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昕
(長沙理工大學,湖南 長沙 410113)
湘西苗繡是大湘西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集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非常重要的傳統技藝,具有極為重要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以及藝術價值。2020年,湘西苗繡正式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為了使這項傳統技藝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當地政府于2010年在湘西地區建立了各類苗繡合作社、苗繡非物質文化傳習所以及鼓勵個人創辦苗繡研發公司[1],如湘西山谷居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鳳凰縣媽汝民族服飾有限公司等[2]。國家的傳統文化復興政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使湘西苗繡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也看到,湘西苗繡的市場需求實際上處于逐年縮小的狀態,特別是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沖擊,依靠湘西旅游產業帶動的湘西苗繡產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導致該項藝術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傳承出現了斷層的危險。進入后疫情時代后,要想進行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從湘西苗繡傳播的角度來說,研究者更需要探索恰當的方式來增強民眾對這項傳統藝術的了解,喚醒大眾對苗繡的保護意識,打響湘西苗繡的品牌。
數字創意產業是智慧經濟的重要形式之一,加快發展數字創意產業是新時期國家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戰略舉措。數字創意產業不僅在其核心領域得到了長足發展,利用先進數字技術和數字創意理念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也是一種創新性亮點,未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更可以依托數字創意產業達到與時俱進的目的。利用數字技術不僅可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數字化,還可以依托信息技術再現虛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基于線上網絡平臺、公眾號、微信小程序、手機移動端軟件的傳播,可以讓豐富多樣的非遺資源呈現于大眾視野,使觀眾在線上就能欣賞到這些精彩絕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3]。相比傳統的實地展示和紙質媒體的傳播,數字創意產業能加快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速度并提高傳播廣度,加強大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形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強勁助推力。
項目研究小組成員崔璐沛在筆者的帶領下,經過大量的文獻資料的查找與分析和實地調研,調查結果顯示,湘西苗繡的大眾化知識傳播與普及程度并不高,主要通過旅游產業的帶動在湘西旅游景點周邊的苗繡商店、鳳凰縣山江苗族博物館等進行小范圍的知識傳播與普及,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開展了“苗繡非遺進校園”等活動。總體來看,湘西苗繡科普知識傳播和普及的深度和廣度并不夠,需要項目組成員探索數字化方式,充分發揮互聯網傳播廣泛和傳播速度快的優勢,以更好的數字化傳播形式來保護和傳承這項傳統技藝。
項目研究小組通過對湘西苗繡文化的審美分析,針對苗繡的分類、針法、歷史等方面進行深入了解,在強化少數民族獨有的民族特色基礎上,結合符合現代閱讀習慣的風格簡約的設計元素以及對未來的想象,設計了一款形式新穎的App—《苗言繡語》,力求將湘西苗繡知識向目標用戶群體進行傳播。
項目研究小組在進行用戶分析過程中發現,15~35歲的年輕群體對非遺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傳統的傳播形式落后、傳播方式單一,大多是通過靜態媒體傳播,缺乏互動性和現代特色。在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下,年輕群體難以集中注意力關注缺乏特色的媒介傳播方式。因此,該款App主要面向15~35歲女性用戶群體,具有現代簡約的設計風格,可改善湘西苗繡的傳統特性,將現實與虛擬相結合,使科技感呼之欲出,使湘西苗繡變得更易于被現代年輕群體接受,使人們在互動中了解湘西苗繡。
《苗言繡語》App信息架構設計的依據是設計目的、目標用戶群體、設計風格,對湘西苗族銀飾的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分類、設計和編排。作品信息內容主要分為6個板塊:種類、針法、歷史介紹、社區、商城、個人中心等。通過與用戶互動的形式,引導用戶深入了解苗繡的分類、針法、制作流程,通過社區加強苗繡愛好者之間的互動,通過商城界面提高湘西苗繡產品的銷售量(圖1)。

圖1 《苗言繡語》App信息架構設計
App中的視覺設計均源于湘西苗繡,項目團隊在采集大量的圖案信息后,對其進行有目的性的篩選。依據圖形學原理,對體現湘西苗繡特色的元素進行簡化處理,采用線描和色彩上的再創意,設計出適用于App的圖標和圖形樣本。App中的Logo設計源于湘西苗繡中的“苗”字。直觀地傳達了苗繡的民族歸屬感(圖2)。對于目標用戶群,界面整體色彩采用了淺粉色設計,暖色調的呈現使用戶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交互行為。

圖2 《苗言繡語》App的Logo設計
App的界面設計以種類、針法、社區、商城設計作為重點,集中體現了湘西苗繡的藝術特色。圖3在分類界面和針法界面分別介紹了12種繡法和具體的針法圖片。

圖3 針法分類和界面設計
社區界面詳細介紹了最新的湘西苗繡資訊,并設計了實時更新資訊的功能,設置了苗繡俱樂部,用戶加入俱樂部后可以與成員交流湘西苗繡資訊(圖4)。

圖4 社區界面設計
商城界面設置了湘西苗繡的首飾、箱包、服裝、鞋子等商品的購買窗口。用戶如若作為會員登錄,后臺會根據用戶以往瀏覽苗繡的歷史記錄有目的性地篩選出用戶感興趣的商品,以供用戶選購(圖5)。

圖5 商城界面設計
在進行湘西苗繡傳播的數字化探索與實踐過程中可以看到,數字創意產業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前景十分廣闊。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有助于大眾廣泛認識非遺并傳承非遺文化。通過探索數字化創新設計理念,利用數字化技術,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出現新的契機,將促使更多人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深度與廣度,使非遺賡續傳承,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