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作為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體現政府對民生的關注。清潔能源供暖對于改善生態環境,提升生活質量,推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具有重要意義。“十三五”以來我省清潔供暖工作快速推進,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截至2019 年底,河北省總采暖建筑面積約為27.75 億m2,其中清潔采暖面積23.16 億m2,清潔取暖率為83.72%。超低排放熱電聯產、超低排放燃煤鍋爐房、天然氣、電供暖、可再生能源和工業余熱供暖面積,在清潔供暖面積中占比分別為32.86%、13.69%、35.62%、9.80%、3.28%和2.25%。我省13 個市(含定州市、辛集市)和155 個縣(市、區)全部實現城市集中供暖或清潔能源供暖,農村和小城鎮“雙代”工作也取得了較大進展。
梳理我省清潔能源供暖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4 個方面。一是缺少科學系統供暖規劃,各地在工作中存在各自為政現象,造成低效率和資源浪費。二是企業資金緊張融資難,政府承諾的政策補貼資金存在到位不及時現象,影響清潔能源替代進度,制約行業的健康發展。三是可再生能源比例低,清潔供暖能源結構欠優化。大量秸稈資源未能利用,地熱、光伏、風能發電供暖比例相對較低。四是農村建筑單位面積供暖負荷大,清潔能源供暖成本高,一旦取消財政補貼,極易發生“返煤”現象。
針對推進清潔能源供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民盟河北省委建議:
一是在所有電力供應充足區域,鼓勵采用電力驅動供暖,主推各種能源的熱泵產品。二是鼓勵采用基于清潔能源的分布式供暖方式,糾正片面追求集中供暖率的政策導向。三是鼓勵采用棄風電和棄光電供暖,由風電、光電企業與電能供暖經營企業協商定價。四是鼓勵民間資本跨地區、跨行業、多渠道、多形式參與清潔能源供暖的建設與運營,促進清潔能源供暖產業資本聚集。
綜合考慮我省實際,制定科學系統和安全合理的清潔能源供暖規劃。一是盡快建立適于不同區域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按照“一縣一政策”“一村幾品牌”的原則進行清潔能源采暖改造,防止“一刀切”。三是各地做好應急供暖預案。為應對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制定有效的“應急供暖方案”,保障供暖能源安全。
清潔能源替代時間緊任務重,需要資金保證。一是嚴格按照清潔取暖工程合同,及時直接撥付工程款,改變縣鄉村三級審批付款方式。二是按照扶持補助政策,對清潔取暖項目應補盡補,及時兌現,對農村貧困家庭適當延長補貼年限。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拓寬清潔取暖項目融資渠道。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清潔取暖項目,設立清潔取暖投資基金,鼓勵金融機構以企業股權形式或中標項目進行抵押融資貸款。
在堅持“企業為主,政府推動”的原則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智囊和橋梁作用。一是委托行業協會開展全省清潔能源采暖調查研究,制定相關發展規劃。二在取暖方式、取暖產品的選擇方面,由行業協會組織專家進行科學論證,推薦優質方案產品。三是依托行業協會牽頭進行標準規范制定、技術培訓和跟蹤評價。
采用系統思維,從“需求側”著手,通過建筑節能改造和低能耗住宅建設,大幅度降低建筑取暖負荷。同時緊密結合“供給側”清潔能源取暖替代,兩者協同推進,解決清潔能源替代中“成本過高”的“卡脖子”問題,既減少冬季采暖費用,又降低夏季空調負荷,還能提高舒適度和居民幸福感。對于助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