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玲 唐 云
(作者單位:1.泰州學院;2.江蘇鹽城環保科技城實驗學校)
在網絡時代,媒介技術獲得了快速的發展,新媒體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收看帶有背景音樂的短視頻更是成為多數人的娛樂方式之一。本文所要研究的短視頻背景音樂主要是指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用戶在上傳視頻時所使用的背景音樂。這類音樂的創作主體既有專業的音樂制作團隊,也有普通用戶,比如“××創作的原聲”,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音樂或自主創作原聲。
在推廣模式方面,短視頻平臺進行內容推送時多依靠算法向用戶推薦他們感興趣的內容。算法內容分發機制一經使用,就使短視頻平臺視頻內容的分發變得更加精準有效。平臺可以通過這種機制分析出每一個用戶喜歡的視頻類型,并向他們大量推送符合他們興趣愛好的視頻內容[1]。這種方法不僅避免了用戶長時間觀看不感興趣的內容的情況的出現,可以持續刺激用戶的大腦,讓用戶對視頻內容一直處于感興趣的狀態,還可以將流量吸引到內容新穎且有趣的高質量視頻上,提升用戶對短視頻平臺的忠誠度。同時,短時間內片段化重復的音樂能加深用戶對其印象,越是清晰簡單的音樂節奏兼容性越強,越容易被網友們反復應用在自己的短視頻中,或是進行內容延展和再創造,從而在巨大的用戶群體中形成病毒式傳播。
短視頻的視頻內容和背景音樂是不可分割的,兩者互相作用,又互相依賴。短視頻平臺具有自媒體平臺的一般特征,即門檻低、內容更新速度快。這樣的特征讓短視頻背景音樂的受眾基數得以擴大,而短視頻的媒介特征也使背景音樂的傳播方式得以優化。與此同時,短視頻背景音樂的創作和再創作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短視頻內容整體價值提升。總的來看,短視頻平臺背景音樂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點:
1.2.1 種類繁多且旋律洗腦
短視頻背景音樂種類繁多,當下流行的原創音樂、老歌新唱、普通用戶創作的原聲以及多種多樣對音樂或原聲的二次甚至三次創作等都可以作為短視頻背景音樂。對當下流行的原創音樂再次進行細分,又可以根據風格分成不同的類型。普通用戶創作的原聲種類更加龐雜,有純人聲、環境音、人聲與原創音樂的結合等。對音樂或原聲的二次甚至三次創作融合了廣大短視頻創作者個人的智慧,讓短視頻背景音樂的種類更加豐富。由于短視頻時長的限制,視頻創作者一般都會選用一段聲音的高潮部分作為背景音樂,這部分聲音不管有沒有歌詞,旋律都較為簡單,或通過多次重復,或通過一鳴驚人,最終給用戶留下深刻的印象。
1.2.2 創作者與平臺共同發力加速作品傳播更新
許多熱愛流行音樂又有一定音樂基礎的普通人會自己動手創作詞曲、編排音樂、錄制視頻,然后將視頻上傳至各大短視頻平臺、音樂類平臺等。創作者將自己的作品上傳之后,因為這些平臺本身用戶基數大,所以只需幾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作品就能在不同平臺上爆火。作品在爆火一段時間以后,會被新一輪的其他作品取代,如此周而復始,構成一個流行背景音樂的循環圈。
1.2.3 時代元素融入歌詞以滿足用戶情感需求
用戶與視頻相互聯系的重要介質是背景音樂。視頻只能刺激用戶的視覺,而加上背景音樂以后的音樂短視頻,不僅能夠給用戶帶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還能夠延伸視頻內容。不同時代的人們有不同的時代記憶與情感需求,所以創作者大多會將與時代相關的元素融入短視頻背景音樂的歌詞中,與用戶產生時代共鳴,進而滿足不同年齡段用戶對音樂的情感需求。
1.3.1 傳播者靈活運用多種營銷手段
短視頻背景音樂的走紅是市場運營與藝術創作相結合的產物,傳播者的營銷手段主要有網絡音樂轟炸式運營、定位用戶精準運營。
轟炸式運營這一營銷手段是指傳播者通過多種平臺、多種手段在短時間內對內容進行反復傳播。同一個短視頻,你可能在抖音平臺剛刷到過,幾分鐘后,你又會在微博、快手上發現同樣的視頻,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你會聽到路人在播放使用同樣背景音樂的視頻內容。在這個過程中,短視頻的背景音樂也做到了重復洗腦式的傳播。這種轟炸式營銷憑借極快的傳播速度、超廣的傳播范圍、較低的運營成本,成為目前音樂市場上最常見的營銷方式。
用戶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精細化,以精準的定位和精準的推送為特征的精準營銷模式,是優化消費者用戶體驗的有效方法。無論是音樂平臺還是短視頻平臺,都可以利用用戶在注冊平臺信息時填寫的音樂喜好,為用戶量身定制推送內容,從而做到精準運營。
因此,從音樂市場營銷層面來說,傳播者在音樂產品的生產和營銷中要從多方面考慮消費者當前的心理變化和感受,滿足消費者的多樣需求。
1.3.2 傳播者精準滿足受眾消費心理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人類需求的5級模型,即“需求層次論”,將人類的需求大致分為生理、安全、愛和歸屬、尊重、自我實現5 類需求,其中生理需求位于金字塔的最底端,其他需求依次遞進。人們通常在低級別的需求得到滿足后產生其他高級需求。對音樂的欣賞正是人們茶余飯后產生高級需求的體現,這種需求促使人們對音樂作品產生消費沖動。
傳播者要把音樂消費者的需求作為音樂市場的基礎,盡力滿足音樂消費者通過音樂進行表達、尋求共鳴、娛樂等需求,合理利用音樂市場的資源,形成藝術生產和消費的良性循環,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藝術成就[2]。例如,周杰倫的音樂風格多種多樣,個性化十足,與酷炫的藝術形式相結合,滿足了眾多音樂消費者的心理訴求,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2.1.1 積極方面
自短視頻在市場上獲得爆發式增長以來,《狂浪》《我要變好看》《山楂樹之戀》《興風作浪》《天蓬大元帥》等一大批歌曲接連在短視頻平臺走紅。短視頻背景音樂讓短視頻作為一種新的音樂載體被放在在線音樂平臺上,促進短視頻與在線音樂平臺互相融合,二者互惠共贏。
2017 年,網易云音樂、酷狗音樂、蝦米音樂先后內置短視頻版塊。對于短視頻平臺和音樂平臺來說,二者雖然都需要流量和用戶,但并不是完全的競爭關系。由于兩邊消費產品不太一樣,總的消費時長和頻次并不會沖突,這樣的互補關系也為音樂內容的傳播和平臺用戶的增長提供了空間。
2019 年11 月,快手聯合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 歌,共同發布了“音樂燎原計劃”。該計劃將五大平臺的海量資源集中起來,從流量、資金等多方面幫助更多音樂人獲得“出圈”的機會。以“音樂燎原計劃”為代表的跨界試驗,有可能實現音樂直播、音樂短視頻、K 歌平臺等全方位的共同引流,做到“人紅歌紅”,持續為音樂產業賦能。
2.1.2 消極方面
第一,頂端競爭力不足,中堅力量的發展格局還未穩定。近幾年國內短視頻呈爆發式增長,其生命力雖旺盛,但整個市場依舊處于平臺爭搶用戶、內容張力有待增強以及力求形成穩定格局的“洗牌”階段。
第二,同質化現象嚴重。隨著短視頻背景音樂市場規模的擴大,有不少網友抱怨不管在什么平臺上,熱門的歌曲都是同一批,而這一批又一批的熱門歌曲,甚至在曲風、旋律上都雷同。這種同質化的蔓延,對行業擴張、平臺發展、觀眾審美都有不利影響。
2.2.1 “口水歌”的盛行無形中影響了受眾的審美
部分短視頻背景音樂是一些音樂創作人從洗腦的角度出發創作的“口水歌”,有些歌詞甚至可以說是毫無美感,卻可以紅極一時。這不但降低了受眾對優秀音樂作品的關注度,打擊了那些音樂人創作經典作品的積極性,更對受眾的審美水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很多未成年人也從短視頻平臺上學會了不少“口水歌”,這對其身心健康發展存在一定的影響。
2.2.2 沉浸式體驗容易令受眾沉迷其中
音樂最強大的地方在于感染力和代入感。在聽到某些歌曲時,人們會受到音樂的感染,在腦海中會呈現記憶中的畫面,甚至會像條件反射一樣,只要聽到一首比較有共鳴的歌,記憶就會出現,所以人們聽到音樂后再看到類似視頻會有一種代入感。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都利用了這點,平臺上的大多數視頻都會讓人沉浸其中,讓人感覺視頻的主人公就是自己[3]。這種沉浸式體驗容易令受眾沉迷其中,對受眾的現實生活產生影響。
一些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辨別能力相對較差,容易沉迷于刷視頻,在無形當中會受到一些短視頻背景音樂的影響。例如:現在許多青少年特別是兒童在閑暇之時哼唱的不再是兒歌,而是充滿情愛等成人元素的短視頻背景音樂,這種現象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部分短視頻背景音樂的歌詞內容雜亂,不僅有網絡流行語,中英文混雜,甚至有粗俗的俚語,青少年過多接觸不規范的語言會讓他們的閱讀能力受影響,出現遣詞造句夾雜網絡流行語等情況。
當前短視頻音樂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音樂市場的繁榮,但也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如專業的音樂制作人才不足、傳播過程中存在版權隱患等。除此之外,一些粗制濫造的內容也會對受眾產生不良的影響。那么如何規避不良影響,促進短視頻背景音樂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短視頻平臺的發展給予了原創音樂較好的生存發展空間,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原創音樂質量的參差不齊。部分音樂人為了追逐流量,打著原創的旗號卻不斷產出疑似抄襲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音樂市場的良性有序發展,打擊了原創音樂人的創作熱情。在這種情況下,平臺方要努力提供適合原創音樂生長的土壤,如平臺流量向原創音樂人傾斜,設立獎項評選高品質原創音樂作品,對抄襲、作品侵權等行為進行打擊,鼓勵受眾參與監督等。
在短視頻平臺上,數以億計的用戶將自身創意呈現于網絡空間,通過不同形式展現多樣的內容,再通過媒體進行廣泛傳播,這種多維度、多形態的創新行為被稱作“全景創新”。音樂的全景創新同樣如此[4]。音樂的全景創新可以從曲風、歌詞、旋律等多個角度出發。近年來傳統文化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古風類音樂作品席卷各大短視頻平臺,這類音樂作品出現之初可以說是有一定新意的,但隨著部分創作者的跟風,部分古風類音樂作品的品質開始下降,最終難逃被用戶詬病的處境。音樂作品的創新不僅需要平臺加大鼓勵力度,更需要創作者提高個人素養,將好的創意融入作品創作當中。
文化發展對當前社會有著重要意義。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主要體現在歌詞的創作當中。但當前短視頻平臺部分背景音樂的歌詞不僅談不上有內涵,甚至連基本的合乎語法規范都做不到。部分創作者為了提高歌曲的傳唱度,強行押韻,甚至使用一些作詞軟件進行歌詞創作,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或許能夠收獲一定流量,但其文化內涵卻不足。事實證明,這樣的作品通常只能在短時間內爆火,難以在歌壇常青。為此,短視頻平臺一方面需要加強對音樂作品的審核,另一方面也可以發起一些與歌詞創作相關的主題活動,調動用戶參與的積極性,吸引興趣相近或相同的用戶積極參與短視頻背景音樂歌詞的創作,進而起到提升作品文化內涵的目的[5]。平臺上的音樂創作者也要提升自身文化素養,拒絕“口水歌”,發力創作高質量、有內涵的作品。
短視頻背景音樂在音樂表現、內容表達、制作傳播等方面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并且在當代社會迅猛發展,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音樂文化力量。但同時短視頻背景音樂也存在藝術的娛樂化、傳播過程中具有版權隱患、作品的粗制濫造等問題,可以通過提供適合原創音樂生長的土壤、推動音樂作品的全景創新、增強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等措施,推進短視頻背景音樂市場良性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