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慶新 賈瑩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應“緊緊圍繞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和化學學業質量標準來確定化學學習評價目標”。基于新發展理念,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亟須立足核心素養,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評價機制,鑒定和評估學生的學科素養、能力和觀念等發展情況,以反思和完善學習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本文以“補鐵劑中鐵元素的檢驗”為例進行課堂教學實踐與評價活動,探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路徑。
一、課堂教學評價策略
課堂教學評價,尤其是課堂學習表現評價,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它一方面可以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監測和評價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現有水平以及素養目標的達成情況。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教師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儲備以及能力水平;自己的問題情境設計是否具有梯度,能否幫助學生建構和完善問題解決思路;自己對教學重難點的處理是否真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能否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和高階思維。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提升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1)在教學設計中增加課堂教學評價任務、評價目標和評價標準的設計,使課堂學習表現評價有據可依,有效落實教、學、評一致性。(2)重視發揮不同評價主體的作用,鼓勵學生通過自我評價、組內學生互評和組間互評的方式參與評價結果的診斷過程。如在真實情境中化學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開放性問題的多角度思考,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特殊實驗現象的討論等,都可以引導學生認識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不斷反思提升,最終自主構建問題解決的思路和方法,發揮評價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功能。(3)課堂教學評價反饋要及時、清晰、有意義。教師只有及時、清晰地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反饋,學生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進而完善思路和方法。這樣的課堂教學評價反饋才能最大限度發揮積極作用,讓學生在每一次反饋中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受到激勵,獲得發展。
因此,教師需要積極探索“教、學、評一致性”,將一些新的觀點和想法融入化學教學設計中,創新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推動課堂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提高教學效率。
二、課堂教學評價應用實例
鐵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缺鐵會導致人體貧血。“補鐵劑中鐵元素的檢驗”是魯科版教材選擇性必修2的實驗課程,教學在真實情境“補鐵口服液”中展開,引導學生探究“補鐵口服液”中鐵元素是二價還是三價,并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分析。
1. 目標指向素養
本實驗以現實生活的問題為情境,旨在使學生主動以認識物質性質的視角—物質分類和價態,應用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及未知物檢驗的一般思路和程序,自主構建真實的復雜體系物質檢驗的思路和方法。據此,本實驗基于課程標準和素養目標設計了教學目標、學習目標和評價目標,并以此為抓手實現深度學習(見表1)。
2. 學習內容聚焦素養
以學業核心概念統領學科教學,可以從復雜的學科概念、現象、原理、規律中走出來,更加關注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為此,本實驗設計了情境主線、知識主線、評價主線和素養發展線,并通過情境主線、知識主線、評價主線的聚焦和融合,展示思維的進階和素養的發展(見表2)。
3. 學習過程培育素養
化學學科素養的后天習得性,說明學生借助化學學習和解決化學問題能夠培養化學學科素養。同時,在真實問題情境中學生學習外顯出來的行為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水平,教師也可以通過搭建腳手架來幫助學生達成一節課或者一個單元素養進階的要求。補鐵口服液是真實復雜溶液,補鐵劑中的其他成分可能會對檢驗帶來干擾。如何引導學生認識到干擾的存在并排除干擾,自主建構復雜體系微粒檢驗的思路和方法是本實驗需要學生完成的素養進階(見圖1)。
在本實驗中,學生暴露出自己原有認識的不足,比如,為什么補鐵劑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會無沉淀生成?試劑種類都選擇KSCN+KMnO4(量的多少不同),為何結果不同?……通過教師引導、組間交流和組內修正,學生會發現試劑用量會影響微粒成分的檢驗結果。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調整、修正完善,能夠真正實現深度學習。教師根據學生的必備知識、言行舉止、情感態度等,關注學生思維活動過程,鑒定和評估學生關鍵能力、價值觀念等核心素養的達成情況,較好地落實本實驗應該承載的培育相關核心素養的要求。
4. 教師行為提升素養
新課程標準倡導“真實問題情境的創設”,要求在真實問題情境中實現每個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主動探索“素養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行動策略,從深度學習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本實驗中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具有生活氣息的化學場景,將真實情境中的問題拆解成一個個有梯度的評價性任務,組織學生圍繞任務通過實驗、交流等方式積極探索問題的解決辦法,引導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思維剖析現象背后的原因。教師通過一個個評價性任務的解決來診斷和評估學生素養目標的達成度,并及時反饋、調整教學行動策略,幫助學生自主建構復雜體系中微粒檢驗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整個實驗教學離不開教師對現象本質的示范、剖析,離不開教師對學習活動的引領、啟發,同時也展示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職業精神以及教師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習方式、評價方式,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5. 學習效果達成素養
本實驗教學通過增設表現性評價,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了啟發、整合、深化和拓展,學生在合作交流、辯論修正中提升了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應深層次轉變發展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清晰設定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評價目標、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等,并使評價貫穿教學全過程,為教與學服務;打造以“素養為本”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靈活運用多種評價方式,發揮教學評價的教育、導向功能,實現深度學習,促進學生高階思維和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高中化學課堂開展“教、學、評一致性”,建設高效課堂,顯得尤為迫切。如何優化評價思路,制訂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如何探索“教、學、評”新型課程模式,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還需要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作者單位:鄭州市第十四高級中學)
責任編輯:趙繼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