諧之美,是服飾美學的體現。
點、線、面是自然界和審美形式中最基本也是構成視覺藝術形象必不可少的元素,白褲瑤先民巧妙運用點、線、面搭配將自己的美好愿望、信仰祝福寄情于服飾圖案當中,使本民族服飾成為一本沒有文字的“史書”,生動展現其民族服飾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文化價值。例如白褲瑤服飾圖案中,點圍繞主圖案整齊排列,主要起裝飾作用。線的表達如同男子服飾中“五指褲”,膝蓋位置周圍有五條垂直于地面整齊筆直的粗直線,據當地人描述這是當年瑤王祖先保衛家園所留下的五指血印,體現出白褲瑤人剛毅、堅強的性格。白褲瑤服飾圖案中對于面的表達主要是由點、線、面三種元素根據不同組合不同排列綜合而成的藝術表現。例如女子服飾胸前的瑤王印圖案,一座座城池可看成是點,作為城墻的分割線可看成是線,由點和線組成的整體亦可看成面,點、線、面的結合使用是展現白褲瑤服飾文化特殊魅力的一種方式。
形式美[6]是指一切現實存在中通過各類形式形態所展現出表達美的有規律組合方式的結合。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一種理想、完美的狀態,充斥著人們的視覺感受,美化人們的思想狀態以及現實生活,這些美好事物明里暗里都蘊含著豐富多樣美的元素。這些美的因素通過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在人們的視覺感受中逐步被接收、采用、美化以及整理,形成一套具有共同審美價值的視覺經驗體系[7]。
3.3.1 對稱與均衡
對稱與均衡是現代設計中運用頻繁且構成幾何形態的基本設計要素之一,兩者一般結合使用,無論是視覺上還是心理上都給人和諧統一、均齊美好之感。白褲瑤服飾圖案中,女子服飾胸前紋樣,以“瑤王印”為主體與其他以點、線、面為元素的輔助圖形相結合,構成整個“大印”圖案,整個圖案以中心軸為中心,呈現上下左右完全對稱的紋樣,圖案構成與布局無不體現出均衡對稱之美。
3.3.2 變化與統一
白褲瑤服飾中變化與統一的形式美主要體現在圖案與整體服飾搭配的“和諧”上,統一中尋求不同,不同中找尋共同[8]。“公”“母”紋樣采用外大內小、外寬內窄的構圖方式,形成整體包圍的布局,再有女子百褶裙上的圖案與面料之間的關系變化,整塊裙子的形狀是長方形,蠟染的橫線也是長方形,但圖案與面料整體組合在一起卻給人圓形之感,方中帶圓,圓中帶方,體現白褲瑤人講究“天圓地方”的哲學理念,同時表現出白褲瑤人民剛柔并濟的性格特征。從統一的角度看,縱觀整體服裝的用色搭配,女子胸前大圖案和帽子、腰帶、綁腿上的刺繡圖案無一不呼應協調,整體布局和諧統一。
3.3.3 動態與靜態
動與靜是相對而言的,主要來自于人不同的感受和體會。事物中的變化給人以動感,統一則體現出靜;曲線表達流動感,直線則更傾向于靜態感;用色方面,色彩對比強烈表達動態,對比較小則表達靜態。白褲瑤服飾構成中,動靜結合的整體表達方式顯而易見。從動態的角度分析,構圖中的變化統一、用色中的對比強烈、幾何形的方圓結合等都直觀的表達了服飾中的動態之感。靜態方面,服飾圖案大多采用幾何形狀,其中表達靜感的直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使用居多,凸顯出白褲瑤人民簡樸穩重、成熟剛毅的性格特征以及服飾文化古樸自然的審美形式。
白褲瑤服飾圖案品類繁多、造型多樣,其中最明顯的當屬“雞圖案”,也稱“雞仔花紋”,這是白褲瑤人民對雞的崇拜心理所產生的。此圖案一般只有繪制服飾的婦女才能分清雞頭、雞身和雞腳,這些雞圖案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白褲瑤的一些歷史文化痕跡。據《后漢書·輿服志》中記載,相傳上古時代,祖先們居住于洞穴中,依靠打獵而來的動物皮毛來蔽體,之后人們通過觀察錦雞類的鳥和禽,發現其毛色鮮艷亮麗,于是提取鮮亮的色彩用于絲麻染色,制作成五顏六色的華服。在人類進化和仿生的過程當中,錦雞類很有可能是人類最初模仿的動物之一,明洪武二十年代后,開始依據胸前的圖案紋飾來辨認官職的高低大小,其中二等官職的圖案繪制就是錦雞。
目前,對白褲瑤服飾圖案的研究仍處于不斷探索其服飾紋樣文化意義的階段,對其服飾紋樣美學原理以及審美形式的分析不系統,現代設計和應用也還不夠成熟[9]。白褲瑤服飾紋樣用色古樸自然、和諧原始,搭配統一協調、生動美觀,使用點、線、面等基本造型元素結合對稱與協調、變化與統一、動態與靜態的表現手法,充分展現出當代形式美法則的基本理念以及本族人民的藝術形式和視覺表現方式。白褲瑤服飾文化屬于傳統民族文化藝術,應立即對傳統民族文化進行研究和保護,努力探究現代設計中的民族藝術表現形式,不斷完善理論領域和應用實踐領域,發展傳統民族藝術及其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