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焱
(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茶是我國的國飲,歷來人們對于茶藝都比較重視和關注,在高職的課程體系中,茶藝課程也是其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要高度重視高職學生的茶藝技能培養,進一步加大教育教學和改革的力度,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得到質的提升,進而為我國茶藝人才的豐富和強化提供必要的支持。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在當前的高職學生茶藝技能培養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對此,應該探究問題的根源,然后提出和落實行之有效的對策,進而更有效的培養茶藝表演、服務、管理技能等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更強的專職技術人員,為茶和顧客搭起一座溫馨而有品味的綠色之橋。
當前,從整體情況來看,茶文化和茶藝市場逐步升溫,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推進了高職院校對于茶藝專業的關注和重視,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進一步開設了相對應的茶藝專業、茶藝課程和茶藝師等相關方面的教育教學和培訓項目,在具體的教學和培訓過程中著重關注茶藝人才的有效培養,而這也成為全新的研究課題,對其進行持續的研究和探討。然而從整體情況來看,在當前的高職學生茶藝技能培養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在實際的培訓過程中,往往存在著理論性內容過多等相關問題,在實際的教學和培訓過程中往往更加關注理論的灌輸,在具體的應用和實際的操作方面往往不夠充足,缺乏應有的教學比例,由此導致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整體的綜合素質往往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具備應有的崗位勝任能力和專業技能。除此之外,在人才穩定性以及全面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針對茶藝和茶文化來說,具備著十分豐富的內涵,其中涉及很多方面的傳統文化知識和專業內容,要具備理論素養和綜合素質等內容,同時在形象談吐、技術要點掌握等相關方面也要著重加強,但因為學生缺乏應有的全面性和系統性的優勢和效能,進而導致學生的差異技能不能從根本上有效提升,這些情況對于高職學生茶藝技能的培養也會造成很大的挑戰,同時對于整體行業的服務質量和發展水平也會造成一定的限制。
為了充分確保高職學生茶藝技能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在對其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首先要充分明確和優化相對應的教學理念,滿足新型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應有的培養效果。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高職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以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基本目標,進而體現出應有的教學理念優化效果,讓學生找到學習樂趣,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其認知、創造、探索的欲望得以激發和調動,進而讓學生更感興趣,對于茶藝文化有更大的學習熱情和探究的欲望,以此充分掌握茶藝和茶文化的精髓,進而呈現出應有的學習效果和技能提升的效能。
例如,在高職院校的烏龍課表演教學過程中,在具體教學環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能只是讓學生被動的模仿教師的動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有針對性的結合烏龍茶沖泡的基本流程,進一步挖掘當前可用的資源,更有針對性的設計茶席,針對表演形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和完善,并且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積極有效的上臺匯報和表演。在具體的匯報表演過程中有效融入歌、樂器、舞蹈以及繪畫等相關內容,進一步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潛能和價值得到充分的挖掘和體現。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是簡單的模仿動作,在流程、技能創新等方面進一步增強,體現出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探究精神,這樣才能更充分的掌握茶藝文化的相關內容,更深刻的領會茶藝文化的藝術特征和深刻內涵。
在高職學生茶藝技能培養過程中,要進一步有效烘托出優化完善的教學環境,在校內和校外的教學環境方面都要有效營造,對于相應的布局、空間等要有嚴格的要求,這樣才能體現出更加良好的茶藝技能培養效果。在校內的課堂環境創設過程中,要有效設立相對應的茶藝實訓教室,對于茶室的布局,墻壁的對聯、繪畫以及燈光的選擇等方面,都要有科學合理的設計,營造出相對應的情境,在清靜、雅致的環境中開展相對應的茶藝課程教學,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學生的融入興趣。在課程開始之前,可以安排和設計學生演奏古箏或者小提琴,在茶桌上可以放置課程需要的茶具等,進行針對性的茶藝布置,這樣可以有效地通過茶藝情境的營造,讓學生有“職業人”的習慣。同時,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體會到職業人應該具備的職業技能。在校內無法掌握或者實踐的技能,可以在校外進行相對應的實踐,學校相關方面可以為學生聯系相對應的實踐單位和企業等,在學校領導的許可之下,把課堂放到茶館或者茶園之中,以此體現出課堂外的教學環境和實踐場所。
例如,在清明節前后可以開展相對應的課外綠茶采摘,或者相關茶葉制作教學活動等等,引導學生到周圍茶園之中充分的感受到茶葉的整體采摘、制作、加工等一系列相關環節。在紫砂壺的教學過程中,可更有效的利用課外的教學資源在欣賞紫砂壺的過程中,到相關的企業或者制度單位去進行欣賞,學習和領會相應的過程,在紫砂壺的開壺、鑒別以及養壺等等相關方面進一步把握相關技術要點,這樣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在茶藝技能方面得到質的提升,同時也能夠進一步融合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通過情境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更加真切生動而且寬松的教學環境中,進一步提升自我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
為了確保學生的學習生活進一步豐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校內開展多種類型的茶藝活動,讓學生有充分展示自身的茶藝技能的平臺和機會,在具體的活動組織和開展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有效引導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專業技能,可以有效通過自身的富有青春活力的表演形式展現茶藝的博大精深和豐富的內涵,讓學生有更加良好的平臺和機會,對于自我的茶藝技能和多才多藝進行充分的展示。
例如,茶藝班學生可以有針對性的召開和舉辦“無我茶會”以及“校園奉茶日”,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組織自我表演,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其職業技能,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組織協調能力。校園奉茶日舉辦時間通常情況下是在冬季,讓學生進一步充分展示茶葉、茶席,進行茶藝表演,為師生發放小冊子,對于茶文化的相關知識進行宣傳和推廣,讓更多學生融入進來,這樣能夠充分體現出應有的教學效果和技能培養成效。
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過程中,要著重做好課程體系建設工作,要進一步有效構建與學生的職業資格相適應相融合的課程體系,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共同開發相對應的具備時效性的課程體系,充分結合茶藝師的崗位要求和技術特點,參考職業資格標準,對于課程體系和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進而充分體現出更加顯著的課程實效性和改革的針對性。例如,在課程體系中要融合“教、學、做”等相關內容使其成為一體,這樣才能進一步有效強化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可以嘗試以茶藝館工作的過程為主線,針對茶藝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豐富,實現資源和內容的整合重組,以此更充分的適應企業的相關要求,使學生的茶藝技能得到充分的增強和培養,進而使學生的就業面進一步拓寬,在崗位勝任能力和綜合實力方面得到質的增強。
在高職學生的茶藝技能培養過程中,要充分做到與時俱進,讓學生具備應有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創新能力,這樣才能體現出更為顯著的技能水準和崗位勝任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通過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和競賽形式,讓學生的將創新精神得到進一步的激發。從茶席創新到茶品創新,從茶具創新到解說詞的創新等一系列相關內容,都要融合創新教育的相關內容。
例如,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的引領學生參加相對應的茶藝技能競賽,所編的創新茶藝“緣定今生”新娘茶,以傳統茶俗為基礎進行相對應的表演和創意融合,在茶席的布置方面,以時尚暗紋提花的米色桌布為底布,桌布中間襯上一塊42cm見方的傳統婚禮用大紅錦緞,在色彩方面進行不斷的融合創新,使其充分體現出時尚感和創新的意味,與此同時也有傳統的喜慶鮮亮溫馨的感覺。如桌角布置盛開的百合花,充分體現出一對新人純潔的愛情,同時也體現出百年好合的寓意。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能夠充分看出,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針對高職教育教學工作而言,茶藝技能培養成為十分重要的領域。因此,在實踐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學生茶藝技能的有效培養,進一步明確當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切實有效的分析和解決各類問題,在教學模式、教學體系、教學方法等相關方面不斷的改進和創新,進而呈現出更加良好的培養效果,為學生茶藝技能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