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改芳,朱 俊,唐 靜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裝備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為加快推進人才強國戰略,深入落實“職教21條”,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是當前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新要求。全國高職教育大會指出“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提升教育質量,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1]。“崗課賽證”是在“課證融通”和“課賽融合”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其主要目標是瞄準復合型人才崗位需求,采用工作任務驅動,結合學生技能競賽,融職業標準和新技術于教學內容,著力探索“崗課賽證”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以崗導學、學以通崗、以學促賽、以賽促學”的教學體系,為學校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發揮重要作用[2]。
圖1為“崗課賽證”融通體系。“崗課賽證”融通體系中,課程為核心,本研究以“數控機床電氣傳動”課程為例,整合課程教學內容,重構課程體系,實施“崗課融通”;將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內容融入教學內容,技能大賽的項目案例融入課程實踐教學,實現以賽促學、以學促賽,從而實施“賽課融通”;“1+X”數控設備維護與維修職業等級證書標準、電氣設備安裝工國家職業標準以及維修電工職業標準等級證書標準作為課程標準的制定依據,讓職業技能相關知識點滲透入課程教學內容中,課程教學環境模擬職業技能考核環境,從而實施“課證融通”[3-4];教學內容的組織上,瞄準崗位需求,針對不同的崗位需求,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實現“以崗導學、學以通崗”,實施“崗課融通”。

圖1 “崗課賽證”融通體系
為了實現“崗課賽證”融通,首先,整合“崗位能力、任務驅動、職業標準”的課程教學內容。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瞄準崗位需求,分析崗位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融入職業標準[5]。其次,重構“崗課賽證”模塊化遞進式的課程體系,圍繞亞龍YL-158GA1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實訓裝置,進行項目化教學,按照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機床電氣安裝子系統、數控車床伺服系統綜合實訓三大模塊展開教學內容,建立基礎訓練—專項訓練—綜合訓練遞進式課程體系;構建“課程平臺、教學資源庫、實訓裝置”課程資源體系;建立“崗課賽證”融通的多維度評價體系,有效達到評價效果。
“數控機床電氣傳動”是智能制造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機床電器控制柜的安裝與調試等機床行業通用能力。課程實施以任務為導向,理實一體化教學。以企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理實一體化、崗課賽證對接”為指導思想,踐行“中國制造2025”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掌握實踐經驗,培養出具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態度,團結合作的精神,適合數控設備安裝、操作、調試及維修工作崗位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課程是崗、課、賽、證融通的核心與載體,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對接職業標準和工作過程,吸收行業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將職業標準和新技術融入教學內容[6],涉及的主要職業標準有“1+X”數控設備維護與維修職業等級證書、電氣設備安裝工國家職業標準等級證書以及維修電工職業標準等級證書。同時,將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大賽資源進行碎片化整理,將比賽中步進電機、伺服電機以及變頻器的安裝與調試融入教學中,并將技能大賽的相關資源加入到網絡課程平臺,可以讓大賽有益于全體學生,不僅局限于比賽學生,從而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
教學內容的組織上,瞄準崗位需求,“數控機床電氣傳動”課程對應的工作崗位是在生產一線從事設備安裝、調試維修等相關工作。針對數控設備操作崗、數控設備安裝崗、數控設備維修崗、數控設備調試崗、數控設備維護崗五個不同的崗位,分析崗位所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包括電氣識圖、機械識圖、電氣系統安裝與調試、整機試運行與調試、設備日常維護以及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總結所需職業能力,包括電氣識圖能力,傳感器選型安裝能力,熟練運用電氣原理圖、元件布置圖、接線圖安裝電氣控制線路的能力,驅動器參數設置能力,電氣電路調試能力以及設備故障診斷能力;最終確定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的安裝、交流電動機及其繼電器控制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數控機床進給步進驅動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數控機床進給交流伺服控制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數控機床主軸變頻調速系統的安裝與調試以及數控車床伺服系統綜合實訓六個學習項目內容。如圖2所示。

圖2 “數控機床電氣傳動”課程教學內容
課程以企業需求和學生學情為基礎,對接職業標準和工作過程,吸收行業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以“理實一體化、崗課賽證對接”為指導思想,圍繞亞龍YL-158GA1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實訓裝置,進行項目化教學。將“數控機床電氣傳動”課程按照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機床電氣安裝子系統、數控車床伺服系統綜合實訓三大模塊展開,以基礎訓練—專項訓練—綜合訓練進行學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課程內容的設置具有系統性、遞進性、適應性[7]。
整個課程圍繞著亞龍YL-158GA1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實訓裝置這一真實載體,采用學中做、做中學、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課程的每一個情境對應數控機床電氣系統每個重要子系統的裝調。課程第一個單元內容為基礎訓練、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認識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實訓裝置及常用低壓器件的認識,并掌握布線標準及用電安全知識;然后分別從交流電動機繼電器控制系統、進給步進驅動系統安裝與調試、交流伺服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及主軸變頻調速系統安裝與調試四個機床電氣安裝子系統進行專項訓練;最后再進行伺服系統的綜合實訓,課程內容設計具有遞進性。亞龍YL-158GA1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實訓裝置為一個典型的電氣傳動系統,課程設計的內容緊緊圍繞數控電氣系統安裝、維修、調試崗位群。“數控機床電氣傳動”模塊化遞進式的課程體系,如圖3所示。

圖3 “數控機床電氣傳動”模塊化遞進式的課程體系
每個學習模塊的任務設置由易到難,將理論內容學習和實踐操作有機結合在一起,遵循認知、安裝、調試的邏輯線,培養學生企業崗位需求所需的職業技能及職業素養。教學每個項目都結合生活實例、數控機床的實際工作案例以及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項目案例展開教學,任務驅動、行動導向,教學的過程采用小組找茬、小組闖關游戲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模擬企業真實環境和技能大賽環境,夯實學生的基本職業技能,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勞動意識。
超星泛雅課程教學平臺,結合智慧職教教學資源庫、實訓考核裝置等,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現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泛雅課程教學平臺,充分利用微課、動畫、工程實際應用視頻、競賽案例項目以及職業技能標準等教學資源對課程所講授內容進行直觀的展示。根據學習情境,將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競賽項目分解為模塊化內容,包括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步進電機驅動系統、伺服電機驅動系統以及主軸變頻器調速系統,每個知識點通過5 min~10 min的微課視頻來講解,從而構建課程的網絡學習資源。
依托超星泛雅課程教學平臺、教學資源庫開展好理論教學的同時,實踐教學對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理論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數控機床電氣傳動”課程以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實訓考核裝置為載體,設置了步進驅動系統、伺服控制系統、主軸變頻器調速系統等實訓操作,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設計的電氣原理圖連接線路,對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點的理解。根據職業崗位需求,學生采用角色扮演,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安裝調試任務,重視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小組討論繪制實驗所需的電氣原理圖,繪制完成后,老師組織學生進行“找茬游戲”。最后,各個小組選代表進行匯報,老師對學生匯報中沒有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并對各組的綜合表現做出評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對電氣原理圖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有了更加透徹的理解,遵循做中學、做中教的理念,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信息化教學手段[8],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充分整合競賽、職業標準等資源,有效合理利用信息化資源展開各個知識點的講解,達到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9],實訓現場模擬企業真實環境,強化學生的職業規范意識,從而構建“課程平臺、教學資源庫、實訓裝置”課程資源體系。
在“數控機床電氣傳動”課程中,采用“教、學、做、評”一體化教學策略,通過整合的信息化資源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高度達成了教學目標。在“教、學、做”一體化實現的基礎上,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采用多維度評價。
為了培養“崗課賽證”融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考核評價體系采用多維度的評價方式。評價主體不再是傳統模式中的教師角色,而是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企業評價以及創新創業導師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價內容科學化,不再單一化,包括課前、課中、課后,由傳統的課堂表現、課后作業轉變為實踐任務、課堂表現、課后探索、技能競賽、職業技能證書的創新性評價。評價方式多樣化,采用平時過程性評價、期末終結性評價以及創新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數控機床電氣傳動”課程考核分配表如表1所示。其中:課程總成績=過程性考核*60%+終結性考核*30%+創新性考核*10%。

表1 “數控機床電氣傳動”考核分配表
每個項目以課前、課中、課后為考核階段,其中過程性考核由授課過程中的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兩部分組成。過程性評價包括課前預習、態度紀律、課堂表現等,總結性評價包括課堂測驗以及小組匯報等;終結性考核為期末考試;創新性考核包括技能競賽案例項目、職業資格相關試題等。創新性評價中參考技能大賽的評分規則,將技能大賽中用到的行業標準、規范滲透入平時的實踐教學活動中,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融入到創新性評價中,從而使得實踐教學活動規范化,彌補了課程評價中教師主觀分比重大的缺點。
以多維度的方式評價學生的綜合表現情況,能更有效地達到評價效果。同時,老師可以根據多維度的考核評價結果進行教學反思,調整教學策略。
職業教育是培養高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就業創業創新的重要基礎。將崗位能力需求、職業標準、技能競賽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內容[10],重構“崗課賽證”模塊化遞進式課程體系,構建“課程平臺、教學資源庫、實訓裝置”課程資源體系,提出“崗課賽證”融通的多維度評價體系,培養出具有工匠精神,適合數控設備安裝、操作、調試及維修工作崗位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崗課賽證”的深度融通,可提升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提高學校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崗課賽證”四位一體綜合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