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陳珂
個體工商戶是百姓生活最直接的服務者。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1.11億戶,占我國市場主體總量的三分之二,帶動就業近3億人。11月1日起施行的《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簡稱“新條例”),在2011年頒布的《個體工商戶條例》基礎上,結合個體工商戶發展的總體形勢、問題困難和利益訴求,規定了該群體合法權益保護的各項內容。
你關注哪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
A新條例共39條,總體可以分為4個部分。其一,明確個體工商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和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基本原則,明確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基本定位。其二,完善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工作機制和工作任務,從國務院、各部門、各級地方人民政府三方面,分別明確了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職責任務。其三,規定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將“放管服”改革的成果制度化、規范化。其四,加大個體工商戶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
新條例與《個體工商戶條例》相比,立法目的、主要內容、條文結構均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可謂“脫胎換骨”,由一部登記管理的專門性法規轉變為促進發展的綜合性法規。
A
受疫情頻發、消費低迷等多重因素影響,個體工商戶生存發展仍面臨經營成本、經營場地、招工用工、貸款融資等諸多方面的困難,市場預期不穩、發展信心不足。調查顯示,今年以來,近八成個體工商戶月均營業收入在1萬元以內。
對此,在認真總結有關部門出臺扶持政策措施的基礎上,新條例從財稅、金融、社保、就業、轉型升級、信息服務、表彰獎勵、困難救助、監測分析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據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很多具體制度安排具有含金量、短期可見成效。特別對個體工商戶實施分型分類、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取消變更經營者僅限于家庭成員之間的限制、改革年報制度等作出安排,有利于解決個體工商戶“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從整體上提升發展質量。
A新條例用7條的篇幅規定了保護個體工商戶合法權益的各項內容,較《個體工商戶條例》有了明顯進步。7條規定為:禁止亂收費、亂攤派(第三十條);禁止拖欠賬款(第三十一條);禁止設置指標(第三十二條);投訴舉報(第三十三條);守法誠信經營(第三十四條);處罰原則(第三十五條);行政追責(第三十六條)。
比如,在禁止亂收費、亂攤派方面,新條例專門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誘導、強迫勞動者登記注冊為個體工商戶;在禁止拖欠賬款方面,新條例明確規定,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不得對個體工商戶強加不合理交易條件,不得違約拖欠或者變相拖欠個體工商戶賬款;在禁止設置指標方面,新條例針對個別地方出現的片面追求個體工商戶“數字”的情況,專門強調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提升個體工商戶發展質量,不得將個體工商戶數量增長率、年度報告率等作為績效考核評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