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東,代維松 ,王 洋,劉向榮,康永姣
(1.長春中醫藥大學 護理學院,長春 130117;2.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 麻醉科,長春 130033)
混合式教學將傳統面授與個性化量身定制的線上學習相整合,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選擇多樣的教學策略廣泛應用于高等教育中[1],其讓學生充分參與教育過程、提供一系列高度互動的學習體驗[2],從而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提升學習能力。研究生專業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的分支,是研究生不同研究領域專業知識、理論和技能相結合,是研究生文獻閱讀、論文撰寫、學術交流、拓展研究視野和提升綜合能力學用一體的實用性工具。自2020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來,全世界各大高校在與新冠病毒抗擊的同時積極進行線上教學嘗試,全國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實施在線教學,108萬教師開出110 萬門課程,參加學習的大學生高達2 259 萬人[3],促進了線上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2022年3 月以來,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席卷而來,全省高校均開展線上教學,但疫情過后如何將擁有豐富資源的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相結合從而構建研究生混合式教學模式還有待商榷;在與新冠病毒抗擊共存的后疫情時期,對學生而言,研究生專業英語混合式學習現狀的調查分析有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一般資料、對專業英語的混合式學習認知和學習評價等方面來進一步對專業英語學習目標進行管控和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從而鍛煉對混合式學習認知過程的認知(元認知)意識的提升;對教師而言,線下討論、精講、互動與線上學習平臺建設相結合能促進教學內容的優化與整合,從而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和學習反饋,為教育的教學改革和混合式教學實踐的探究提供新的研究課題及依據。
長春中醫藥大學自2020 年初應用超星學習通平臺、騰訊會議等媒介在疫情期間開展線上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以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隨著2021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動態變化,對學生專業英語混合式學習現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有助于混合式教學框架的搭建與完善;后肺炎疫情時期學生對混合式學習的一般情況、認知情況、線上教學與混合式教學的比較等情況進行調查,有助于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2021 年9 月—12 月基于專業英語混合式教學開展的相關理論及模式,以設有專業英語課程的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方式獲取數據,對目前各專業研究生們對專業英語混合式教學的接受程度、與單純線上或線下教學的效果比較及促使或阻礙同學選擇專業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相關因素進行調查與分析。通過在吉林省5 所普通高等院校包括5 個專業中隨機抽取307 名研究生進行問卷測試,共回收有效問卷295 份。
本調查采用的問卷是在卡爾加里大學混合式學習課程調查問卷[2]的基礎上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所編制出的符合中國國情的吉林省醫學院校研究生專業英語混合式學習調查問卷,問卷共包括17 個問題,其中前16 題為選擇題,最后一題為開放性主觀填空題,用于收集研究生對混合式教學模式推廣的意見和看法。選擇題的第一部分調查研究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目前在校就讀階段、性別、英語水平、學生身份及當前學期所選的課程數、住宿等;第二部分調查研究生對專業英語混合式教學的認知水平,包括可使用工具、獲得途徑和初次選擇的原因等;第三部分調查研究生對專業英語混合式教學的感受評價,包括師生的積極性、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溝通效率等;第四部分調查專業英語混合性教學在研究生同學中的關注點及不足。
本調查通過采取問卷調查法、樣本描述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專業英語混合式教學調查問卷填寫對象的選擇方式為隨機抽取不同英語水平、不同專業的研究生,以便提高樣本的隨機性和結論的準確性。內容涉及研究生對專業英語混合式教學的認知程度、滿意度及感受評價等方面。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295 位研究生中,絕大部分為住宿在學校的全日制研一女生;在英語水平方面,被調查的對象中四級及四級以下水平的人數占比達到85.09%;就課程數而言,有56.95%的同學有多于10 門少于15 門的課程數,這說明現在研究生的平均英語水平普遍在四級水平,達到六級及以上水平的人數比較少,并且大多數研究生課程任務比較重。見表1。
表1 樣本基本信息頻數表
收回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可使用的電子設備,幾乎全部的同學至少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和電腦;在知識獲取的方式上,有42.37%是通過線上加線下方式獲取的;但在這些研究生中,有62.03%的同學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混合式教學,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了解混合式教學,習慣傳統課程模式(48.14%)與學校沒有開展混合式教學的課程,沒有機會接觸(30.85%);在最初選擇混合式教學時,該課程為必修課是最常見的原因(50.51%),另外還有方便回顧課堂知識點,鞏固知識(37.29%)和適合自己時間安排,隨時隨地可以完成(48.14%)。這說明目前的研究生有充足的設備和豐富的資源可以支持混合式教學,但由于對英語混合式教學的不了解、學校未普遍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等原因導致接觸較少;其中大部分認為英語混合式教學具有方便、易于回顧與靈活的特點。在未來,學校應多開展相關混合式教學以加強同學的自主選擇和對混合式教學的認知。見表2。
表2 研究生對專業英語混合式教學的認知程度調查
在收回問卷中,有60%以上的同學認為,相比于單純線上或線下課程,英語混合式教學中教師的積極性、教學效率及參與同學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都有所增加;就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的溝通次數及溝通收獲來說,認同與老師的溝通次數和溝通收獲都有所增加的同學占65%以上,認同同學之間溝通次數增加的占62.6%,與同學溝通收獲增加的占65.04%。這說明研究生們在英語混合式教學的學習過程中,有多數人認為相比于單純線上或者線下課程,英語混合式教學中教師的積極性、教學效率及參與同學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都有所增加。
收回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70%的研究生認為英語混合式教學克服了面對面學習環境的時間限制與營造了開放交流的教學氛圍,有60.16%的同學認為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問題回答上給予了足夠反思的時間;在選擇英語混合式教學中,有70.73%的同學擔心自己學習時自主性不強,63.41%的同學擔心線下課程知識與線上課程知識不能很好地融合,擔心課程任務作業安排不明確、不合理的同學也有49.59%。由數據可知,在設計和開展英語混合式教學中,應該繼續保持其時間的可選擇性和開放的教學氛圍,其次對于線上線下知識點的融合和課程任務安排設計上要更明確和合理,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自主性。
本調查問卷最后部分是主觀填空題,主要調查研究生對專業英語混合式學習的建議與是否推廣的意見,從學生主觀判斷是否接受混合式學習的模式,是對學生混合式學習主觀評價的體現。在收回有效問卷295 份中,主要表達為會推薦(236 份),占80%,課程內容更豐富,互動性更強,增加學習英語興趣;課程創新值得推廣;能更好促進課堂氣氛;很多同學都是應試學習英語,對于發音、口語較為薄弱,需要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學以致用,即學即用;其中45 份,主要表達為可能會推薦,占總數的15.25%,是因為該模式時間自由,可以選擇自己想學習的時間學習,可以重復播放,有利于鞏固遺漏的知識點,可以有效緩解與老師之間的尷尬;有14 份表示不會推薦: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式,不一定我認為好,別人就喜歡或者適合,有的同學喜歡和老師面對面互動,所以可能不會推薦。這部分占總數的4.75%,主要表達中國教育模式大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步子邁大不適合。從問卷主觀部分學生們的答題內容看,部分同學對混合式學習缺乏認知與理解,導致對于推薦混合式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不足,提示在今后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對學習感知、興趣、動機和評價的啟發,對學習認知過程的認知,促進學生混合式學習的自主性形成,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混合式學習為優化學習,增加師生聯接,給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機會。混合式學習方法在發展,需要學生、教師和教育機構去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及教師對教學設計再次創新[4-7]。
長春中醫藥大學自2018 年組建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團隊以來,搭建混合式教學平臺,應用超星學習通平臺設計并構建線上專業英語教學資源,在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進行線上教學實踐,包括藥學、護理學、管理學、中醫學和針灸推拿等專業英語線上教學,為混合式學習和教學打下基礎。2021 年以來,后疫情時期,雖多地有不同程度的散發病例,但學生最終會逐漸回歸課堂,如何將線上授課的經驗、資源,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狀態調整到與課堂教學相融合,做到線上資源的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拓展;如何指導學生混合式學習,提高英語學習能力與專業領域相結合成為關鍵教學問題。因此了解、分析學生混合式學習現狀是更好開展混合式教學的以人為本的教學實踐基礎,本調查顯示吉林省醫學院校研究生具有混合式學習的網絡環境和個人學習設備,但學校對于專業英語混合式教學的落實和推廣有待提高,學生對混合式學習的認知不足會影響到對學習過程、效果和評價的判斷及監控與調整的元認知的能力。研究表明[8]混合式教學法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突破、教學時空的拓展。對于學生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是否與混合式教學相對接取決于學生對混合式學習過程的認知與元認知意識的形成,元認知意識的增強促進學習內驅力的形成,從而提升混合式學習自主性、自律性和對專業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因此,今后混合式學習重在參與過程、自主學習能力的監控與調整及師生共建學習資源,教師和學生教學相長,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