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炫 高 偉
(淮安三新供電服務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江蘇 淮安 223200)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電力系統已經成為保障民生和企業正常運維的基礎。電力系統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也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改革,尤其是在配電線路常見的故障、運維檢修管理以及線路的云間管理方面都需要特別地進行關注,確保電網線路的正常穩定運行。
配電線路是供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供電線路的運行水平直接影響供電企業的供電能力以及供電企業的服務水平。在社會各界供電需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供電企業要重視進一步提升供電能力以及服務水平,建立起較為完善的配電線路運維體系,確保及時地排除線路故障,保證供電的穩定性[1]。
從供電企業配電線路的特點來看,往往具有比較高的復雜性,線路在運行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惡劣自然條件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需要采用有針對性的故障排除技術,確保故障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防止線路故障影響正常的供電,減少線路故障所帶來的損失,因此需要對配電線路的故障處理以及運檢進行深入研究。
配網配電線路之中最為常見的故障要屬短路故障,導致該類故障出現的因素諸多,從而使得短路故障的排查工作和檢修工作面臨著較大的困難。具體來說,暴風雨和閃電等惡劣天氣會導致配電線路斷裂并導致短路。腐蝕性氣體、液體等也是造成配電網短路故障的“罪魁禍首”。配網電路問題導致電力資源供給得不到保障,嚴重的情況會導致安全隱患,所以必須高度重視短路問題。
引發配電線路接地故障的原因較多。其中之一就是線路接觸到金屬而引發接地故障,另一個原因是人工處理技術存在不足,有關人員在展開配電線路安裝工作的時候沒有做好固定處理工作,這樣一來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影響,單相接地故障的發生率大大提升。配電線路自身是電力運行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承擔著龐大的使命。
電線在分配時要考慮到很多方面,配電建設中自然也要受更多方面的影響?,F代社會建筑數量的不斷增加,使得配電建設工作面臨著巨大的任務壓力。建設者應當將地形等多方面的因素考慮在內,如穿越較多的建筑物及樹木,這一環節一旦沒有做好阻礙因素的清理工作,很容易發生接地故障。一旦發生接地故障,變電箱母線也會隨之改變,短時間之內電流驟增,則會直接燒毀變電站的電壓互感器和電路供電設備[2-3]。
變壓器作為電力系統的核心組成,通過改變電壓、安全隔離等手段提升電網體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一旦變壓器發生故障,那么系統線路也會隨之出現問題。一旦遇到用電高峰,此時變壓器處于高壓工作的狀態,自身溫度迅速升高,變壓器故障發生的風險將大大增加。而遇到用電低谷的時候,設備存在空負荷的狀態下,溫度也會迅速升高,從而造成變壓器故障。
當設備因素造成配電線路故障時,應及時解決,但應以防為主。
運檢管理部門應定期檢查所轄配電線路,著重記錄線路或者設備較陳舊的地區,及時向管理部門報告更換情況,但也應注意配電線路涉及面大,維修保養要嚴格,要全面檢查線路,政府要加強對電力運輸管理相關行政部門的監管,建立相應的獎懲管理機制,對表現突出的電力團隊或個人給予一定的獎勵,政府財政部分的投資應該增加,以更換更穩定的電力設備,降低故障率[4]。
由于自然因素造成配電線路出現故障是不可能避免的,必須不斷地加強預防,比如針對防雷問題,應注意提高布線設備的抗雷擊能力,加強氯化物的使用,經常更換絕緣子。在每一次雷雨天氣過后都要檢查配電線路,有損壞的線路就要及時地進行更換和維修。
電線桿穩定性問題。配電線路較長,覆蓋范圍較廣,需要很多種電線桿來輔助架設,所以電線桿穩定性一定較高,特別是對部分城鎮、農村地區來說,這一地區電線桿通常都安裝在公路兩旁,但是因為公路自身穩定性不夠,而且土質疏松則易造成電線桿發生傾倒現象,所以一定要注意城鎮與農村地區電線桿穩定性問題。由于溫度因素的作用,配電線路將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所以應注意對電線桿間距進行合理的控制[5-7]。
人為因素屬于不可控因素之一,針對人為因素造成的配電線路故障,應著重在多方面強化教育。
政府相關部門應將保護電路宣傳文件發布到所轄區域,我們可以通過發短信、微博、微信等方式,來不斷督促人們逐步增強電路保護的意識。學校教育中應該加強對學生進行電力保護方面的教育,讓他們從學習階段就能意識到保護電路和相關器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運檢管理部門技術人員實施配電線路相關建設的過程之中,要嚴格遵守合理規范化的運行標準,避免因為不合理的運行而損害線路或設備。與此同時,在路線的建設過程中,應注意以綜合的、全面的觀點來對路線進行分析和合理布局,并在路線的建設區域四周設置醒目的標志[8]。
為了能夠讓配電線路的運行變得更有序和安全,就必須為配電線路構建一個專門的運檢管理體系,并利用相關信息技術的優勢,打造綜合運輸檢驗管理模式。在運輸檢驗管理體系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定運輸檢驗管理目標,并結合相關的目標對各種功能進行不斷的完善,打破原有的模式的限制,避免管理工作在進行的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的產生,提高檢控管理的效率和整體效率。
基于運輸檢驗管理體系的相關規范和制度,應注重在針對配電線路進行大修工作的過程中,合理科學地制定出大修計劃,并且在進行大修工作時,應依據線路的實際狀況對運檢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整,同時在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下,合理地對配電線路的有關數據進行分析,針對線路的運行狀況強化安全核定工作,綜合考慮所有影響線路安全穩定運行的因素來制定出相應的管理和解決策略。
在配電線路施工和升級改造過程中,會有眾多配電設備參與其中,所以在加強配電線路運檢管理的過程中,應確保各設備的信息都是有序和明確的,并且合理地安排和充分地把握各方面的信息。通過構建信息配電線路檔案庫,可以將所有設備數據信息整合到數據庫中,督促維護人員在具體的維護和操作過程中有可靠的參考,更能發現配電線路及相關設備的各種隱患。順利、準確地提出改進策略和合理的維護計劃,督促運檢管理者能夠全面把握設備各方面信息數據并對實際運行狀況做出精準判斷,并結合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保障設備能夠正常、穩定地運行[9]。
當前國家對于配電網的改造工程已經有了一系列的安排和要求,電力企業應該積極響應有關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于配電線路進行更多的改造和提升,從而使得配電線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夠得到持續的提升。在進行配電線路升級改造時,需要先綜合配電線路存在的問題進行排查,將原來暴露在外的導線都換成含有絕緣皮的新導線,這樣才能夠將導線受外界因素(例如樹木和雨水)的干擾降到最低。
運檢過程中也要進行一系列的防雷改進,其中主要是將氧化鋅型避雷器設置于帶電柱開關的兩側以及斷開操作頻繁的位置,同時此設備也需要設置于配變的10kV 側以及隔離開關的兩側。配變低壓側的許多點必須接地,例如柱上開關外殼,配電箱和中性點的接地電阻得要控制在10Ω 之內。雨季前應進行10kV氧化鋅避雷器試驗、1mA 直流電流電壓試驗和絕地電阻試驗。應定期對絕緣磁件進行檢測及優化,有條件的需要對絕緣子進行更換,絕緣子的電阻值應大于300MΩ,以確保標準安裝[10]。
電網系統中配電線路一般都是距離非常長,跨度比較大的線路進行鋪設的,在運行過程中面對電網線路出現故障時,一般都是采用故障分析的方法進行運維和檢修的。
故障分析法是結合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信息技術來實現的,這種方法有助于提升對電網線路的電氣量的測量以及提升配電線路的故障時的應對能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般都是利用配電線路中的工頻電氣量進行測量的,在得到工頻電氣量的測量結果后對其進行計算,就能夠確定配電線路的故障發生的位置,有助于提高施工檢修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人員在出現問題時需要進行大量的排查工作,并且減少了人力資源成本,提高運檢的效率。
電力企業需要根據計算機技術構建運檢管理系統來提升運檢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程度。在運檢管理系統的建立中,需要根據運檢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科學地確定自身的功能,對管理模式進行優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對配電線路的運行狀況、線路檢修方案進行細致的分析,根據配電線路的運行狀況對檢修方案進行合理的調整,積極利用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以及其他先進的技術對配電線路的故障發生的部位和類型進行分析,對運檢管理制度進行合理的制定。
在日常運檢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收集電網系統中配電線路的相關運行狀態信息,豐富配電線路在運維管理過程中的原始數據,建立原始數據庫能夠具有比較系統的運維管理,能夠快速地了解各個線路中的原始運行狀態,并且結合現代化的信息系統能夠提高管理人員在實際解決問題時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難度,這就需要結合智能化的運維平臺來對檢修工作進行管理。
在電力配電線路運行維護過程中,應在定期檢查的基礎上,強化電力配電線路的巡視。為保障巡視工作的成效,應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和天氣情況等,制訂針對性的巡視計劃,確保巡視工作的順利開展,并取得理想成效。例如,在北方地區的冬季,需要制訂針對降雪的巡視計劃,在降雪天氣加強線路巡視,以免配電線路受到降雪的影響而發生故障,確保電力配電線路能夠穩定、順暢地供電;針對節假日等用電高峰期,也應制訂針對性的巡視計劃,加強配電線路巡視,避免因配電線路負荷過高而影響供電穩定性。
配電線路是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配電線路在運行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很容易發生故障,不僅會導致供電穩定性降低,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利影響,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損失。為了更好地保障配電線路運行的穩定性,需要加強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還要針對出現故障的原因,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故障排除技術,提升故障排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