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中國共產黨沈陽市遼中區委員會黨校,遼寧 沈陽 110200)
在網絡媒體的時代下,人們獲取圖書和資料的方式與以往有很大不同,網上信息豐富,查找信息資料方便快捷,對漢語言文學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人們獲取資源的方式逐漸多樣化,通過手機、電腦、平板等多種網絡信息設備進行文學閱讀搜索,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經典閱讀的體驗。隨之而來的就是快餐文化的普及,由于網絡媒體信息量大,閱讀資料豐富,人們在閱讀時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導致人們在閱讀時馬馬虎虎,沒有深入探究。更多的人們沉浸在一些經典網絡文學小說中無法自拔。在網絡媒體時代的影響下,如何利用現代化的科技,將現代化元素與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相互融合,從而提高讀者的閱讀感受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
說起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最重要的兩個字莫過于“經典”,在眾多漢語言文學作品中,能用經典來形容的書籍并不多。文學經典中蘊含著豐富的道理,譜寫了一個個英雄的事跡,留下了一篇篇傳誦至今的美文。很多人談起經典,第一個詞想起來的便是古老、古板、無趣。其實經典文學并不是這樣,經典文學能稱得上“經典”,是因為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在文學閱讀時是值得反復推敲和仔細閱讀的,每一遍閱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如今,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用現代化的視角俯瞰漢語言文學經典作品,在每一篇文學作品閱讀中都會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對文學經典閱讀作品產生新的定義[1]。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漢語言文學閱讀的表現方式與以往不同,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主要是通過書籍進行閱讀。如今,人們的閱讀方式多種多樣,移動通信設備可以讓人們實現隨時隨地的進行漢語言文學經典的閱讀,不受任何時間、空間的束縛,這為我們的閱讀體驗提供了便攜性。受網絡環境的影響,人們擺脫了傳統的閱讀方式,文學經典閱讀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影響了人們的閱讀模式,從原來深閱讀,逐漸轉變成了輕閱讀模式,在閱讀文學經典作品缺乏對作品的思考和感悟,不利于了解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作品中所蘊含的道理。
漢語言文學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方式,蘊含著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作為中國人要繼承發揚我國中國傳統文化,努力學好漢語言文學。在復雜的文學環境中,我國應大力提倡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進一步提高我國人民思想政治覺悟,培養我國人民愛國主義情懷,加強我國人民傳統文化的掌握,提高我國人民的凝聚力。漢言文學經典閱讀中,包含著許多生動的故事和經典的篇章,是祖先們的智慧結晶,是先輩們譜寫的史詩。利用漢語言文學經典的閱讀,進一步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豐富人們的思想意識,加強人們的行為道德規范。讓人們在漢語言文學中感受中國的魅力,在漢語言文字中領略中華民族的精神,對進一步提高我國國民素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
在網絡媒體時代的影響下,讀者對漢語言文學經典的閱讀要求和人們的思維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很多人覺得漢語言文學經典跟不上時代潮流,缺乏現代化的審美。漢語言文學經典作品與如今比較熱門的網絡文學相比,審美及表現手法都不一樣,形成了文化的代溝。在互聯網環境的影響下,由于人們獲取資料更豐富,閱讀節奏更快速,很難深入挖掘文學背后的價值,尤其是各種移動通信設備,讓文學閱讀變得快速化,很多讀者更注重視覺上的享受,而忽略了文學經典的內在價值。越來越多的讀者注重漢語言文學閱讀作品的趣味性,把文學閱讀當作生活中消遣娛樂的一種方式,閱讀的過程中馬馬虎虎,對文學作品沒有深入的理解。網絡文學,正是抓住了讀者這一心理,更新了大量的作品,但其實很多作品都缺乏內涵,沒有什么營養,浪費讀者的閱讀時間。
在環境氛圍的影響下,網絡媒體時代的到來也改變了漢語言文學經典的閱讀方式,使得漢語言文學的閱讀方式更加多樣化、豐富化。例如,通過電視媒介等通訊平臺傳播漢語言經典文學作品,“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深受大眾讀者的好評和喜愛,提高大眾讀者對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興趣。漢語言文學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閱讀價值和傳播價值,但是經典文學閱讀的方式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閱讀方式老套,沒有創新意識,讀者興趣性不強。目前,我國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工作,雖然在閱讀方式上有了較大的改變,但仍不夠靈活,因此讀者缺乏閱讀體驗,對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興趣不高。同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讀者理解性不強。由于手機、電腦等各種通信設備為生活提供了便捷,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讀者對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需要,再加上網絡化時代快節奏的影響,人們閱讀漢語言文學經典的時間零散化,閱讀快速化,讀者很難坐下來認真細細地閱讀書上的內容[3]。
隨著網絡文學的蓬勃發展,其發展觀念與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差異性較大。網絡文學小說難以保證質量,單純的書本文字已經不滿足人們的日常閱讀需求,大量的網絡小說以及游戲的應用使漢語言經典閱讀變了味道。由于網絡上的內容比較復雜,沒有統一的管理,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質量難以保證,對讀者的啟發性不強。網絡文學注重讀者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流量”,注重文學的趣味性和豐富性,但很多讀者表示看一次就不愿意再回頭看了,缺乏研究的價值。漢語言文學經典,更注重精神文明的價值體現,注重文學的內在價值,值得人們反復的推敲,具有一定的教書育人的作用,有助于培養人高尚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學素養,但在閱讀“流量”方面還存在不足,沒有網絡文學受歡迎。
在網絡信息時代下,多媒體、互聯網等在無線通信設備中廣泛應用?;诰W絡媒體的公開性、透明性、共享性的特點,改變了漢語言文學的閱讀模式,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工作的開展呈現多樣性的發展趨勢。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地利用手機等無線互聯網通信設備,進行文學經典閱讀,隨時隨地地帶著一個移動的圖書館,使文學經典閱讀不受任何時間空間的限制,拉近了城市與鄉村文化的距離。無論你身處何處,都可以獲得大量的文學資源進行學習,提高了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廣泛度,吸引了更多的群體融入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中。然而,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創新改革不足,很難吸引大眾讀者的眼球。網絡信息時代對漢語言文學的閱讀模式沖擊很大,為了更加吸引讀者的眼球,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已經進行了初步的改革與創新。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從傳統的文字符號逐漸加入圖片、動畫等,吸引觀眾以及讀者的眼球,但由于創新意識不足,沒有很多的讀者市場。
造成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家庭原因也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庭環境是人們賴以生活的地方,是人民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因此家庭的環境氛圍對于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家庭由于父母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文學小說中,對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不夠重視,沒有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環境和學習氛圍,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多種網絡文學作品大量地涌現在網絡市場上,由于網絡監管力度不足,許多網絡文學作品只追求趣味性,高流量,缺乏內涵。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更追求文學價值的體現,文學內容較難。很多讀者表示看不懂,不愿意動腦去思考文學背后的價值,因此缺乏了一定的閱讀興趣。為了更好地將漢語言經典文學發展起來,將對漢語言文學改革創新,融入現代化的文學特征,提高讀者的喜愛程度。網絡文學作者也要加強文學素養,注重打造網絡文學的品質,更好地服務大眾讀者,發揮文學本身的教育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閱讀思維和閱讀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傳統的漢語言文學閱讀思維已滿足不了現代化人們閱讀的需求。因此,要改變傳統思維,將現代化元素融入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中,讓漢語言文學經典朝向多元化發展。例如,可以將經典文學作品改編成繪本故事,創作經典文學動畫等,吸引更多讀者的眼球,起到傳承發揚漢語言文學經典的作用。
為了進一步加強大眾讀者漢語言文學經典的閱讀體驗,提高讀者漢語言文學閱讀的積極性,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就要充分地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方式,讓經典文學“活”起來,讓讀者對經典文學的掌握更加的深刻。例如,經典文學作品《三國演義》的影視改編,將傳統的文學作品融入現代化的元素,利用現代化科技方式拍攝電視劇,為大家傳播文學經典,讓大眾讀者擺脫書本上的枯燥和束縛,增加視覺和聽覺的感受,讓大眾讀者對《三國演義》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對經典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層面的認識,提高了大眾讀者對《三國演義》的閱讀興趣。
我國漢語言文學經典文學作品“論語”“中庸”等,由于比較繞口,古代語言習慣與現代語言習慣不同,很難被大眾讀者理解,大眾讀者學習閱讀的積極性不高。利用多媒體技術方式,將漢語言文學經典作品,以動畫的形式播放,立體地展現在大眾讀者的視野,提高大眾讀者的閱讀興趣。例如,將論語改變成動畫,提高閱讀興趣。由于論語比較經典,文學語言比較難,考慮到大眾讀者的接受力,以大眾讀者的興趣作為出發點,利用flash動畫,將論語的內容和內涵巧妙地展現出來,在動畫中包含著論語的朗讀,論語的道理,論語的小故事,發揮多媒體網絡技術作用,提高大眾讀者學習論語的興趣,幫助大眾讀者理解論語背后的深刻含義。
將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融入現代化特征,加強大眾讀者對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各地方可以積極地開展有關的實踐活動,讓更多的大眾讀者參與到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活動中來,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文學的魅力。例如,政府可以定期地舉辦漢語言文學經典朗讀交流會,通過對經典文學的朗誦,提高大眾讀者經典文學的積累,加強大眾讀者經典文學的審美,將漢語言經典文學賦予藝術性的特征,提高大眾讀者的理解與感悟。在進行漢語言文學經典朗誦的過程中,要注重音樂伴奏以及舞臺燈光效果的配合,使聲音更具有魅力,引發人們的思考和關注。大眾讀者還可以根據經典文學作品,進行創意式的改編,利用話劇的形式將經典文學作品演繹出來。例如,在進行《茶館》文學作品授課中,可以讓大眾讀者根據經典文學中的故事線索和人物特征,進行角色的扮演和演繹。讀者通過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對作品中人物的形象,語言習慣,情緒變化等,都有了進一步深入的了解。大眾讀者自主地進行舞臺劇的改編創作,將文學內容融入自己的思想,使大眾讀者在演繹的過程中,對文學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體會,發揮文學經典作品的意義。這種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大眾讀者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體驗,讓大眾讀者在體驗中收獲成長。
為了進一步加強漢語言文學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意識,就要在網絡媒體時代的背景下,有效地利用網絡技術增加傳播渠道。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巧妙地利用好這個利器,加大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傳播力度,巧妙地利用互聯網思維,建立多種網絡宣傳平臺,讓讀者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交流和探討,進一步提高讀者的經典文學閱讀興趣。還可以利用網絡傳播媒介,推動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多樣性發展,將難懂的漢語言文學經典作品,用現代化的工具表現出來。加強漢語言文學作品的觀賞性,提高大眾讀者對漢語言文學經典作品的認知能力,發揮漢語言文學經典作品的教育作用和價值。利用網絡媒體信息技術還可以開辟漢語言文學分享渠道,利用各種程序軟件,網絡平臺都可以進行文學的推薦、閱讀,進一步推動漢語言文學經典全民閱讀的發展。
在網絡媒體下,我國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方式正逐步發生改變,巧妙地融合了現代化元素,推動了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發展進程,加快了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的改革步伐,使我國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朝向多元化發展,全面提高大眾讀者的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