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盼盼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0)
茶思想是人們在長期的飲茶活動中,總結出來的茶道文化和品茶人的高尚品德。把茶思想運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讓學生很好地領悟到傳統文化的獨到之處,引領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心靈健康成長,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日常成長狀況和他們對于客觀事物的欣賞看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種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學習其他文化知識的思想目標。并借此達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動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主要教育目標。
茶思想中包括寧靜的氛圍,和飲茶過程中他人心靈受到的凈化作用。學生在具備茶思想的教育環境中,學習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識內容,可認真體會這類文化中的溝通語言和交際場景,增強對教育案例和案例中語言敘述觀念的理解能力。因此,茶思想存在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作用,可滲透在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給他們的學習過程帶來一定的啟發,使學生的心靈能夠在學習中逐步得到成長。
茶思想中的儒家精神,倡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包容,要求人們以平等的心態看待事物。因此,茶思想被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建立學生與他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場景,感受每堂課中教師所描述的真實案例和人物情感,使他們具備站在他人立場上思考案例的包容之心。同時也讓學生能夠以真實表達自我心態的溝通方式,和教師探討解放個人思想的教育問題和課后習題,深入學習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倡導的思想內容。
茶思想中包含人們一定的追求。不論是以飲茶為養生方法的人,還是在飲茶中真誠以待的人。他們都具有良好的文化品位和高尚情懷,對事物具備求真精神和探索欲望。正是這樣的追求,讓學生能夠在各自的學習生活中,深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文化知識,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因此,高校把茶思想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做法,對學生學習生活存在相對強大的激勵作用,給教師開展教育工作帶來的一定的借鑒意義。
茶思想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精神作用,可以讓自己在短時間內打起精神,完成對部分思想政治內容的聆聽和記錄。可學生要真正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自己在生活中能夠運用的經驗或者語言文字,需要把了解到的文化內容,結合一定的溝通語言以及思維能力,融合為他人能夠理解和接受的客觀言論。不少學生在表述個人學習成果時,總表現出語言或者行為上的激進,具備學習過程中的思想動蕩和不作為心理狀況。教師有必要運用茶思想,提升學生的自覺性和學習意識,使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對他們良好的引導作用。
茶思想可運用于培養學生高尚品德的課程教學場景中,以滲透飲茶文化或者文化習俗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茶的風味和品茶的心靈感受。通過增強他們的個人領略能力,提高學生分析文化場景、運用文化知識的思維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強有力的文化底蘊和學生教育引導能力。把茶思想運用于阻斷學生不良思想意識的場景下,可以讓防止學生在學習中受到干擾,作為教育他們集中精力學習、嘗試理解所學內容的可行方法,減少他們由于不勤于鍛煉大腦思維,所導致的學習能力下降情況。
茶思想在飲茶文化中的發展,包含已保留的茶道文化以及茶道精神。學生在飲用茶制品時,常常把茶的外觀和味道,作為欣賞茶文化的重要內容。他們很少理解茶道精神中的堅韌性,在剛開始接觸茶思想的狀態下,難以完全接受或者認同包容的茶文化。有時還存在偷懶和應付了事的不當行為,給學生學習思想政治內容帶來消極影響。教師可以把茶道文化引入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環節中,以講解學生所不夠理解的相關內容,減少他們在不經意間出現的錯誤學習行為,使學生受到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師把茶思想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環節中,需要認真完成思想政治課程的主題講解規劃和各類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領悟其中的溝通語言和文字思想,讓他們具備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理論觀點的實際能力。其中學生缺少回答教師提問的臨場應對能力,是他們難以深入學習思想政治課程內容的關鍵問題,需要教師以相對科學的課程教學設計和課程內容講解規劃,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中茶思想的引導作用,增強學生準確表達個人觀點的實踐經驗和語言組織能力,使他們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臨場應對速度和反應能力。
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有意識提升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精神動力,防止學生在學習中的無目標性情況。通過開展能夠啟發學生努力學習的實踐活動,把茶思想運用到激勵學生的行為意識中。教師需要開展與學生共同討論學習的教育實踐活動,運用茶思想增強對學生語言表述場景的刻畫,使思想政治教育足以引導學生學習中的良好行為意識。
教師要運用茶思想創造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場景,使學生能夠在科學的教學課堂中,集中精力完成思想政治內容的有效學習。對他們在學習中不夠靈活的思維能力,進行個人語言表述和觀點敘述上的理性判斷。要求缺少語言表述方法的學生,能夠學習茶思想中的包容文化精神,以較為全面的視角分析課后習題或者教材語言,把解題材料整理為表達某種觀點的書面語言。通過對學生在觀點敘述上的不合理情況進行語言邏輯和多個觀點并存現象的講解,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錯誤理解現象。在課程教學中建立運用茶思想的互動溝通場景,讓學生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固定觀點和可運用的文字語言。將茶思想滲透到講解教材語言文字的場景規劃中,引入幫助學生深刻體會其內容的飲茶時間規劃,為他們創造片刻的寧靜氛圍,用于回顧已學知識和自己的文字理解思路,方便學生提出個人未能充分理解的學習疑惑。
教師要重視對思想政治內容的講解,把茶思想運用于提升學生理解能力的政治課堂中。以學生學習教材知識的課程教學場景為中心,構建學生完成各類實踐活動的課堂教育內容。比如講解社會價值觀核心理念時,教師要讓學生領悟八榮八恥、理想目標等相關概念,使他們理解作為新時代青年人需要的革命理想信念。通過組織故事演講活動,幫助學生理解當中存在的精神和人物所遵循的社會價值觀。再引出是否符合當代年輕人價值觀的課后習題材料,讓學生以正反兩方觀點,完成運用所學知識的當堂課辯論比賽。依據學生的最終辯論結果和提出的材料證據,進行他們是否理解材料語言上的細致分析。對他們所不能完全理解的部分觀點,實行回歸教材、運用教材語言邏輯上的講解,逐步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內容的理解能力和材料辯證分析能力。通過把茶思想引入到對學生個人學習能力的要求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為學生帶來積極影響。
教師要根據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規劃需求,總結每部分課程內容的學生接受程度。把茶思想運用到分析學生學習困惑的教育實踐活動中,以引導思考問題、鼓勵他們參與活動各個環節為推動教學進度的重要方法。并減少在教學中講解教材語言文字的時間,讓學生能通過閱讀教材的具體流程,獨立掌握教材中表達的多種觀點。再以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方式,了解他們理解教材語言和做題思路上的不恰當。并著重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習題思路講解難度,形成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為主的課程教學規劃。對學生不客觀的主觀論斷現象,進行是否表明觀點和使用材料文字語言上的分析,減少他們套用統一答題模式,回答所有問題的不積極現象。以增強茶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實踐精神的基本要求,總結他們常見的答題思路錯誤和個人不合理表達觀點上的錯誤語言邏輯。
茶思想與之形成過程中的文化和精神有關。教師要結合茶思想中的包容文化理念和溝通文化場景,引入適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頑強革命精神和相關人物事跡,把茶思想運用到影響學生行為意識的課程教學環節中。通過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增加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辯論賽環節和內容,使茶思想滲透到課程教學的方方面面,推動高校教育工作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