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艷(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東院區急診科)
中國是世界上腦卒中疾病負擔最大的國家,臨床上主要采取病房管理模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并給予患者良好的居家指導,促進患者快速恢復肢體功能。但是因為缺乏專業的康復指導和監督,加之患者并未充分了解康復治療,導致其遵醫囑程度降低,發生再住院治療問題?;ヂ摼W成為當下全新交互平臺之一,“互聯網+”在腦卒中患者服務中應用可有效提升患者遵醫囑行為以及自護能力,使其再住院概率有效降低。
為使患者疾病認知程度得到有效提升,首先需要為患者普及腦卒中疾病知識。腦卒中的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相對較高,臨床主要包括特異性治療與非特異性治療兩種方法。其中特異性治療主要是指保護神經、溶栓、抗血小板、抗凝等;非特異性治療主要是指管理顱內高壓、腦水腫、處理血糖、降壓治療等。多數患者接受治療后會留下不同程度的肢體障礙或者神經障礙,需要接受多次康復訓練之后才可以恢復,且康復訓練效果與患者遵醫囑程度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所以,術后需要及時對患者開展健康宣教,為患者講解康復訓練的重要性,提升患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增強康復效果。
隨著手機、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網絡學習成為一種時尚?;诰W絡平臺與患者進行互動成為醫院延續性護理的主流方式,此種方法不會受到時空的限制,能夠及時了解患者實際情況,指導患者改善護理方案,保證護理效果。護理人員借助互聯網,每周與患者進行語音、視頻交流,強調術后健康行為及調節情緒的重要性,加深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識,提升患者重視康復訓練程度,進而使其康復訓練依從性得到有效提升。
臨床需要建立微信群,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對各個護理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要求群中有1 位心理咨詢師、1 位科室副主任以及2 名護理人員,定期在群中以圖片、文字、視頻等方式發放相關疾病知識與護理方法。在微信群中及時尋找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記錄患者反饋并耐心解答問題,每月月底進行總結。同時詢問患者及家屬需求,主動尋找患者及家屬進行視頻通話,了解患者執行康復計劃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記錄溝通結果,對進步患者給予鼓勵,追蹤依從性較差患者。副主任醫師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在群中提出的疑惑,每月月底組織人員開會,報告并討論患者情況,整理患者最新信息,制定下一步護理計劃。
在腦卒中患者護理過程中,為患者打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十分必要,且患者出院后通過有效方式給予患者延續性護理也十分必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臨床以互聯網作為基礎,通過組建微信群、視頻等方式可以充分了解患者居家康復鍛煉實際情況,給予患者良好的遠程指導,提升患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及遵醫囑程度,幫助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提升康復效果,進而提升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以及回歸社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