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約記者 闞麗麗

記者采訪時看到,金銳同創辦公區域分明,職員們正襟危坐電腦前忙碌著,一場小型的路演正在進行,滿屏的專利墻書寫著金銳同創過去十年的創新發展成就……而一款帶有金銳同創LOGO的“黑盒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交流中得知,這是一款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硬件產品——信息安全工業交換機。據介紹,這款信息安全工業交換機,體積纖巧、功能強大,能滿足大規模工業網絡的應用需求。看似簡單的“黑盒子”集成了網絡安全認證功能,即能滿足于嚴酷要求的工業現場環境,又能實現接入設備的安全認證管理,真正實現端到端智能控制。
“我們的工業交換機做了安全準入應用系統,相比傳統的工業交換機做了智能化創新,擁有較高的防護等級、工業等級,支持構建苛刻的工業環境下,先進、高可靠的復雜工業以太網通信系統,為工業信息提供有力的保障。”金銳同創研發部產品經理崔凱進一步解釋了他們自主研發的工業交換機的實際應用場景。
除了硬件產品的更新迭代外,金銳同創為了打破供應鏈空洞化困境,還充分發揮“軟硬”兼施“1+1>2”的功效,自主研發了可視化管理平臺,可以實現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的融合共生,為數據優化處理分析提供支撐。
所謂可視化管理平臺,按照金銳同創研發部渲染師張睿豪的解釋,就是基于可視化引擎,為用戶建模視覺渲染,幫助用戶同真實的世界(進行)虛擬還原。通過數字孿生的手段,幫助用戶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
不僅如此,注重可視化過程中的邏輯關系也是他們的研發重點。“數據接入之后,我們會更加注重這種大屏和真實世界的交互,一方面可以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可以預判一些重大事故,這樣的話讓客戶足不出戶就可以沉浸式的體驗,而過去他需要去現場才能完成這些巡檢和運維,如果使用我們系統就可以大大降低人力、物力和費用,這些恰恰是原來傳統手段不好實現的。”張睿豪進一步解釋道。
在軟硬件產品服務的基礎上,為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實現數據的“增值”,進一步深耕數據創新“試驗田”,金銳同創還創新研發了智能巡檢AR眼鏡。這款智能巡檢AR眼鏡不同于一般的眼鏡,通過它我們就能立馬連接遠程的專家,從而實現虛擬面對面的故障排除和指導。
“現場的運維人員戴上AR眼鏡進入機房以后,遠程的專家可以通過運維人員的第一視角來指導現場的工作。例如我們的目標檢測算法,可以僅僅通過識別設備的外觀和機柜的外觀,就可以拿到設備的運行狀態,歷史高頻信息設備臺賬等等,并且可以直接顯示在眼鏡中。同時遠程的專家也可以看到,這樣就可以讓遠程的專家快速地了解現場設備的異常情況,提高恢復業務的效率。巡檢這項業務其實是比較重要的,通過AR眼鏡進行巡檢的最大的優勢,就是即便一個不懂運維的小白,戴上AR眼鏡以后,可以看見巡檢流程的引導,快速上手完成巡檢工作。”金銳同創研發部產品經理沈傲然剖析了智能巡檢AR眼鏡的應用原理。
那么,從軟件服務的加碼升級,到硬件產品的更新迭代,再到錨定用戶需求、加深交互體驗等等,多元化布局的背后,有著金銳同創怎樣破局向新的戰略考量呢?金銳同創研發部產品經理崔凱說:“我們數字孿生、3D可視化、AR增強現實和工控安全雖然是不同的產品,但三個產品都是依托于底層智能數據賦能系統實現采集、增值和應用三個模式。工控安全實現loT數據,可以采集物聯網龐大的數據信息,通過AI、AR可視化與專家的能力結合實現增值,最后通過應用展示在客戶的應用市場。”
發展至今,金銳同創目前在金融、教育、交通、能源、互聯網等多領域均有涉足,服務客戶超1500家。金銳同創始終堅持以服務為本、以自研為核,不斷挖掘供應鏈體系價值,探索共贏價值生態。據介紹,金銳同創技術人員占比超過70%,目前,已授權發明專利16項,儲備發明專利23項,已獲得軟著72個,儲備中軟著36個。
“在十年的歷練發展過程中,金銳同創始終秉承著服務至上的力量,專注于各行業客戶的數字化轉型,依托于業務數據賦能系統,圍繞著業務數據的增值應用,智能用戶業務的持續優化。”金銳同創總經理CEO閆鋒表示,未來,金銳同創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在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安全等多個領域不斷地開拓創新,走出一條具有金銳特色的“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成為用戶最貼心的智能數字化方案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