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樂堂
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是提升勞動者素質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資源強省轉型的戰略部署。如何將河南人口大省轉為人力資源大省和教育大省?這就需要河南職業教育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構建人才培養路徑,培養一批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實現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目標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
目前,河南省經濟正從高速度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建設一支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隊伍,是全面實現河南轉型發展、重振科技創新實力的發展趨勢和必然要求。2021年6月,教育部與河南省政府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推進技能社會建設的意見》提出,河南作為全國重要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推進技能社會建設,加快培養數以千萬計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是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的歷史選擇,是開創高質量發展嶄新局面、實現中原更加出彩的必由之路。
職業教育肩負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大使命。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是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迫切需要,是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謀篇布局的迫切需要,是促進城鄉居民就業增收、實現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
2021年12月,河南省印發《河南省教育系統落實“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任務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十四五期間,全省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開展??茖哟温殬I教育的本科院校、職業院校要普遍成立職業技能評價機構,面向本校學生和社會勞動者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取證工作,到2025年,完成450萬人次以上職業技能培訓,330萬人以上取得相應證書。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培養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在河南省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需要職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有機融合,培養大批結構合理高素質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隊伍,為實現“兩個確?!薄笆髴鹇浴焙透哔|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充分發揮在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中主力軍主陣地作用。
鄉村管理、技術等人才是推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主力軍。職業教育是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能技術應用型人才,而職業院校的學生70%以上來自鄉鎮和農村。高職院校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工程,參與鄉村技能人才培養,是提高鄉村振興人才的有效途徑。因此,職業院校通過對在校學生的技能技術傳授,培育一批愛農村愿留農村的“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和鄉村工匠”,為鄉村發展提供新動能。
高職院校承擔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責任,在圍繞河南新興產業及人才緊缺領域中,建立符合河南產業鏈、創新鏈發展的人才鏈培養目標,擴大新興產業和社會緊缺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模,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升級改造、技術服務和聯合技術攻關。同時,高職院校還肩負培養具有區域經濟、文化特征的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任務,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推動河南技術、河南文化走出國門。
職業教育是培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場所,是解決就業和民生關系的重要途徑和最直接手段。高等職業院校要以“立德樹人”為統領,持續深化“三全育人”“三教改革”“校企合作”等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和培訓水平;要認真落實“雙高計劃”,建設一批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群;要加快創建“提質培優”,推進一批高質量高等職業本科學校和專業建設,培養一批投身于“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的勞動者大軍。
高職院校應積極參加和舉辦專業水平較高的職業技能競賽,通過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提升學生技術技能操作水平。同時,將職業技能標準融入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將競賽成績作為取證的參考條件,向競賽成績符合條件的師生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充分發揮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提升的教育目的。在“人人執證、技能河南”建設中,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優質資源和樣板基地,構建職業院校和企業參與的職業技能展示和提升的競賽體系,搭建世界、國家和省級職業技術大賽平臺,通過大賽檢驗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質量與水平,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學生通過技能競賽走向技能成才。
《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提出:要堅持“五育并舉”,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高職院校需重視勞動教育與技能培養的關系,開展以校內實習和校外實訓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勞動中體驗快樂和增長才干,實現理論與實踐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的實踐育人目標。同時,還要構建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工匠精神,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和踐行者,營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學習技能的濃厚氛圍。
“職教20條”提出職業教育要“建成覆蓋大部分行業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職業教育標準體系”,“雙高計劃”指出到2035年要有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職院校要立足特色,繼續深入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提升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就業鏈的匹配度、融合度;與企業開展訂單式、學徒制、項目制、1+X證書、產業學院等不同形式合作,為學生開辟順暢的就業渠道和廣闊的發展平臺;要加強職業教育的企業合作和國際交流,注重行業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的學習應用,實現教學科研、平臺團隊、創新創業、校企合作等辦學興校核心要素的共融共促,提高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質量。
高職院校要緊盯河南省高質量發展主攻方向,結合本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實習實訓條件、教師隊伍等情況,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鼓勵學生在完成本專業技能學習目標的同時,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等各類職業技能證書,掌握一技、多技之長,提升職業能力。同時,還要依托職業教育資源優勢,圍繞“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發展戰略,聚焦大數據、軟件開發、智能制造、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生態環保、文化旅游、家政服務、醫療健康等重點領域,廣泛開展面向社會的各種職業培訓項目,全力推進職業技能、1+X證書、就業能力、省骨干教師、雙師型骨干教師等培訓,為先進制造業、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提供專業結構和技術等級合理的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