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宇
(菏澤家政職業學院,山東 菏澤 274300)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約有四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傳統茶文化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更蘊藏民族精神內涵與眾多哲學思想。基于此,傳統茶文化思想可以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素材和導向,將會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提供指導。
傳統茶文化思想在現代同樣適用,甚至其中蘊藏的許多思想內核與現代思想極為契合。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不斷與佛、道、儒等文化融合,所以中國茶道講求真、清、和、怡。這種蘊藏在傳統茶文化當中的價值觀念在當今社會同樣可用,高校輔導員可以基于茶文化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幫助大學生建立真誠守信、清正廉潔、以和為貴、修身養性等正確價值觀,為高校學生提供精神層面的文化補給。同時,傳統茶文化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當中的應用還表現在“工匠精神”方面。采茶、制茶、販茶者都需要吃苦耐勞、嚴守本心,技藝純熟的工匠們所形成的工匠精神也能感染現代人,這種精神可以被應用在高校思想教育當中,為實現輔導員與大學生的共同進步提供輔助。此外,傳統茶文化當中涵蓋的人文文化內涵、審美意蘊、藝術元素、道德情操也同樣可以被應用到高校教育當中,為提高大學生審美能力、藝術鑒賞力、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自我發展能力提供幫助。
高校輔導員是學校的公職人員,主要工作內容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大學生就業指導,還需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參與引導學生黨團建設等工作。在高校當中,輔導員是與大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在校職工,只有獲得學生的認可與配合,才能保證輔導員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為有效推進高校輔導員工作,需要構建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雙向信任關系。相比于單向信任關系,雙向信任關系更具實用性,其構建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益于打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基于雙向信任關系,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相互信任、輕松愉悅的交際氛圍,能夠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環境。
第二,有利于提高輔導員工作質效。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雙向信任關系的構建,為二者深入了解對方和實現順暢溝通提供保障。在此情況之下,大學生主動與輔導員交流的幾率會提升,而輔導員也能夠為大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與幫助,在雙方的默契配合下可推進輔導員教育與管理質效提升,為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第三,有助于實現大學生三觀培養。與高中階段相比,大學生逐漸走出了“象牙塔”開始嘗試接觸社會,由于涉世未深很容易被不良思想誘導或誤導,甚至出現三觀不正問題。因此,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三觀培養工作,讓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職能得到切實發揮。作為這兩項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高校輔導員需要明確工作目的,更應該找到正確的工作方法;與學生構建雙向信任關系,能迅速拉近彼此距離,幫助輔導員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扼殺不良思想,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當前,將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已成趨勢,傳統茶文化思想是傳統文化當中極為重要分支,內涵豐富、可用素材眾多,所以常用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雙向信任關系構建過程中,也不乏傳統茶文化思想的身影。這種文化的有效融入,不僅可以豐富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文化內涵,更能為他們提供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引導,能為推動雙方關系建設有效性和共同發展提供輔助。
現階段,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各階段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關注的問題。對于高校輔導員而言,工作職責與工作任務的變化帶動了輔導員的角色轉變,他們將從控制型管理者轉變為服務型管理者,而且在多元化學生培養機制之下輔導員的工作壓力倍增。從這一角度來看,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建立雙向信任關系實屬必然。傳統茶文化思想提倡和諧與包容,強調與人為善、認真負責與精益求精,將其融入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雙向信任關系構建,可以幫助輔導員轉變思想、改變態度、優化行為,使他們以更好的面貌參與本職工作。
3.1.1 精益求精。茶文化當中的工匠精神可以為高校輔導員提供精神指引,讓他們建立精細化工作理念,不斷基于精益求精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樣一來,可以讓高校輔導員擁有更加準確的自我認知、實現自我評價,從而獲得學習動力,為提高個人能力而奮斗。傳統茶文化思想強調清新、自然、達觀、熱情、包容,它們也是對儒家思想最客觀、鮮明地表述。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高校輔導員將不斷奮發自強,提升個人的職業素養與實踐能力;還會在工作中展現方向性和明確的目的性,實現因材施教;更能在吸收平等、包容、和諧等傳統茶文化思想后,重新審視自身與大學生之間的關系,為構建雙向信任關系提供輔助。
3.1.2 創新發展。傳統茶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是千年累積的成果。在傳統茶文化當中,繼承、發展與創新是極為重要的思想內涵,這種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傳統茶文化思想對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雙向信任關系構建的影響,也是繼承、發展與創新思想所帶來的影響。在這種影響之下,高校輔導員應該從傳統工作模式以及過往工作經驗當中汲取靈感,并不斷吸收新知識、新思想,學習新方法,從而實現工作模式創新,在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擁有雙向信任關系的基礎上,打造更加適用的工作方案。比如,引入信息技術,實現雙方的實時化無障礙交流;推動傳統教育素材與新思想、新方法融合,使其煥發新的生機;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基于多元活動或方法推廣正確理念,培育學生三觀。
大學生大多擁有活躍的思維和開闊的眼界,他們對各類型思想觀念的包容性更強,這對引導大學生認同正確思想觀念十分有利,但也使得大學生十分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襲。當前,許多大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思想觀念的內涵,常以單一、片面的方式解讀,甚至出現了曲解。現階段,許多大學生將部分不禮貌言行視為耿直,將不尊重教師視為平等,更不認同傳統禮儀習俗,所以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缺陷。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雙向信任關系構建造成了阻礙。為此,高校輔導員可以基于傳統茶文化思想教育和感染學生,引導他們利用茶文化禮儀約束自己,學會溫和有禮、尊師重道、以和為貴,為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和雙向信任關系做好準備。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傳統茶文化思想還將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從茶文化的雅俗共賞之中學會辯證思考;以品茗靜心的文化特質引導大學生掌握靜心的方法、實現深入的自我剖析。如此一來,學生將體悟茶文化當中的精神價值,使其成為個人發展的有效指導,在包容、平等、發展等觀念的影響下,主動與輔導員建立雙向信任關系。
為切實發揮傳統茶文化思想對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雙向信任關系構建的影響,輔導員和大學生都應該加強對傳統茶文化思想的學習。比如,由輔導員牽頭,組織師生共同參與茶文化思想講座、紀錄片欣賞、文化內涵學習等活動。在此環節,共同學習傳統茶文化思想,可以讓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擁有更為強烈的文化與價值體系認同感,雙方將基于同一思想精神指導開展交流,可以為構建雙向信任關系提供良好條件。以工匠精神為例,教師和學生都能在工匠精神的鼓舞和引領之下,進行自我反思、自我評判、主動學習,有利于實現共同進步,更會在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精神內涵的影響下轉變思想,主動構建雙向信任關系。
同時,高校也可以將傳統茶文化思想融入輔導員在職培訓課程,為輔導員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培養培訓,使他們職業道德與職業能力都得到提升;從輔導員培訓的角度出發,實現傳統茶文化思想與思想政治知識的有效融合,為輔導員深入理解和應用傳統茶文化思想,基于茶文化思想引導大學生與自身建立雙向信任關系做好準備。此外,高校輔導員還應該讓傳統茶文化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通過構建良好的文化環境,為基于傳統茶文化思想構建雙向信任關系奠定基礎。比如,引導學生將傳統茶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組織多元化茶文化課外活動,推動學生思政教育內容與傳統茶文化思想的融合等。通過上述方法,讓傳統茶文化成為大學生學習與生活中的常態化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為雙向信任關系構建提供輔助。
綜上所述,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雙向信任關系構建,是有利于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也將成為增強輔導員工作質效的有效方法。在此環節,傳統茶文化思想的融入,將為雙方提供思想指引,有利于提高二者的互信性,并引導他們認同相同價值觀。此外,傳統茶文化思想的融入,還有利于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