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政治工作部
文化建設應和企業的戰略、發展緊密并巧妙地結合,因此,在“十四五”期間,如何做到企業文化創新,就需要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方面,要潤物細無聲,又要與時俱進。企在“十四五”期間,國有企業要進一步推動企業文化理念在全體員工中的深耕厚植,只有創新企業文化建設,才能夠為營造建設一流企業良好氛圍,展示一流企業良好形象。當然,企業戰略不斷調整以跟上時代變化的過程中,人力資源部門所面臨的影響和沖擊,既是挑戰也是機會,靈活地選擇適合企業變革的道路,將給企業以及人力資源轉型和發展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1.企業文化變革應該和企業當時的戰略、社會環境結合起來,在國有企業,往往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存在著厚厚的墻,如何做到“攘外必先安內”,就需要國有企業要改變企業文化創新思考,要以終為始,應基于市場環境、競爭狀態來制訂企業戰略,使文化上創新跟得上改變的步伐。企業應通過訪談、問卷調研,站在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上,設計出了最初的價值觀——“承諾、合作、敏捷和超越”,國有企業隨后展開了持續性推廣落實這一價值觀,這幫助企業打破了原先阻礙部門交流之間的墻,提升了在激烈市場競爭下的敏捷應對能力。可否認的是,企業文化的深入人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在實踐過程中持之以恒、步步落實,才能不斷提升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要知道,企業文化的設定要以終為始,要能夠和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社會發展狀況相結合。企業文化能夠代表企業精神、有中國特色,還具有普世精神。這份長期以來致力于對公益領域的支持和關注,讓員工越來越意識到公益的重要性,并從中感受到企業的溫度力量[1]。
2.基于此,國有企業應對內持續推行“以人為本+高績效”的理念。很多企業講狼性文化,但國有企業應倡導有溫度的文化。只有以人為本,對員工負責,讓員工在企業能夠賺到今天的錢,看到明天的未來,并在這里收獲生活的喜悅,通過高管身體力行、人才發展平臺的完善,讓員工切實感受到企業溫度和價值觀,員工才會共同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發展中來,從而實現高績效的目標。國有企業在“十四五”期間,如何憑借在企業文化建設與持之以恒的貫徹落實,“有溫度”的國有企業將自己的溫暖不斷傳達給員工、客戶、社會,通過正向的影響和激勵,最終形成不斷增長上升的良性循環,企業文化創新還應當具有前瞻性。因此,在戰略調整的過程中,企業文化變革和企業的戰略、發展也需要結合起來,而且在企業文化轉型過程中,價值觀的設定應具有前瞻性,即能與當時市場環境和未來發展趨勢相結合。
3.“十四五”期間,國有企業創新企業文化應專注于落實“創新”這一價值觀,國有企業在“十四五”來臨之際已經迅速開啟了企業數字化建設。國有企業首先從管理團隊出發,專門引進了CIO來指導開展數字化建設;其次重新梳理了企業數字化路線圖,包括產品數字化、品牌建設數字化、內部管理數字化、數字化客戶界面以及數字化人才戰略等多個緯度。除了數字化渠道協同、數字化營銷、智能工廠、智能產品等業務上的改造,在HR數字化上,國有企業從“打造數字化領導者,促進形成組織的創新文化、數字文化”出發,將數字化轉型落實到企業人才管理和戰略上。當前,全球遭遇了疫情襲擊,所以當疫情危機來臨時,提前進行數字化建設的國有企業能快速調整應對,第一時間推出了業務連續性計劃,日常運營快速轉向遠程辦公,使用云會議、協同辦公、移動辦公各種數字化工具,員工在家中利用數字化的方式來更好的工作。可見數字化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員工可以隨時隨地聚焦工作、減少出差、提高效率,也讓企業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1.企業應構建技術、管理、崗位三大標準體系,順利通過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認證,在“十四五”期間,國有企業應當把企業文化活動建成職工參與民主管理拓寬平臺載體。企業要按照“精細化管理、差異化提升、協同化建設”的工作方針,加大對班組建設各項投入,保持集團班組建設示范基地品牌,極大激發班組成員“愛家文化意識,通過強化民主管理,并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這一個突破口,要采取多種形式、途徑,持續開展主題教育和意識形態教育活動,推進企業文化創新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和職工民主管理要堅持職代會制度,簽訂集體合同,并認真處理職工提案。使之更全面理解職工民主管理的權利和義務,以“兩個信賴”創建活動為抓手,深入班組,走訪一線,多次召開一線職工座談會和新進職工座談會,通過面對面交談,聽取職工心聲。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不斷強化風險管理,根植行穩致遠理念。倡導和堅持包括合規文化、風控文化和清廉文化在內的大風險文化觀,始終將合規經營、風險防控、廉政建設作為長遠發展的堅實基礎和強勁推力。
2.“十四五”期間,國有企業必須要十分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和干部職工思想文化素質的提升,近年以來,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先后組織女職工開展了“品讀愛語”讀書分享會,舉辦了美文詩詞朗誦沙龍活動,組織青年員工開展了“家書寄相思”中秋主題活動。這些文化活動的開展,從而為企業發展構筑了濃厚了文化氛圍,為助力國有企業企業文化建設創新發展,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創建“中華詩詞之鄉”,國有企業依托文學、詩詞愛好者,組建成立了企業詩社,并為社員們搭建學習、交流的舞臺。國有企業將詩社會員創作的詩詞編印成冊,并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打印出來,張貼在墻上進行集中展示,以此帶動大家創作詩詞的積極性[2]。
3.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企業要抓實抓好勞動保護工作。適應新形勢,創新工作思路,從實現職工體面勞動,維護職工安全健康、家庭幸福和推進企業科學發展的高度,切實抓好勞動保護工作。不斷完善職工勞動保護監督制度,公司通過不斷深化“安康杯”競賽活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工作,為企業實現職工“本質安全”起到強基固本的積極作用。“十四五”期間,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不斷深化企業文化建設,深化職工普惠幫扶工作。用于春節及“金秋助學”慰問,并為困難職工、新婚生育職工及新退休人員送去企業關懷。持續參加市總職工住院津貼綜合互助保障活動;全員發放電影票和生日祝福;在傳統節日給全體職工發放福利;開展夏季安康“三送”活動,為每位職工發放防暑清涼飲料和勞保用品;組織一線職工療休養活動。通過不斷拓展普惠范圍,加大普惠力度,減輕職工后顧之憂,提升職工企業歸屬感和幸福感。
4.在深耕企業文化建設中,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以加強企業文化“三個融入”建設為抓手,從而推進企業加快建設一流智慧企業步伐,使國有企業做細文化融合。當前,大多數能源企業都在努力構建適合企業發展的文化氛圍,但不可否認,有很多企業的行政領導沒有意識到企業出現的很多業務問題其根源出在文化上。能源企業作為國有企業的新型產業來發展的,由于面臨成熟業務,所以管理要求是清晰的,使很多員工都越來越浮躁,因此,國有企業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應避免出現如此東郭先生們將無所遁形,(打不通的關鍵是在上層,一線天天接觸客戶,不務實就被用戶扇耳光,沒有那么多時間務虛)。能源企業在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中,應把所有的問題都及時復盤、分析,推進企業文化,還要避免出現搞山頭主義現象,對員工不能偏袒。
1.企業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應與強化職工思想教育相結合,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未來征途漫漫,唯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因此,在企業發展征程中,構建企業的文化長廊,就需要在推進企業文化方面砥礪前行,不斷開拓進取,使企業文化閃爍著不朽的光輝。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還應當全面實施“價值黨建”管理模式,通過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雙向嵌入、互相融合”,以“六個路徑”“九個維度”,全方位實現“三個價值”,為企業打造企業金名片不懈努力。為積極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新形勢、新要求和新變化,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著眼長遠,積極踐行創新精神,鍛造特色發展優勢。明確提出打造“革故鼎新、特色特質、跟跑趕超”的創新文化,培育創新土壤,立足于發揮本地法人企業的效率優勢,突出業務特色、形成特色品牌、凝聚局部優勢。營造創新氛圍,通過流程創新、產品創新、數字創新,為轉型發展提供內生動力。健全創新機制,大力表彰創新個人,大膽選拔使用創新人才,為創新發展提供人才保障[3]。
2.強化企業文化建設,需要企業員工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自己的力量。當前,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發展日新月異,這里有廣闊的事業舞臺,可供員工施展才華,如何讓員工在工作中創造人生的精彩,就需要廣大員工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還需要企業緊緊圍繞“一網兩鏈N平臺”戰略構想,在產業鏈和創新鏈上“強鏈補鏈延鏈”,主動適應能源發展潮流,轉型投資新能源建設,大力推進創新發展工作。在這樣的形勢下,需要能源企業發揚爭創一流的志氣、百折不撓的勇氣,走在創新創業創優的前列,肩負起公司轉型發展的使命,堅定信心、開拓創新,努力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為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奮力開創集團“十四五”發展新局面!
3.國有企業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黨委要定期組織開展“企業文化理念在我的崗位”宣講活動,活動宗旨在進一步推動企業文化理念在全體員工中的深耕厚植,營造建設一流企業良好氛圍,展示一流企業良好形象,構筑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核心競爭力優勢。為了達到“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帶動身邊人”的活動效果,活動以黨支部聯合宣講的方式進行,以自身對企業文化理念的學習實踐感悟為基本素材,宣講了自己如何通過踐行企業文化,高質量高效率開展工作的故事、經驗和做法,以質樸的語言、鮮活的事例,接地氣、入人心的將企業文化傳遞到在場的每一位員工心中,帶大家感受了一場別樣的企業文化之旅。通過開展“企業文化理念在我的崗位”宣講活動,進一步營造了濃郁的企業文化氛圍,加深了廣大黨員干部、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提升了榮譽感,激發了使命感,增強了凝聚力。
4.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提出堅守“誠于心、信于行”的價值觀,以“與客戶共發展、與員工共成長、與城市共繁榮”為企業使命,秉承“創新文化、風險文化、工匠文化、家園文化”四大文化基因等,向著“做有特色的百年企業、做有擔當的一流企業”企業愿景茁壯成長。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傳承與發揚。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在屢次進階蛻變的歷程,皆映照著地方經濟持續躍升的光輝,企業文化也植根于這片土壤生根發芽。通過“以我為主、全員參與、傳承升級”的方式豐富和健全企業文化內涵體系,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形成了講政治、有特色、有溫度的企業文化。
綜上所述,“十四五”期間,國有企業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應將文化鑄魂、文化賦能、文化融入作為“十四五”期間的重要任務企業要全面也要聚焦,要在文明服務上下功夫,認真踐行能源企業的服務宗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員黨性修養,履行崗位職責,在新時代精神引領下,使企業文化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凝練。“做有特色的百年企業、做有擔當的一流企業”是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的企業愿景,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中,雙遼發電有限公司企業文化目標是“與客戶共發展、與員工共成長、與城市共繁榮”是企業使命;“誠于心、信于行”公司上下堅守的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以人才為根本、以文化為基礎、以創新為動力、以效率為保障”充分體現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的經營理念;“創新文化、風險文化、工匠文化、家園文化”傳承著企業的文化基因。這些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不斷轉化為國家能源集團雙遼發電有限公司推動改革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鑄造形成了雙遼發電有限公司企業發展的核心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