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玉
作為一名在唐縣政協工作了11年的老兵,我于2021 年7 月很榮幸地成為了第十屆縣政協委員,在這11 年間,通過學習實踐,工作本領日益彰顯。
自2011 年8 月到政協工作以來,我就認真學習人民政協的歷史、規章制度、政協理論等專業理論書籍,訂閱《人民政協報》《鄉音》《文史精華》《秘書工作》等報刊。通過學習,增強了我的工作本領。
2018 年3 月,我按照縣委、縣政協黨組安排,到唐縣雹水鄉風山莊村擔任第一書記、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到任伊始我就將學習放在工作第一位,學習精準扶貧政策,學習鄉村兩級執政經驗,很快我在縣政協領導支持下制定出精準扶貧工作要點,將挖掘整理當地的風俗文化納入了工作日程,在日常工作之余我和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戶,召開座談會,經過了半年多艱苦奮斗,《風山莊旅游文化名錄》得以刊印,作為唐縣古八景之一的“風山鐘鳴”的歷史文化得以重現天日,受到了縣鄉村三級領導及人民群眾的贊譽。在駐村3 年多的工作中,我邀請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北京市朝陽區在縣掛職領導、市縣政協委員來村開展了10 余次公益活動,捐贈款物合計11 余萬元。
工作本領的提高,更體現在文字工作方面。自2021 年2 月至今年1 月,縣政協召開了九屆五次會議、十屆一次會議、十屆二次會議3 次全會,縣政協主要領導和住唐縣的市政協委員還參加了十三屆五次會議、十四屆一次會議、十四屆二次會議3 次市政協全會,尤其是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參加市政協全會期間還需要全員在酒店封控。作為政協的工作人員,我有幸全部參與,并承擔了重要的文字事務服務工作。在這期間,我被提拔為社會法制民族宗教和提案委主任,被推薦為市優秀共產黨員,這一年過得緊張充實且很有意義。
通過學習和工作實踐,我更加發揮文字工作優勢。自2012 年起,我在國家、省、市、縣媒體發表各類通訊、長篇報道30 余篇。我在《人民政協報》刊發的《河北省保定市政協全會聚焦“美麗鄉村”建設,突出鄉土氣,善做生態魂》一文,提供了唐縣政協推動縣域電商產業發展的素材;我在《河北日報》刊發的圖片新聞《唐縣政協視察食品藥品安全》,在《燕趙都市報》刊發的《44 萬善款6000 名高中生受益》等3 篇報道,在省政協《鄉音》雜志刊發的《制度創新激活了委員主體意識》、周潔、楊慶亞、閆金彪、李惠榮等優秀委員事跡,及長篇報道《牢記使命、凝心聚力,發揮優勢、同頻共振,為推動建設保定市西部區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奮斗——記唐縣政協履行職能取得新進展》等15篇報道;在《保定日報》刊發的《唐縣政協圍繞服務踐行群眾路線》《唐縣政協編印唐縣現代人物錄一書》等11 篇報道,在《保定晚報》刊發的長篇通訊《致富不忘家鄉的農民企業家王新哲》等,共有4萬余字,系統記錄了政協唐縣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委員會的奮斗歷程和工作成果。尤其是2018 年3 月由鄉音雜志社編輯,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政協記憶——紀念〈鄉音〉創刊三十周年》一書,刊登了由我撰寫的《制度創新激活了委員主體意識》《榮譽背后的二三事》《市政協換屆,我完成了一份大會發言》3 篇文章,在2019 年12 月由保定市政協編纂慶祝政協保定市委員會成立70 周年《歷程》一書,刊登了由我撰寫的《政協工作八年有感》一文,在我的政協工作生涯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同時,自2012 年7 月起,我還擔任《唐縣現代人物錄》編輯,獨立負責河北省的線索資料征集、編輯、校對工作,占全書人物總量三分之一,激發了唐縣籍在外優秀人才建設家鄉、奉獻社會的熱情。按照縣政協主席會議安排,我編印了《政協唐縣委員會調研與建議匯編》,系統總結了自2012 年以來55 份調研視察報告,起到了資政建言、培訓委員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