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邦磊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學校體育是指在以學校為主的活動中,運用身體運動、衛生保健等手段,對學生進行指導,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的有目的的、有組織的、有計劃的活動。
體育運動是人們在發展過程中有意識地對自己身體素質的進行培養的各種活動。體育活動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涉獵活動,現代體育的起源出現在11-15世紀,那時候被稱為騎士七藝,它包括了騎馬、狩獵、游泳、擊劍、投槍、吟詩和下棋。其中的大部分的幾項都已經有了現代體育的雛形。
現代體育是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學校體育,第二部分是競技體育,第三部分是大眾體育。他們三者的目的意義與參與者都大不相同,有著很大的區別。學校體育的讓學生通過體育掌握各種不同的運動技能,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學校體育可以為競技體育輸送后備的人才力量。《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規定:學校應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積極開展各種體育競賽以培養優秀的體育后備人才。學校猶如一個后備的武裝力量,為國家培養和輸送優秀的運動員,例如,云南師范大學的劉浩,代表中國隊出戰東京奧運會并且獲得了銀牌的好成績。這說明不止體工隊,學校也可以成為培養運動員的搖籃。
學生在學校體育中學會了一項或者多項運動技能,形成了終身體育的思想,他們獨立地完成體育運動,并且可以帶動身邊的人。因為他們明白體育的重要性,深刻體會到了體育帶給他們的健康,為大眾體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體育能夠增強學生的道德觀念,規范學生的行為。學生在學校體育中,無論是體育科目還是課余體育競賽,都會增強他們的道德感,在上課時遵守紀律和老師的要求,在體育競賽中學生要遵守競賽規程和體育道德,它們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幫助,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學校體育能夠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在學校體育中從來都不是單打獨斗的,在體育課中,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授課,在體育游戲中也具有團體合作的特征,在體育項目中也大多是集體項目,比如,籃球、足球和排球等項目。在競賽項目中,小到學校的比賽,大到國家的賽事,學生為了榮譽而拼搏,體現出了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學校體育能夠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體育競賽的特征之一就是獨特的觀賞性,觀賞性就體現了體育之美。體育的美具有獨特的魅力,是其他的項目無法比擬的,比如,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的百米的速度之美,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的技巧之美,呂小軍在2022年東京奧運會舉重男子81kg級的力量之美。
學校體育能夠促進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和智力發展。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大學生的大腦的發育,可以促進大學生的智力發展,大學生在學習之后,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使大腦得到放松,還能促進左腦的發育,使學生的文化學習更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頭部由顱和面部兩部分組成。顱內包含腦;面部有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和嘴。
(1)易發生損傷的運動項目。
各種球類的運動,比如,籃球、排球、足球和鉛球等。籃球易砸到面部造成面部損傷,以女大學生最為明顯,因為女大學生反應較男同學慢,且球速又較快,非常容易被球擊中。還有就是對抗后落地的頭部著地也是損傷的重要原因。
(2)運動項目損傷的原因。
球類運動損傷的原因一般有兩個:第一,在進行球類運動時,由于猝不及防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球打到面部或者顱外,導致感覺器官的內部毛細血管破裂造成紅腫,或者皮膚表面組織破損造成出血,或者是手指腳趾觸球,導致的手指軟組織挫傷,嚴重者可導致指骨骨折;第二,更多原因是因為防守隊員身體接觸,因為球類大多是同場對抗性的項目,而籃球足球本身就具有激烈的對抗性,身體接觸又比較多,在強對抗下,比如,防守隊員想要阻止運動員的投籃,經常會打到運動員的面部,造成運動員面部的出血,更有甚者,在落地時沒有注意保護,頭部著地,從而造成腦震蕩。這種損傷在NBA中是十分常見的,比如,在最近的4月29日NBA季后賽中,76人客場作戰熱火隊,恩比德在一次防守時被西亞卡姆的手肘打到面部。恩比德遭遇右眼眶骨折和輕度腦震蕩,目前是缺陣狀態,歸期未定。在大學生的聯賽中,由于學生佩戴有框眼鏡,很容易在身體接觸中發生碰撞,導致眼部或者鼻子骨折,在四川輕化工大學三好杯足球和籃球賽中,就各自有一名體育專業的學生發生鼻梁骨折。
(3)預防措施。
在比賽中應保證100%的注意力,在防守或者進攻時要時刻注意來球的方向,對球的運動軌跡可以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避免被球所傷,這就需要大學生在球類練習時除了必要的技戰術練習外,還應該給予一定的時間來進行球性練習,來熟悉球性。在激烈的同場對抗項目中,首先要注意保護自己,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在落地時可以使用滾翻等動作來保護頭部;其次,在遇到對手的易發生危險的進攻行為應進行及時的避讓等;最后,也要注意保護對手,盡量采取合理的進攻或者防守姿勢,保持自己在場上的冷靜,堅決杜絕危險傷人動作和違反體育道德的動作。
頸部位于頭和肩關節的連接處,它連接著頭部和肩部,頸部分布著食道、氣管和頸動脈,是人體重要的“交通樞紐”,對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都有非常重要的橋梁樞紐作用。
(1)易發生損傷的運動項目。
各種強對抗性項目,比如,籃球、足球、跆拳道和羽毛球等。這類運動的特點就是都需要仰頭,長時間高頻次的運動會導致頸部肌肉不適。
(2)運動項目損傷的原因。
強對抗項目一般都是由于防守隊員的動作過大造成的,比如,打籃球時進攻隊員被防守方侵犯擊打到頸部,造成頸動脈破裂。或者學生在打羽毛球時,由于長時間的仰看來球方向,造成的頸部肌肉酸痛。
(3)預防措施。
加強運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適當進行游泳鍛煉或者仰臥屈頸伸。
上肢骨的連接有兩種。第一類是上肢帶骨,它是由鎖骨和肩胛骨構成;第二類是自由上肢骨,它由肱骨、恥骨、橈骨和手骨構成。易發生損傷的肌肉有肱二頭肌、小臂屈肌群和斜方肌。
(1)易發生損傷的運動項目。
各種接觸類的球類項目,田徑中的跑和跳,持拍的小球類運動,投擲類項目。這類項目的運動特點一般都是重心位移速度較快,且不宜保持平衡的運動項目,容易發生尺骨和橈骨的骨折。或者是小臂屈肌群和伸肌群參加收縮舒展較多的動作,容易造成肌肉的拉傷。
(2)運動項目損傷的原因。
在學校體育中,尺骨和橈骨的骨折發生率是非常高的,在足球和籃球運動中尤為突出,搶球過后的倒地,或者在跑步過程中由于重心不穩定的摔倒,由于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夠,用手撐地,導致恥骨和橈骨骨折。持拍運動中,由于學生拉伸熱身不充分,學生又想用力揮拍,可造成斜方肌、肱二頭肌和小臂屈肌群的肌肉拉傷。或者在傳接球時,由于球速過快或者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指尖觸球,造成手指骨折。
(3)預防措施。
引發骨折的情況可能與骨密度有關,所以大學生在平時應該注意鈣的攝入,比如,喝牛奶,多攝入海鮮類產品等,同時也應該注意要多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對于上肢肌肉和韌帶的損傷,除了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外,另一個就是重視準備活動,大學生在進行學校體育活動時,要注意熱身拉伸,尤其是冬天或者一些競賽項目,充分的熱身活動可以降低肌纖維的粘滯性,增加韌帶和肌肉的彈性,減少大學生受傷的風險。從自身的原因來講,大學生可以適當增加上肢的力量鍛煉,比如,跳繩、俯臥撐和飛鳥等,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而且都是一些簡單易進行的適合在校大學生的鍛煉方式,可以增進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減小他們的受傷風險。
軀干包括四部分,胸部、背部、腹部和盆部與會陰部。易發生損傷的肌肉I有背闊肌、胸肌、斜方肌和腹直肌。
(1)易發生損傷的運動項目。
競速類項目,比如,各種跑。同場對抗性項目,籃球足球。投擲類項目,比如,鉛球和壘球等。這類項目的特點是對抗性較強,易導致肋骨和胸骨骨折,或者造成內臟的損傷。當然球類運動也是會致腹部和背部肌肉拉傷。
(2)運動項目損傷的原因。
在球類項目中,由于強對抗性,可導致胸骨或者肋骨骨折。或者是由于強烈的擊打,導致腹腔內的內臟器官形成損傷,這些損傷一般出現在籃球、足球和跆拳道項目中。在田徑的百米和跳高項目中,由于核心力量不足,發力方式動作不正確,導致腹直肌的拉傷案例也大有存在。投擲類項目也需要到背闊肌的發力,背闊肌也容易拉傷,胸大肌拉傷的情況一般較少。
(3)預防措施。
注意提高保護意識,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傷害到其他人,比如,籃球中內線博弈時可以用手臂護住肋骨處,來保護內臟器官和骨骼。還可以適當發展肌肉力量,比如,向后拉拉力器,攀巖,等項目可以發展背闊肌的力量。俯臥撐和臥推可以發展胸大肌的力量。仰臥起坐、啞鈴體側屈和平板支撐可以發展腹直肌的力量。在發展力量的時候切忌盲目加大重量,力量的訓練應該循序漸進且要進行充足的休息。
下肢是指人體腹部以下部分。它包括脛部、臀部、股部、膝部和足部。大學生在學校體育中下肢的損傷發生率最高,膝關節和踝關節是兩個極其容易發生損傷的兩個關節。
膝關節是由股髕關節和股脛關節構成的復合關節,屬于橢圓屈戊關節,是單軸關節,可繞額狀軸做屈伸運動,也可進行輕微的旋轉運動。它輔助結構有很多,例如,脛側副韌帶和后交叉韌帶,股四頭肌和腘繩肌等,因為有這一系列的韌帶和較為強健的肌肉,盡管膝關節雖然和肩關節的關節類型相同,但是膝關節是較為穩定的球窩關節。
踝關節解剖學結構人體踝部由踝關節、距舟關節、距下關節組成。該關節由脛骨的下關節面、內踝關節面和腓骨的外踝關節面共同形成的叉狀關節窩,以及距骨滑車的關節頭構成,可繞額狀軸做屈伸運動,還可繞矢狀軸做內收外展。
(1)易發生損傷的運動項目。
在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強度比較高的運動中,膝關節會出現不同的運動損傷現象;但是比如像太極拳、游泳等這樣的活動不太劇烈的運動項目,也會由于身體運動方式的不當,造成膝關節損傷。踝關節在這些項目中亦是如此,大學生在學校體育運動中,膝踝關節的損傷占比最重,尤其是膝關節處半月板的損傷,由于其結構的特殊性,一旦發生幾乎是不可逆的,或者是恢復后也無法達到之前的健康狀態。
(2)運動項目損傷的原因。
在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高強度劇烈體育活動中,由于運動項目的需要,需要大學生進行大量的急停急起動作,由于長時間的練習會導致膝關節的半月板承受的負荷過大,造成半月板損傷。或者是在進行學校體育活動中,準備活動不夠充分,造成股四頭肌和副韌帶的拉傷。在進行對抗性的身體接觸性強的項目中,會發生“對膝”的情況,也會造成膝關節的硬性損傷,容易造成股四頭肌的挫傷。對于經常進行籃球運動的學生來說髕骨勞損也是時常發生的,由于籃球運動的特殊性,膝關節的兩個關節面長時間地進行摩擦,加之身體自身的壓力,造成了學生的髕骨勞損。
在這些項目中,踝關節也是非常容易發生損傷的,在籃球運動項目中,“崴腳”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在籃球運動時經常會有一些跑和跳的技術動作,由于大學生的膝關節的力量較弱或者是由于意外落地時落到其他人的腳上,導致踝關節的扭傷,嚴重者甚至還會造成骨折。大學生在過度疲勞后也會造成踝關節的扭傷,在大強度活動后,踝關節的穩定性會下降更容易造成踝關節的受傷風險。因為內側韌帶比外側粗壯,所以關節損傷一般都是腳踝外側韌帶拉傷。
(3)預防措施。
預防膝關節的損傷方法有很多,第一點可以在運動時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運動護具,比如,運動護膝和髕骨繩等,護膝既能保暖,又能減小膝關節受到的壓力,且價格較低,大學生也能比較容易接受;第二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比如,靠墻靜蹲、負重伸小腿和負重深蹲等,都可以發展股四頭肌的力量,使得膝關節更加的穩固。
預防踝關節損傷的方法和膝關節的方法類似,第一點可以選擇運動護具,比如,在運動時可以帶護踝,可以有效地固定腳踝位置。還可以用特制的膠帶進行“打腳”,也可以對踝關節進行有效的固定;再一方法就是加強踝關節力量的練習,比如,負重深蹲、負重提踵、后蹬跑和縱跳等練習,都可以對踝關節的力量進行有效的增強。
為什么要這么重視體育課呢?體育與其他科目不同,它是唯一一個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期間都在開設的科目,可見體育鍛煉對于學生的重要性,那么擁有一個良好的健康的身體是進行體育課的基礎。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今天,大學生更要重視體育鍛煉,在除了體育課外,還要進行課余體育鍛煉,來增強自己的身心健康,減少一些疾病,促進文化的發展。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出現的損傷,通過實際的情況和查閱資料,找出了大學生在體育課中容易發生損傷的部位和容易發生損傷的運動,大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同時在進行鍛煉,其中不可避免的會發生運動損傷,那么如何學校體育中減少運動損傷,保證學生的健康,本文可以作出解答。第一,在日常體育運動中大學生應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知道哪些動作可能會造成危險,注意保護對手的同時也保護自己,堅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以減少意外情況和體育沖突的發生;第二,可以在體育運動中配帶運動防護用具。比如,護踝、護膝和髕骨帶等,也是減少運動傷病的重要方式;第三,在進行體育活動中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降低肌肉的粘滯性,提高神經的興奮程度,可以有效避免肌肉和韌帶拉傷的情況,在天氣較冷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衣物,以保持機體的溫度;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加強肌肉力量的練習,打鐵還需自身硬,大學生應該加強自身肌肉力量的訓練,只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減少受傷的風險,在自己喜歡的經常進行的運動項目發展專項力量,比如,喜歡打籃球的學生就應該著重發展腳踝力量和膝蓋力量,才能在體育活動中減少受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