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琦 孟慶國 張 強 白麗娜
(1. 哈爾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2. 哈爾濱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重要載體,因此關于教材的比較和分析尤為重要。對中外教材進行研究,不但能促進教材的改進和完善,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拋體運動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模型,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筆者對中俄物理教材中“拋體運動規律”內容進行比較研究,分析、總結兩國教材各自的優點和不足,旨在為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俄國教材選自《物理科學(10年級)》第一章第二十五節,在學習本節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自由落體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拋體運動作為一種基本的曲線運動,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等效方法的理解,同時為圓周運動的學習做鋪墊。
我國教材選自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第五章第四節,是在第三節“實驗: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編排在“曲線運動”“運動的合成與分解”之后。拋體運動是一種最基本的曲線運動,是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知識的應用,也是第五章的總結,并承接第六章“圓周運動”的教學。
俄國教材較為關注知識的連貫性,將運動學所有知識編排為一章,由淺入深,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人教版教材在編排中關注知識的邏輯性、層次性,知識框架清晰,以運動學和力的學習為基礎。
兩種教材新知的引入方式各有特點,下面將對此進行分析。
俄國教材以上一節課所學的自由落體為引入點,在復習舊知識的同時提出問題:如果將物體斜向上拋出,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怎樣的?物體在任意一點的速度是多少?
人教版教材直接提出問題:在排球比賽中,你是否曾為排球下網或出界而感到惋惜?如果運動員沿水平方向擊球,在不計空氣阻力情況下,要使排球既能過網,又不出界,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如何估算球落地時的速度大???
俄國教材以舊知識“自由落體運動”作為引入點,幫助學生加深對舊知識的理解的同時,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效聯系,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新知識。
人教版教材以問題引入,簡潔明了,指向明確,可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俄國教材首先探究一般拋體運動的規律,如圖1所示,給出初始條件:t=0時,x0=0,y0=h,vox=v0cosα,voy=v0sinα,并有:ax=0,ay=-g。提出問題:物體能夠到達的最大高度是多少?教材中直接給出了解題過程。

圖1



圖2
探究了平拋運動規律之后,教材安排了一個拓展性例題,如圖3所示,在豎直高度h處,一小球以初速度v0做平拋運動,另一個小球在距O點距離為l處,與地面成α角度,并以初速度v2拋出,兩小球會相撞嗎?如會相撞,則在什么位置相撞?以此題幫助學生鞏固對拋體運動規律的理解。

圖3
人教版教材以“實驗: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為基礎,再通過問題引入課題,結合運動學和動力學知識推導出平拋運動規律。為了得到物體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先分析物體受力情況,再得出物體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平拋運動的速度、平拋運動的位移與軌跡、一般的拋體運動。


圖4


圖5
在“一般的拋體運動”部分,如果物體的初速度v0不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或斜向下,但是物體的受力情況仍與平拋運動的受力情況相同,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加速度為0,在豎直方向受重力作用,加速度為g。物體的初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水平方向分速度v0x=v0cosθ,豎直方向分速度v0y=v0sinθ。
俄國教材將探究一般拋體運動規律作為本節的重點,以例題形式作為引導,選擇的例題難度較大,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該部分將全部的解題步驟編排在教材上,雖然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不利于學生主動思考,同時俄國教材將運動學全部知識編排在一章中,學生在沒有學習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情況下,直接學習拋體運動,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人教版教材運用力學和運動學的知識推導出平拋運動的規律,最后讓學生利用平拋運動的知識解決一般拋體運動問題,這種編排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注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
教材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我國和俄羅斯的物理教材在拋體運動的編寫上各有特色。俄國教材側重點在于一般拋體運動,運用數學方法進行探討,簡潔明了,注重實用性,但對于知識的講解缺少鋪墊、難度較高。我國人教版教材更加注重平拋運動,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通過探究性實驗,讓剛剛接觸拋體運動的高中生產生興趣,同時教材注重基礎知識,關注學生的思維邏輯,層層遞進,不僅有利于學生建構良好的知識體系,還有利于學生了解背后的物理思想。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兩種教材的優點結合起來,注意增加一般拋體運動的探究過程以及數學方法的應用,安排探索類習題,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體會到矢量的合成與分解是高中物理基本運算方法,注重物理思想的滲透,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