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朔
(容城縣人民醫院 河北容城 071700)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經常見到的一種疾病。該疾病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身體中長時間分泌過高的雌性激素、肥胖或者是長時間口服他莫昔芬等藥物,進而讓患者身體中的子宮內膜局部出現過量增生的現象,最明顯的癥狀為陰道流血。如果疾病比較嚴重會出現不孕不育,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直接影響,同時還會為患者的平時生活產生深遠影響。伴隨著醫療技術的創新升級,臨床已經針對子宮內膜息肉的治療制定相應的方案,主要采取宮腔鏡手術治療。雖然這種治療手段能夠實現理想的治療效果,不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創傷,但是這種治療手段容易使疾病復發。所以,當前很多醫療工作人員均在尋找一種能夠實現良好治療效果、術后復發率低的治療手段[1]。鑒于這種情況,本文研究過程中選擇本院于治療的60 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宮腔鏡聯合藥物應用于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治療中進行深入探究。具體研究過程如下。
選擇本院于2020 年8 月至2021 年9 月治療的60 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隨機均等地將這些患者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30 例。經過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詳見表1。該研究得到醫院倫理部門的認同。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對比情況
入選標準:(1)滿足子宮內膜息肉診斷要求者;(2)研究前簽訂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1)患有重大精神疾病者;(2)中途退出研究者;(3)患有肝、腎等重大疾病者;(4)不能積極配合者。
參照組患者在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治療中采用宮腔鏡手術切除,手術后為患者進行抗炎和止血治療。當患者月經5 天后可以實施宮腔鏡手術,手術前3小時軟化患者的宮頸,為患者麻醉后,確定患者膀胱截石位,對患者的陰道與會陰進行消毒。當患者的宮頸擴大到10 號后放入宮腔鏡,將濃度是5%的葡萄糖當作膨宮液,然后使用宮腔鏡,切除子宮內膜息肉。首先充分查看患者子宮中的狀況,依據患者息肉的增生狀況和對生育的要求,明確治療方案,使用環形電極切除息肉,并且不能對子宮的正常組織造成創傷,挑選恰當的切割深度。
實驗組患者在臨床治療中使用宮腔鏡聯合藥物的方法。宮腔鏡的使用方法與參照組相同,在這個前提下聯合藥物治療,讓患者口服黃體酮膠囊,一天口服2 次,一次100 毫克,利用宮腔鏡電切術5 天后,或者是月經來潮前14 天進行治療,14 天為一個療程,一共治療3 個療程。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復發狀況。其中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主要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3 種。治療后,若臨床癥狀消失,月經恢復正常代表顯效;治療后癥狀減輕,月經情況改善表示有效;治療后的癥狀沒有好轉乃至更加嚴重,表示無效。
選用SPSS19.0 軟件對本文研究過程中使用的數據進行統計與處理,t 主要用于檢驗,(%)作為計數資料,如果P值小于0.05,表示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具有可統計的意義。
根據表2 中統計的數據可以看出,兩組治療以前,實驗組與參照組的月經量與子宮內膜厚度無明顯差異,不值得進行統計(P>0.05)。經過治療后,實驗組的月經量為(131.4±64.2)毫升,子宮內膜厚度為(7.3±1.1)毫米;參照組的月經量為(294.6±87.5)毫升,子宮內膜厚度為(9.8±2.4)毫米,經過比較兩組的數值存在明顯差異,值得進行統計(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月經量與子宮內膜厚度對比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后,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6.7%,與參照組的治療有效率73.3%相比存在顯著差異,值得進行統計(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情況[n(%)]
如表4 統計的數據得知,實驗組治療后的異常子宮出血率為10.0%,復發率為3.3%,與參照組的異常子宮出血率(26.7%)、復發率(33.3%)相比明顯較低,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值得進行統計(P<0.05)。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后異常子宮出血及復發對比情況[n(%)]
女性在生育期與圍絕經期前后非常容易患上子宮內膜息肉的疾病,主要是因為子宮內膜間質、腺體等過于增生,導致肉質瘤體突出或內膜在宮腔任一位置都會出現肉質瘤體。根據相關研究得知[2],子宮內膜息肉的形成,主要和長時間慢性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癥、服用他莫昔芬等存在直接關系。手術是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治療中的第一選擇,其中子宮切除術、刮宮術及宮腔鏡下息肉電切術等是經常見到的手術種類。在這些手術類型中,刮宮術是盲刮,在臨床治療中不能徹底刮掉,然而子宮切除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育,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宮腔鏡手術是該疾病當前臨床治療的主要手段[3]。
在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治療中使用宮腔鏡切除術進行治療,不會對內膜造成嚴重損傷,可徹底看清息肉蒂部,能夠從根部將其切除,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所以,在使用手術治療的基礎上聯合藥物治療,能夠降低該疾病的復發率。根據相關研究得知[4],子宮內膜息肉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雌激素水平太高。同時,藥物還可以更好地降低LH、FSH 水平,更好地抑制內源性雌激素的產生。經過控制子宮內膜過于增生,能夠更好地改變臨床癥狀,并且降低該疾病的復發率[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以前,實驗組與參照組患者的月經量與子宮內膜厚度無明顯差異,不值得進行統計(P>0.05)。經過治療后,實驗組的月經量為(131.4±64.2)毫升,子宮內膜厚度為(7.3±1.1)毫米;參照組的月經量為(294.6±87.5)毫升,子宮內膜厚度為(9.8±2.4)毫米。經過比較兩組患者的數值存在明顯差異,值得進行統計(P<0.05)。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6.7%,與參照組的治療有效率(73.3%)相比存在顯著差異,值得進行統計(P<0.05)。實驗組治療后的異常子宮出血率為10.0%,復發率為3.3%,與參照組的異常子宮出血率(26.7%)、復發率(33.3%)相比明顯較低,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值得進行統計(P<0.05)。之所以能夠實現理想的治療效果,主要是因為宮腔鏡聯合藥物治療可以更好地改變患者身體的不適感,加快患者身體康復。宮腔鏡既能夠直接清楚觀察患者宮腔中的息肉數量,提高疾病診斷率,并且還可以充分了解患者息肉位置,更好地彌補診刮治療存在的不足,降低術后復發率。本文研究過程中通過聯合藥物治療,能夠更好地控制患者內膜生長,合理調整患者內膜萎縮,所以可以更好地防治患者子宮內膜出現過于增生的狀況,抑制陰道出血,具有非常高的治療安全性,能夠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因此聯合宮腔鏡手術與藥物治療,能夠實現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在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治療中應用宮腔鏡聯合藥物治療這種方法,實現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月經量,降低子宮內膜息肉厚度,降低該疾病的復發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與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