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
2022年7月22日,日本防衛省發布2022年版《防衛白皮書》。該白皮書闡明了日本對過去一年來周邊安全環境變化的態度,以及日本對各種所謂“安全威脅”做出的回應。其中,充斥著大量涉華錯誤言論,并大肆渲染“中國威脅”,惡意干涉中國內政,釋放出極其危險的信號。
所謂《防衛白皮書》,是日本政府每年發布的政策性文件,主要是闡述日本對周邊安全環境的看法及日本的防衛政策,為“防衛體系”的構建提供指導。二戰后,日本作為戰敗國,被剝奪了作為一個正常國家所應有的戰爭權,國家的防衛幾乎全依附于美國。在美國的扶持下,日本經濟迅速恢復,1954年以“自衛”名義重新組建軍隊,開始蠢蠢欲動。《防衛白皮書》作為日本防衛政策的映射,其變遷之路體現了日本逐步“右轉”的軍事戰略。
為塑造自身被迫擴軍的形象,日本不斷在《防衛白皮書》中渲染他國威脅。在1997年版《防衛白皮書》中,正式寫入“遠東俄軍的發展、南海地區局勢,以及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人為的特種災害等等,都是威脅日本安全的根源”,開始重點渲染俄羅斯和中國威脅。到安倍晉三任首相期間,《防衛白皮書》顯示了日本加快向進攻性轉變的步伐。2014年版《防衛白皮書》,首次加入了變更憲法以解釋“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內容,同時渲染周邊威脅,落實“新武器出口三原則”,顯現出明顯的修憲擴軍意圖。而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中,則第一次出現了“臺海危機”,開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并發布了兒童版的《防衛白皮書》,試圖在中小學生心中培植受害者意識,可謂用心險惡。
新版《防衛白皮書》序言刊載了時任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的署名文章,繼承其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拋出的所謂“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謬論,岸信夫在文章中不僅無端指責“中國在東海南海單方面改變現狀”“中國海警船在東海活動頻繁”“中國出臺《海警法》加劇東海南海緊張局勢”等,而且大談臺灣問題,妄稱臺灣是“日本極其重要的合作伙伴”“臺灣地區局勢的穩定對日本至關重要”,與安倍晉三的謬誤觀點一個鼻孔出氣,涉華內容超過全文的四分之一。
新版《防衛白皮書》在去年“中美競爭”的相關章節的基礎上,還額外加大了對中國軍力發展、武器裝備現代化的橫加指責。不僅如此,還對中國軍力規模、武器裝備性能水平進行了妄議總結,以便為強化自身軍事實力尋找借口。
與此同時,報告還指出,中國軍費開支具體內容“不透明”,持續增加的軍費主要用于擴充核武器和彈道導彈,而且解放軍還利用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實施“智能化”,企圖打造“世界一流的軍隊”。再加上“近年中國在臺灣周邊加大了演訓強度”,兩岸局勢緊張升溫的可能性較大,而日本作為臺灣的重要伙伴,必須要增強所謂“危機意識”。
日本不僅炒作“中國威脅”及臺灣問題,作為一個時刻追隨美國等西方國家立場的亞洲國家,日本在新版《防衛白皮書》中新設的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影響分析章節中明確指出,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屬于通過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同時還強調,俄烏沖突會給印太地區帶來不良影響,嚴重威脅該地區的穩定,聲稱:“如果容忍俄羅斯在烏的特別軍事行動,可能會給世界各國一種錯覺,即允許包括亞洲在內的其他地區單方面改變現狀。日本及其他國家不應容忍這種行為。”政治站隊意味極其明顯。日本如此渲染周邊國家的威脅,只是想尋找合適借口更新防衛政策,讓本國在軍事和外交上成為所謂“正常國家”。
鑒于中國海軍艦艇在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宮古海峽航行已經常態化,新版《防衛白皮書》中公布了正在進行風洞試驗的改進型12式陸基反艦導彈模型。目前,日本現役的12式反艦導彈射程為200千米,而它的這款改進型居然將射程大幅提至1500至2000千米,與“戰斧”巡航導彈處于同一水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名為“反艦導彈”,但改進型12式反艦導彈卻使用了地形匹配等制導技術,完全可用于攻擊地面目標。由此可見,改進型12式反艦導彈可用于對他國國土縱深目標進行打擊,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進攻性武器。未來,這款導彈很可能會優先部署在宮古島、奄美大島等地,以配合美國對中國的圍堵。
針對中國“日益先進的導彈系統”,新版《防衛白皮書》中首次提出“反擊能力”。早在2022年4月,自民黨便在參議院選舉中承諾,將讓日本擁有在對方領土上破壞導彈發射基地等目標的“反擊能力”。為此,日本正加緊以所謂“島嶼防御用高速滑空彈”的名義研制高超聲速導彈。
盡管此前一直推動“修憲”的前首相安倍遇刺身亡,但這并不意味著日本會放棄相關努力。在新版《防衛白皮書》出臺前,日本“修憲”勢力在國會參議院獲得超過2/3多數議席,突破“修憲”動議所需“門檻”,暴露出危險傾向,而民間也有相當比例的人支持“修憲”。在贏得參議院選舉后,岸田文雄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標之一就已鎖定了“修憲”這一重大政治議程。
除“修憲”的小動作外,日本逐年增加的防衛預算,也為其擴充軍事實力提供了有力支撐。如今,在美國庇護下,日本已連續9年增加防衛預算,但日本仍不滿足于此。2022年4月,自民黨安全調查委員會在修改安全性綱領文件的建議草案中公然提出,要在5年內,讓防衛預算完全參照北約成員國標準,達到GDP的2%。須知,2021年日本GDP為4.94萬億美元,防衛預算約為541億美元,占比1.09%,若達到GDP的2%,將會高達988億美元,屆時日本將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軍費開支國。
綜合分析日本近期表現,俄烏沖突爆發后,日本密切配合美國及北約的表態和行動,還曾向沖突一方的烏克蘭提供防彈背心、防寒服等軍用物資,并高調參加北約峰會,積極謀求與北約成員國、“四國機制”成員國開展軍事外交合作。此外,日本還把俄烏沖突與東亞地區掛鉤,試圖借外部力量搞所謂“價值觀聯盟”,打壓、遏制、圍堵中國。這些“小動作”與新版《防衛白皮書》遙相呼應,勢必會引起周邊國家不安。
(摘自《世界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