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禾,湯新星,唐虎躍,黎 潔,謝雯茜
(1.長沙理工大學 設計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4;2.倫敦大學 巴特萊特建筑學院,英國 倫敦 WC1E6BT)
隨著時代進步與科技發展,功能性服裝所承載的社會意義也越發特殊,因此,在未來的服裝設計發展中,功能性服裝將占有一席之地。功能性服裝誕生的最主要意義在于承擔更高的專業化、社會化需求,并在滿足人們實用主義的物質需求的同時,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本研究以2021年上映、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的電影《沙丘》中出現的功能性服裝—蒸餾服為例展開分析。該影片以未來環境問題為視角,深入剖析了功能性服裝的實用性、安全性、美觀性、象征性、特殊性、環保性等,不僅揭示了功能性服裝的應用領域和發展趨勢,還分析了功能性服裝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1],我國已經開始研究功能性服裝。最初,服裝的功能性主要體現在遮蓋、御寒等方面,到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對服裝的功能性研究又有了新的進展,在功能性服裝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更加豐富多樣的功能性服裝逐漸顯現在大眾視野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性服裝的研究領域也不斷擴大,研究層面也更加廣泛,功能性服裝逐漸變得多元化。近年來,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設計師對服裝設計有了新的思考。隨著流行性疾病和地球環境問題日益嚴峻,人們對服裝的功能性要求越來越高,很多服裝設計開始圍繞以“用戶”為中心的“功能性設計思維方法”發展,例如許多老年人、殘疾人、孕婦以及嬰兒[2]等特殊群體,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無法自主滿足正常需求,而功能性服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他們的自主性缺陷。
功能性服裝的種類越來越多樣化,這也反映了其對社會發展越來越重要。目前,我國功能性服裝在市場上大體可以分為防護型服裝和非防護型服裝兩種類別。防護型服裝一直都是業界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用于防止人們在某種危險環境或者不良環境中受到傷害。我國現階段的功能性服裝主要有以下4種:(1)隔熱防護服,是應用最廣泛的功能性服裝之一,主要適用人群為高溫作業人群,具有防高溫、防火、耐熱、耐磨等特性,能有效保障消防隊員、高溫場所作業人員接近熱源而不被酷熱、火焰、蒸汽所灼傷。(2)免燙服裝。為解決服裝變形問題,對一些服裝面料進行了免燙處理,免燙服裝應運而生。有的免燙技術利用的是纖維本身的記憶功能,即一些人造纖維經過定型后,纖維分子會產生記憶,經過水洗和外力作用后仍能復原;有的技術是對纖維進行后期整理,比如棉纖維經過液氨處理后,外力就不易作用在棉纖維上,就能保證服裝不變形。(3)抗菌服,大多數為醫用防護服,面料多采用木棉纖維、殼聚糖纖維、麻纖維等,具有較好的抗菌作用。(4)抗靜電防護服,包括無塵服和電磁波防護服等,主要用于防止靜電積蓄。目前,抗靜電織物的生產方法主要是在織物內部添加導電纖維或使用抗靜電劑,其中,導電纖維主要有銅纖維、不銹鋼纖維、腈綸基金屬絡合導電纖維等[3]。
由于受到環境和時代發展的影響,市面上的功能性服裝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隔熱防護服雖然是應用最廣泛的功能性服裝之一,但仍有兩個顯著的缺點:一是內層的材料沒有防水透氣性,內部的濕氣無法及時排出,不具降溫效果,若遇出汗或者進水情況,無法保證內部干爽;二是中間層的材料沒有較高的比熱容,當外界熱量進入內部時,不能將熱量儲存,會大幅度提高溫度,埋下較多安全隱患。電影《沙丘》中的一款黑科技服裝—蒸餾服同樣也是一款隔熱防護服,為研究功能性服裝提供了較大幫助。基于此,本研究通過解讀蒸餾服的結構、面料和功能,以期為功能性服裝的發展指引方向。
在服裝設計師杰奎琳·韋斯特和鮑勃·摩根的帶領下[4],電影《沙丘》的服裝設計團隊設計了超過1 000套服裝作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于黑科技服裝—蒸餾服(圖1)。這件服裝的結構十分復雜,設計師團隊為了向觀眾呈現一件完美的服裝作品,歷經了多重困難。與其說蒸餾服是一件衣服,不如說蒸餾服是一套精密復雜的人體自循環系統,是由過濾嘴、護目鏡、水管、儲存口袋、溫度調節器等一系列特殊構件組合而成。該服裝的主要功能是儲存水,這種結構既可以保護穿戴者的安全,又可以避免穿戴者在沙漠中遇到極端天氣和惡劣氣候時水分過快耗散,其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圖1 蒸餾服的結構展示
影片中的蒸餾服最后呈現給觀眾的外觀為竹炭黑混合棕色,采用了腈綸、填充物、網狀面料、多孔棉等面料材質(圖2)。這些面料從內而外組成了蒸餾服的內膽層,將腈綸織物設計在最里層是因為腈綸具有較好的耐熱性,同時,腈綸織物在合成纖維中屬于較輕的一類。選擇網狀面料和多孔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這些面料的透氣性較好,另一方面是面料表面做過磨毛處理,會有一層細細的絨毛,穿起來更為舒適,同時手感也十分柔軟。

圖2 蒸餾服的面料展示
電影《沙丘》的原著作者弗蘭克·赫伯特指出,蒸餾服是人們在環境惡劣的沙漠中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服飾,這款蒸餾服的設計靈感源于國際空間站的水循環利用系統,具體包括3項功能:(1)水分收集功能。整個蒸餾服中都布滿了縱橫交錯的水管,這些水管收集著人體中的水分,將離開身體的任何水分(汗水、尿液、糞便、呼出的飛沫)回收變成可飲用水,最后那些可飲用的水資源將被回收到腹部核心的一個儲存口袋中,這個口袋儲存的蒸餾水便是可以飲用的蒸餾水。(2)水分過濾功能。蒸餾服具有非常高效的過濾凈化系統,可以將人體中的水分統一回收并過濾成人們在沙漠中必要的生存資源。(3)調節身體溫度功能。該款蒸餾服配備了一個溫度調節器,可以根據室外的溫度調節自身的溫度和濕度。蒸餾服的功能如圖3所示。

圖3 蒸餾服的功能
由此可見,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社會多元化發展[5],通過對蒸餾服結構、面料、功能方面的分析發現,我國對功能性服裝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促使服裝結構也越來越豐富,服裝材料不斷被開發與更新,人們對服裝功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之服裝種類也越來越多,設計趨勢也逐漸變得多元化。
功能性服裝呈現出功能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滿足了相關專業群體的消費需求。例如,目前有些服裝可以監測人的心率、呼吸、血壓等數據,實時監測人體的生命特征,在遇到緊急事件時可以及時報警,如心臟病發作、虛脫甚至貧血等,進而減少風險或降低病情惡化的概率。再如娛樂方面,可以在服裝中插入可以聽音樂和廣播的芯片,將音樂直接導入芯片中。Infineon公司開發了一種可直接縫制到襯衣或夾克里的MP3播放機,由可拆卸式電池/存儲卡和軟鍵盤組成,使用者插上耳機便可聆聽音樂。未來,或許人們不會再為了買多大尺碼的衣服發愁,一個按鍵就可以自動測量并決定加寬還是縮小。由此可見,服裝的功能性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6]。
基于用戶對產品的多種需求,結合功能性服裝功能多元化的發展現狀不難看出,功能性服裝的功能多元化是主要的發展趨勢。
服裝特殊功能的實現有賴于服裝材料的性能優化。功能性服裝用戶的復雜性決定了功能性服飾材料需要為用戶定制相匹配的服裝材料,例如戶外服裝的面料需要具備吸濕排汗的性能,選用的紡織種類可通過纖維組織來改變性能,在兼具功能性的同時,也具有環保性,不會造成資源浪費[7]。材料的多樣化在未來可能會表現在原材料上,可能更傾向于高復合性能。這是因為復合高分子鏈形成的纖維有各種優異性能。功能性服裝材料的應用也會朝著科技、功能、運動的方向發展,例如Tyvek織物(特衛強是杜邦公司優秀的無紡布產品,這種紡黏型烯烴是用高密度聚乙烯纖維制成,擁有均衡的物理特性,厚度薄、質量小、不易變形、柔軟平滑、堅韌、抗撕裂、不透明、防潮濕、抗水漬、表面摩擦力小、彈性大,結合了紙、布及薄膜所具有的特點)也被用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用防護服,說明防護服功能的升級,核心在于材料的更新多樣。
隨著功能性服裝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通過對功能性服裝的深入研究,原材料逐步差別化和多元化,朝著高性能化方向發展[8],功能性服裝設計也將集多種消費者的需求于一體,同時服裝的安全性能和舒適性能也會越來越好。
目前,環境問題成為國際問題,對功能性服裝的需求越來越高,環境污染無疑對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傷害,而服裝的功能即將被最大化的開發出來,根據面料的功能性、材質的功能性、款式造型的功能性、結構的功能性,結合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耐用設計、零廢棄設計、再生設計、情感化設計等進行服裝設計[8],例如設計師Billie van Katwijk通過再生設計,將牛肚作為制造包袋的原材料,實現廢物利用。在未來社會,人們會逐漸提高對服飾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服裝的傳統功能,更追求適應可持續發展、順應時代變遷和自然發展的功能性服裝,并將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結合到服裝中。
由此可見,設計師在設計一款功能性服裝時,可以從交互的角度去考慮服裝整體的構成形式,從功能性角度來看,可以進行多維度的嘗試,跳出形式的限制,擺脫毫無章法的“創意”,結合自己的想法和主題,在進行大量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針對特定功能,實現用更加多元化的表達方式達到功能性服裝的理想狀態,而且在與功能性服裝結合的同時,還能融合可持續設計的理念和方法。功能性服裝應具有一些形式化服裝所不具備的功能,做“有用的設計”“可持續設計”。目前,疫情改變了人們對服裝的習慣性思維,不再只看重服裝的形式,更注重服裝的功能性,同時對行業變革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設計師可以先選擇合適的面料,再對其輪廓和結構進行設計,在設計時還要考慮是否利用一些技術來達到交互效果并滿足用戶需求[9]。
人們在探究功能性服裝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功能性服裝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服裝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也一直在順應時代的發展去開發多功能服裝,即兼具健康和舒適性、符合大眾審美的功能性服裝。對電影《沙丘》中的黑科技服裝—蒸餾服的具體分析,其實是為功能性服裝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電影講述的是人們在未來水資源十分匱乏的環境下,只有穿著蒸餾服才能在環境惡劣的沙漠中生存下來。通過對蒸餾服的結構、面料、功能3個方面進行分析發現,功能性服裝的用戶群體不再局限于特殊人群,在未來自然資源遭到破壞、疫情愈發嚴重的情況下,其對普通人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于人們對品質生活和健康生活的追求,近年來,功能性服裝的優勢逐漸大于普通服裝。因優化了服裝的性能、增加了服裝功能的多樣性、提升了服裝的舒適度和健康值,功能性服裝也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未來,設計師將更加重視服裝的功能性,進而生產出更多功能性服裝,而設計師應該關注的是怎樣設計功能性服裝以及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相關人群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