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祥,林青田,馬鋒,王恩
(西北政法大學 a.軍民融合發展研究院;b.法律碩士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2)
黨的十九大后,為提高大學生國防教育的質量,2019年1月,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以教體藝〔2019〕1號文的形式,下發了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新大綱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將軍事理論課納入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列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明確了軍事理論課是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的必修課程,實行學分制管理,記2學分,課程考核成績納入學籍檔案[1,2]。
軍事理論課一般在學生軍訓后進行,學生面臨的變化主要有:一是場地場所的變化,由操場、訓練場到軍事課堂的教室;二是教學內容的轉換,從軍事素養的養成、軍事技能的習得,轉向軍事理論知識學習;三是授課教師的變化,軍事訓練的教官多來自駐地軍事院校高年級學長,軍事理論的授課教師則多為本校教師或輔導員[3]。為使學生迅速適應上述轉變,激發學生對軍事理論課程的熱情,緒論課顯得十分關鍵。緒論課是軍事理論課程的總綱,也是全書教學內容的縮影。講好緒論課,既是對教師教學功底、教學內容提煉能力的綜合考驗,又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主觀能動性的金鑰匙。如果教學活動能成功激發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好奇心,則會極大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反之,后續課程學習就達不到理想效果。
講解緒論課前,教師需大量閱讀軍事理論相關文獻、專著,對該課程的內容做到融會貫通,結合教學大綱規定的目標、要求,綜合課程的基本特點,優化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中課內、課外時間及教學手段,將此理念貫徹到緒論課教學中,對課教學質量的提高大有裨益[4]。
課程引入從師生互動環節開始,包括學生學情分析及教師自我介紹兩個部分。
在課前完成學情分析,拿到課表及學生花名冊后,利用線上學習通等平臺開展班級問卷調查,掌握學生的學科專業背景,便于對不同背景的學生,實施略有差異的教學策略,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因材施教的要求落實落地[5]。
在筆者已開展的軍事理論教學活動中,教學對象主要來自以下三類專業的大一學生:公共安全學科、法學學科、哲社學科。不同專業學生的共性在于:同步開設馬工程相關的思政課,學生基本具備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現實問題的初步意識。
鑒于緒論課知識面廣,內容之間的關系復雜,故結合課程知識框架對教學環節進行合理設計,設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是促進教學目標達成的有益實踐。緒論課的目的之一是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該課程,按照教學活動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環節特點,通過學習平臺收集學生對軍事理論的基本認知,選取部分學生的觀點、問題進行引導式解讀,答疑解惑,從而間接對學生的學習期待進行初步回應,同時也歸納出不同專業背景學生對軍事理論課的個性化教學需求[6]。專業背景不同帶來的個性化特點體現在:公共安全學科的學生理工背景深厚,具有國家安全方面的知識儲備,喜愛軍事技術,特別是對信息化裝備有濃厚興趣,對軍事思想及其方法論則感覺一般;法學學科的學生,文理科生兼具,喜愛理性思維,具有較為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對國防及軍事法律、行政法規情有獨鐘;而哲社學科的學生,普遍思維較為活躍,有較好的國家及國防歷史知識積累,喜歡馬克思主義軍事方法論及毛澤東軍事思想。
掌握不同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可以在軍事理論緒論課中,找到不同專業學生的興趣點,從而使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中有的放矢。
調動學生對軍事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自我介紹則是重要一環。
教師自我介紹力求簡潔明快,以筆者的課堂為例,重點以教師本人的軍事從業背景入手,從教師步入軍校開始,創設共情教學環境,將軍事教學科研活動,融入部隊任職、國防科研試驗、軍事演習活動之中,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現代戰爭及軍事裝備發展問題,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達到既介紹了教師,快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軍事理論興趣的目的。建立學生的信任感,使學生確信自己的老師是專業的,軍事理論學習不是枯燥無味的,是有理論聯系實際的生動內容的,從而愛上老師所教授的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好軍事理論課的基礎和前提。
軍事理論課程承接的是軍事訓練后續的理論教學。該過渡環節從創設互動問題開始:首先,提問:大學的軍事訓練科目有哪些?經過學生在課堂上現場梳理,羅列出單個軍人隊列動作、一日生活制度養成、集體科目,軍歌大合唱、軍體拳、閱兵分列式等內容。其次,提問:與中學軍事訓練科目設置有什么不同?請學生回憶。學生的答案是二者內容大體相同。最后,提問:為什么相似的科目還要不斷地重復?這一問題在學生中迅速形成頭腦風暴活動。軍訓是一次次精彩的重復,收獲也許會有所不同。這些不同用學生自己的語言總結出來,大意如下:小學生軍訓,收獲的是紀律意識和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中學生軍訓,收獲的是吃苦耐勞優秀品質、集體榮譽感及班級團隊意識;而大學生軍訓,則要站在立德樹人的角度來看,新時代的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大學生軍訓有別于中學生,承載了國防教育價值引領的功能,家國情懷、愛國主義貫穿其中是其應有之義。在操場進行的軍事訓練解決的是軍事技能養成問題,在教室開展的課堂教學,則是對該環節的延伸,使軍事理論及其課程內容躍然紙上,活靈活現地帶進了我們的課堂。
打開課件,在學生眼前呈現出課程知識導圖與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按照新大綱編寫的課本內容順序一般是:中國國防、國家安全、軍事思想、現代戰爭、信息化裝備。
經過多年教學實踐,概要地將教育部、國防動員部規定的軍事理論教學大綱內容進行解析。需要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理解教學大綱規定的五個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這是抓住學生注意力的關鍵環節,是吸引學生的重要抓手,也是軍事理論緒論課教學的難點,考驗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總體把握能力。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按照大綱知識內容蘊含的邏輯線索,總結出突破該難點的方法如下,供從事軍事理論教學的同行們商榷。
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概念?!皣野踩卑▏涟踩?、軍事安全等諸多方面;“中國國防”是構建我國國家安全的基礎;國防和軍隊建設應遵循“軍事思想”所揭示的基本規律;軍事思想指導實踐的生動內容則是“現代戰爭”,現代戰爭在從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型中,催生了全新的作戰樣式和戰爭規律,我軍新軍事變革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指引下,按照“能打仗、打勝仗”的標準,推進著改革強軍的偉大事業;要打贏新形勢下的現代戰爭,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信息化裝備”建設則是關鍵的環節。
筆者在多年的軍事理論緒論課教學實踐中,如此進行課程內容介紹,效果比較理想,能夠緊緊抓住學生的興趣和關注點,對軍事理論課后續的教學工作是有益的。
明確課程教學目標,使學生感受到軍事理論離我們的工作、生活并不遙遠,知道“為什么學”,清楚軍事理論課的學習目標。
軍事理論課教學設計需圍繞層次分明、主題確定的教學目標有序展開,本課程共有五個單元,對各單元學習內容適度聚焦后再進行深度認知加工。教學實踐中,要明晰教與學的目標,確立良好的學生認知加工及知識建構過程,從而順利地引導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要體現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和軍事發展的需要,是課程整體教學設計、具體教學方法或教學實踐的根本遵循,依據教育部新時代大學生課程思政的規劃要求,每門課在教學中應自覺守好自己的“責任田”,軍事理論課要達到更深層次的能力和情感目標要求,體現課程的正確價值導向。
結合軍事理論課程思政建設的實際,按照教書育人要求及“三全育人”的宏觀規劃,結合軍事理論課程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從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軍事理論課程教學基本目標。
1.知識層面的目標,包括國防基本理論、國家安全基本概念、戰爭特點規律及指導原則等基礎知識,著重于國防及軍事領域基本概念及其內涵、外延,強調軍事知識的淵源、發展趨勢,通過對知識的理解,建立軍事理論的基本知識體系。
2.技能層面的目標,強調發掘軍事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明晰軍事技能的習得規律,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分析能力。將軍事理論聯系實際環節和改革強軍事業相結合,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改革強軍展示出來的軍隊組織結構調整、指揮體制變化、戰斗力生成模式等具體舉措是軍事基礎知識與理論的技能運用。深刻理解新時代國家大力引導大學生參軍入伍的重大舉措,也是人才強軍、軍隊信息化能力提升的改革強軍生動實踐活動。
3.情感價值觀層面的目標,在軍事知識、技能目標基礎上,挖掘蘊含的國防價值觀。增強大學生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和憂患危機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綜合國防素質,是軍事理論教學的內在價值追求。情感價值觀目標的實現,需遵循習近平強軍思想和課程思政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軍目標基本要求及為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建設國防后備力量服務的價值實現。結合我校實際,將教學重點放在國防意識與國家安全素養的培育與提升上。
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現三維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在軍事理論知識精講的基礎上,拓展教學方法,開展軍事技能、國防情感價值觀的教學能力,從而達到學生能力與認知目標的實現[4]。
教育部規定的新大綱將軍事理論教學內容分為必講部分和選講部分,充分考慮不同類型、不同特色高校的現實情況,具有可操作性。結合我校文、哲、法學的實際情況,在確保完成必講部分內容的基礎上靈活選擇選講部分內容,教學內容課時分配為:中國國防8學時、國家安全6學時、軍事思想6學時、現代戰爭6學時、信息化裝備4學時。
考慮到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內容的銜接及考試的協調,確定軍事理論課平時成績占30%,由作業、考勤、課堂互動構成;筆試占70%,以期末閉卷考試形式進行。
軍事理論課在緒論部分教學時,告知學生各章節教學重點及學時分配,與學生交代清楚課程評價及考核辦法,既回應了學生的關切,又實現了學習過程的有效控制。
軍事理論課教學是新時代大學生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緒論課教學能推動教學活動高質量展開。緒論課教學目的:一是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該課程,了解課程的學習內容及要求,深刻理解學習該課程的目的與意義,掌握學習的基本方法;二是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要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三是激發學生學好該課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能較好地發揮出單刀直入的國防價值引領作用[6]。緒論課在軍事理論課程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上好緒論課至關重要,教學設計及良好課堂組織,是整門課程好的開端,也是教學活動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