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龐連紅
與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不同,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水平的技能人才,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能力,著重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強調職業背景和就業方向。在汽車專業教學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帶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變,能夠更好地落實理實一體化教學工作。本文從教學的主體、載體和客體三個方面,淺談“互聯網+”形勢下汽車專業教學的要求。
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高,學生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指導。在“互聯網+”的信息時代,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無一不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作為專業教師,應在夯實教學基本功的基礎上,不斷提升信息素養。
(1)強化信息資源獲取能力。作為專業教師,應該能夠從紛繁復雜、數量龐大、快速變化的信息網里精確檢索、鑒別、篩選汽車技術發展前沿信息,將這些信息資源結合汽車專業課程進行整合,或充實課程內容,或借鑒框架體系,或延展創新創意。
(2)強化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使用獲取信息的基本工具外,在工作實踐中還應學習和掌握諸如AUTOCAD、SolidWorks等汽車專業軟件,以及C語言、數據庫、智能算法等編程軟件,這樣才能為課堂教學、實操訓練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3)強化信息課堂設計能力。教師的信息素養,只有最終體現在課堂的設計實施上,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汽車專業教師要從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走出來,要主動搭建、利用信息平臺,構建目標分解、問題牽引、過程遞進、全程互動、反饋即時的信息化課堂,同時以慕課、微課等新型教學方式和手段為輔助,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課程教學是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主渠道,也是教師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橋梁。
(1)課程內容上要突出“實”。汽車專業教學更多是圍繞汽車相關實際問題展開,因此課程內容必須緊緊圍繞當前汽車產業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真實性、情境性問題,讓學生基于自身經驗對情境問題的辨別、認識、解釋并提出解決策略等為主要途徑來獲得知識,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因此作為汽車專業教師,必須緊盯汽車產業前沿發展,實時深入汽車企業生產、檢修一線進行考察,借助“互聯網+技術”下的大數據和網絡資源,對理實一體化教學課程的工作任務進行優化設計,吸納最核心信息,運用最優化結構,采取翻轉課堂、微課堂、慕課等新穎形式,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變為主動的探索者。
(2)課程形式上要突出“活”。信息時代成長起來的學生,往往對單純的知識傳授、理論灌輸缺乏興趣,因此汽車專業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性格特點,在案例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觀摩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大膽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虛擬化情境,為學生構建一個全新的教學環境,通過對實車的構造進行仿真,讓學生在虛擬操作中練習汽車部件的拆解、故障的排除維修等技能。同時在學生們實際動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托大數據平臺對學生們的實訓情況進行跟蹤、觀察、巡視和綜合分析,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指導性意見。這種方式營造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將大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最終實現知識與情境、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3)課程手段上要突出“新”。除了傳統的多媒體、視頻教學外,“互聯網+信息新技術”的發展為我們的教學手段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云”網絡和移動終端可將汽車企業現場接入理論教學課堂,網絡“直播”則可以讓汽車生產流程、故障維修等環節即時、立體地呈現在課堂上,諸如此類的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足不出戶就能直面工作場景,使教學效果將大大增強。
學生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是客體,但在學習中卻是主體。信息焦慮又稱“知識焦慮綜合征”。信息時代,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信息焦慮癥狀,這一狀況嚴重影響了學習,汽車專業教師要具有培養人才的責任意識、關注關照學生的學習過程。
(1)關照學生因信息超載產生的焦慮。互聯網時代信息大爆炸,加之互聯網的低門檻化,使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汽車專業信息和其他信息,這必然導致學生們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過大,產生信息超載,從而導致對課堂知識、本專業知識淺層地吸收或者根本無法吸收,進而產生潛意識的心理恐慌。因此無論是汽車專業還是其他專業教師,都應把握當前學生心理,在鼓勵學生養成自律習慣、屏蔽無用信息的基礎上,努力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增強教學的生動性與吸引力,同時善于利用“觀眾效應”“團隊效應”等心理學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專注力,努力引導學生做到深度學習、系統化學習,夯實知識和能力基礎。
(2)關照學生因信息不足導致的焦慮。互聯網上關于汽車行業迅猛發展的新聞、資訊及技術分析等信息不少,但是關于汽車專業學生如何緊跟形勢發展、作出職業素質儲備的指導性信息較少,個性化、量身定制的知識服務也較為缺乏,這種缺乏使得學生對于信息的焦慮愈發明顯,從而將注意力投向那些簡單化、淺表化的信息,因此汽車專任教師應借助互聯網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同時通過虛擬學習社區、在線社區,和每個學生進行更全面、更密切的互動和交流,深入了解學生需求,借助大數據等技術,實時掌握學生的認知特征,準確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即時評估學生的潛能和最優學習方式,進而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推送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互聯網+”技術正逐步改變著汽車專業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使教育資源更加豐富,教學活動更加多樣化,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撐下,教師和學生將跨越空間限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提升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