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琳
“崗課證”融通指的是以社會崗位為需求,確定會計專業崗位群里,根據不同崗位的專業技能需要、職業標準等進行對應的專業技能、職業能力等維度的人才培養,并且將會計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目標需求和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鏈接,借助“課崗融通”“課證融通”的方式來實現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崗位的有效融合,實現學生專業知識與職業崗位技能的協同發展。如以助理會計師證書考試為例,可以建立崗位-人才培養-職業認知的融合培育體系?!皪徴n證”融通導向下拓寬了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渠道,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舉措。
首先,能夠提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借助職業崗位內容來豐富人才培養內容,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觀,結合實踐崗位,樹立就業目標。其次,有利于高校建設“雙師型”的教師團隊。專業教師必須取得職業證書,不斷更新教學知識結構,提升自身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水平;建立靈活的在校學習制,從而幫助學生順利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不斷探索新的實習渠道,在校內創建財會專業學生實訓基地,通過人才培養與實踐實訓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最后,能夠充分發揮職業證書的引導作用。在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引入職業證書的要求,建立崗位與專業核心能力相關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崗課證”融通具有交互性、互通性的特點,高校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中可以借助“崗課證”融通的特點引導學生更快速地進入會計職業崗位中,同時也能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中不斷融入職業崗位內容,從而實現學生的職業能力成長。在具體的人才培養中,一是實現專業實踐與校內仿真實訓結合,讓學生能夠掌握前沿的職業技術和關鍵技術;二是崗位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高校需要通過完善的實訓體系來幫助學生消化專業知識,結合虛擬會計實踐項目,讓學生在職業崗位中進行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
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是會計專業人才發展的必備項目,同時也是檢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借助“崗課證”融通,能夠將職業資格證考試中的知識內容融入高校會計人才培養體系中,讓學生能夠憑借日常的會計專業知識學習,達到職業資格證書的知識標準。“崗課證”融通一方面能夠降低學生的學業負擔,避免學生既要完成學業知識,又需要進行單獨備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職業能力提升,借助系統化的人才培養體系,能夠提高學生的考證通過率,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課崗”融通強調的是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高校需要發揮好頂層設計作用,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與“課崗”融通深度融合,將人才培養內容、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圍繞學生的職業崗位群進行設計、安排,并根據學生學情,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興趣愛好及職業發展目標等進行職業發展規劃和學習計劃制訂。在具體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中,需根據社會市場會計職能崗位的能力標準和知識需求程度進行對應的人才培養內容制定,實現“課崗”融通。以財會專業為例,需要根據社會企業財務會計的工作內容和崗位職責來進行對應的人才培養。以專業知識為例,企業財務會計不僅要掌握財務相關知識,對企業管理內容也需要有足夠的了解,這樣才能發揮出財務會計的作用。因此,在財會專業人才培養中,需要滲透企業管理學知識內容,培養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會計人才。
“課證”融通即學校人才培養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相結合。會計行業現在雖沒嚴格要求準入證,但實際在用人單位還是要求有相關證書,針對持證人員規定持證上崗,所以不少學校實行“雙證書”制,即學生要修完專業課程且考取會計相關證書后方能畢業,執業后還會為提升專業技術職務而不斷參加國家統一考試。此外,出于將來多方向發展的需要,學生客觀上也存在其他證書的考試需求。
師資力量是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雙師型”教師隊伍指的是專業教師隊伍既有豐富專業教學水平和理論知識的教師,也有社會崗位工作經驗豐富、職業能力強的實踐性教師。在傳統的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教師普遍具備豐富的專業教學經驗和人才培養水平,但缺乏一定的會計崗位實踐工作能力,這樣導致教師在人才培養中職業能力培養效果不佳、崗位經驗傳導落伍等問題。因此,基于“崗課證”融通導向下,教師需要以社會會計崗位為需求,打造“雙師型”的教師團隊。首先,高??梢越M織教師進入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中,讓其深度了解當前社會會計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內容和知識標準,便于教師調整自身的會計專業知識結構,實現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的更新迭代。其次,高校也可以加大招聘力度,借助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渠道招聘外界優秀的會計人才進入教師隊伍中,以此來提升教師隊伍的職業能力和整體市場認知度。
想要切實增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僅依靠高校內部的實訓基地和人才培養體系難以起到顯著的效果?;凇皪徴n證”融通導向下,高校需要重視學生職業崗位的培養需要,發揮出頂層設計作用,借助校外資源來充實人才培養內容,開拓人才培養新渠道。高校可以深度挖掘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的功能作用,與校外企業建立定向人才培養機制、實訓基地聯合開發、產教融合基地共建等模式,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實踐渠道和職業發展平臺。如在產教融合基地共建模式中,高??梢耘c校外財稅企業深度合作,以產教融合為基礎,建立會計崗位實訓基地,企業將財稅業務外擴到實訓基地,由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完成對應的會計業務需求。在企業方面,借助高校會計專業力量能夠提高會計工作質量,也能降低人員聘用成本;在高校方面,學生獲得了大量的會計崗位實戰經驗,讓學生更加深度了解會計崗位的能力標準和專業技能需求程度,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高質量提升。
“崗課證”融通導向下使得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充分彌補了傳統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中職業技能培養不佳、專業技能與社會脫節等問題?!皪徴n證”融通下實現了高校會計專業與社會會計職業崗位的充分融合,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借助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從業資格證等方面的考試,能夠進一步檢驗出學生的職業水平和會計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