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濤(北京)

元宇宙的概念已經火了一段時間,但什么是元宇宙,其構成要素是什么?元宇宙有沒有等級?它的進化路徑是什么?中國應該如何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元宇宙?這些問題卻沒有行業共識,本文希望通過簡析來探討這些問題的答案,為中國元宇宙建設提供一個觀察的窗口。
既然分析元宇宙,就需要首先確定推動元宇宙發展的基礎要素。本文認為基礎要素主要有五個,分別是元力(即計算、存儲、網絡等數字基礎設施的能力)、軟件基礎能力、硬件基礎、宏觀環境和能源體系。
元力直接決定了沉浸式體驗需求能否滿足,以及體驗產品和服務能否落地。軟件基礎能力則是支撐元宇宙發展的底層軟件技術。硬件基礎則直接決定了交互形式和水平,以及內容承載形態,為元宇宙的沉浸體驗提供了承載終端。中美大國競爭從現實世界走向現實與虛擬世界并行的狀態,為元宇宙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的宏觀環境要素。
在我國已經明確提出實現“雙碳”目標的情況之下,在能源體系尚未發生根本性革命的背景之下,數字基礎設施如何有效地衡量能源消耗與效率的問題,將會成為決定元宇宙是否可以得到大發展的基礎要素。
元宇宙的核心構成要素主要有六個,分別是人、物、場、事、金、度。
人,就是人物形象、角色等,包括現實世界的人和虛擬世界的數字人;物,則是動物、植物、物品等;場,則是指空間、場所、場景、環境等;事,則是在人、物、場等要素構成的體系下所發生或從事的事件;金,是指與現實世界相對應的金融交易體系、數字貨幣體系等;度,則是社會治理制度、法律體系、道德體系、管理機制等。六個構成要素組成了元宇宙。
上面提到的六個構成要素,又可以區分為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兩個維度,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交織則直接產生元宇宙的主要應用場景。例如,基于現實世界的人物形象設立虛擬世界的人物,則產生了數字人的應用場景。將現實世界的物品復原到虛擬世界,則產生數字藏品的應用場景。
應該借這輛車,能多裝人。北美洲多米尼加警察巡邏時發現一輛可疑車輛,命令所有乘客下車。這個過程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一輛小小的轎車乘坐了18個人,而世界紀錄才17人!
本文之所以強調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兩儀共生、交互相融,是因為本文對元宇宙的定義與其他很多機構不同。很多機構將元宇宙定義為一個虛擬世界,本文認為這是有所遺漏的。
元宇宙不是單一的虛擬世界,而是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共生的兩儀世界。如果一個元宇宙只注重虛擬世界的構建,是不完整的,不是真元宇宙。
基于這個理念,可以為元宇宙下一個定義,即元宇宙是兩儀世界,是現實與虛擬世界兩儀共生的一個生態體系。
同時,在現有元宇宙生態體系之上,還需要建立基于現實世界的社會治理制度和金融交易體系,即可組成完整的元宇宙。
在元宇宙的生態體系中,不同生態環節會對應不同的關鍵角色和業務鏈環節,也會有各自的分工和側重點。
中國經濟當下正處于結構調整期,需要新動能推動經濟結構優化與發展,為此國家已經將數據納入五大生產要素之中,新要素的產生需要新體系評估,同時也需要新世界來承載。元宇宙就是這個新世界的承載體。
在2022年初,甲子光年智庫推出了最新的科技產業評估指標體系:價值導向評估體系,這已經是甲子光年連續四年更新升級科技產業評估指標體系了。該體系主要從生產工具水平、實體經濟賦能場景和價值體現三個維度進行評估。
基于新的價值導向評估體系,甲子光年梳理出了中國式元宇宙的核心要素,分別是生產工具水平的元力,實體經濟的賦能實體經濟場景,價值體現的能效比。
由此得出了構建中國式元宇宙的核心三要素主要是:賦能實體經濟轉型,注重能效比,關注計算、存儲和網絡等基礎設施元力。
在明確了中國式元宇宙的核心要素之后,我們又將元力和能效比兩個關鍵要素進行了交叉分析,從而得出了中國式元宇宙的等級劃分方式,甲子光年將中國式元宇宙劃分為了四個等級,分別是元宇宙1.0、元宇宙2.0、元宇宙3.0和元宇宙4.0。
元宇宙1.0:低能效比,低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依賴度較低,且能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元宇宙。
元宇宙2.0:低能效比,高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依賴度較高,且能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元宇宙。
元宇宙3.0:高能效比,高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消耗大,且能源消耗小、利用效率高的元宇宙。
元宇宙4.0:高能效比,適宜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消耗較為合適,且能源消耗小、利用效率高的元宇宙。
當下,中國的元宇宙水平尚處于低能效比和低元力的1.0階段。
從元宇宙的等級劃分可以看出中國式元宇宙未來將有兩大路徑:
路徑1:是循序漸進的等級升級路徑,從元宇宙1.0逐步過渡到高元力依賴度低能效比的2.0,然后再發展到高元力高能效比的3.0,最后實現向適度元力和高能效比的元宇宙4.0。
路徑2:則是跨越式發展的路徑,從低能效比、低元力的元宇宙1.0級別實現跨越式發展,直接跳過2.0和3.0級別,實現向元力消耗較為合適,且能源消耗小、利用效率高的元宇宙4.0。
在明確了中國式元宇宙的等級劃分與實施路徑之后,就需要進一步確定中國式元宇宙的實施方法,為此甲子光年基于中國市場特點和元力與能效比等核心要素要求,制定出了八步走的實施策略。
國家層面需要從宏觀角度為元宇宙的發展做出頂層設計,并對元宇宙進行定調和指明方向。然后出臺國家級的宏觀指導性政策和綱領,并對具體鼓勵發展的方向出臺相關指導意見,以推動市場進入培育期,確保各地方政府開始跟進推動元宇宙市場發展。
然后進行市場培育和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同時鼓勵資本市場介入元宇宙賽道,并鼓勵地方政府成立扶持元宇宙發展的產業母基金或專項基金,為培育元宇宙新興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隨著企業入局并制定產品研發計劃,逐步建立元宇宙產品業務線,并將元宇宙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實際應用到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中來,提高實體經濟的效率,推動實現中國經濟結構的優化與調整。
不同關鍵角色在實施路徑中的責任環節和產業鏈布局中的側重環節均有所不同,分工明確,環環銜接,才能確保中國式元宇宙的落地與壯大。
基于這些分析,我們為每個關鍵角色分別梳理了實施路徑中的重點策略和產業布局的建議環節。
國家層面的政府機構在實施路徑方面重點關注頂層設計、政策配套和市場培育三個環節,地方政府機構需重點關注市場培育、基礎設施和資本介入三個環節,強調區域特色打造和產業集群構建,利用基礎設施優勢和資本優勢招商引資。產業/企業層面在實施路徑方面則注重基礎設施、資本介入、企業入局、產品研發和賦能實體五個關鍵環節,是中國式元宇宙實施路徑中的最核心角色,需要共同打造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的生態聯盟體系,在做好自身布局生態環節的基礎上共同構建小的產業集群,發揮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