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 順
(阿拉善左旗農牧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內蒙古 阿拉善盟 750300)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也叫豬繁殖與綜合呼吸癥,會對妊娠母豬繁殖產生重要影響,可使其流產、產死胎甚至產木乃伊胎。另外,根據相關研究,發現仔豬在患上此病之后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可超過50%,而且母豬患上此病后有超過30%的流產率,此外該病具有較快的傳播速度,所以有必要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斷及其綜合防制技術展開深入研究。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也被稱作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屬于一種新型傳染性疾病,具有較高傳染力度。豬不論屬于哪種品種,處于哪一階段,都可能感染此疾病,特別是妊娠期母豬還有不到一個月的仔豬具有更高的感染幾率[1]。如果妊娠期母豬感染此病,可引發母豬流產、早產或者是死胎的情況。而在仔豬感染此疾病之后,其食欲會明顯下降,并表現出呼吸困難癥狀,甚至可導致仔豬死亡。所以,需要養殖戶高度關注做好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制工作。
藍耳病在豬群當中屬于一種體現出高度接觸性特征的并有地方流行性的傳染病,因為豬本就屬于易感動物,尤其是處于妊娠期的母豬還有一月齡以內的仔豬具有更強的易感性,而對于育肥豬來說,在感染藍耳病之后所呈現出的癥狀比較溫和。藍耳病主要的傳染源是已經被感染的病豬和目前攜帶有病毒不過尚未發病的豬,可通過精液傳播病毒,也可經空氣接觸傳播或者經胎盤實現垂直傳播[2]。若公豬在攜帶有藍耳病毒情況下和母豬配種,其會經精液把藍耳病毒傳給母豬,相關病毒會存活于母豬的呼吸系統、繁殖系統當中。另外,在帶毒豬和易感豬兩者發生直接接觸情況下,或易感豬直接接觸運輸病豬相關工具與器材,就可能導致易感豬感染藍耳病。若豬群當中有豬患有豬瘟、豬偽狂犬病等其他疾病,抑或豬舍當中通風不好、環境衛生差、飼料發霉變質或者是飼養密度過大等,都有可能會引發豬感染藍耳病。所以,為有效防制藍耳病,要對感染豬其流動性加大控制力度,防止此疾病不斷擴大影響范圍。此外,藍耳病還呈現出持續性感染特征,需要在防控期間高度重視。
對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來說,藍耳病毒屬于其病源,此病毒存在囊膜,表面呈凸起狀,而且凸起大小大約在5nm,整體形狀呈現為卵圓形。同時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其病毒具有明顯的變異性,在一個相同的豬舍當中,很可能既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毒,也有經典性豬藍耳病毒,對于這兩種病毒來說,其抗原表現出顯著差異,相比之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毒具有更弱的外界環境抵抗能力。若相應環境溫度在4℃及以下,一般可存活約一個月,而如果環境溫度約為37℃,其存活時間可縮減至18h左右,當其所處環境溫度達到56℃,通常在15min以內就會死亡[3]。另外若所處環境的濕度比較低,此時病毒的活性容易受到干燥環境影響迅速失去活性。根據有關調查,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毒其所在環境pH值是6情況下,病毒活性具有較高穩定性,而如果環境的pH值超過7或者小于5,可使該病毒其感染力明顯下降,保持在約5%[4]。另外有研究將該病毒放置在pH值是5或者是7,同時溫度為-70℃或者是-20℃的培養液當中,發現此病毒能夠長時間保存[5]。而如果其暴露在空氣當中,通常此病毒感染力能夠保持約21d。對于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此病毒表現出的抵抗力相對較弱。
針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其病原學診斷指標是能夠分離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毒,并通過鑒定屬于陽性。在實現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之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會表現出陽性。在實際診斷中,如果符合病原學指標,并出現臨床癥狀,可判斷豬屬于疑似病例。
患上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之后,豬的肺部會有腫脹情況,同時會有大理石病變情況,主要出現在肺部心葉還有間葉部位。經顯微鏡觀察,可發現脾臟表面抑或周邊存在梗死灶,大部分屬于出血性梗死。同時,腎臟的顏色會表現出土黃色,腎臟表面可觀察到出血斑點,大小從針尖狀至小米粒狀不一,而且肝臟內部、腸道、心臟還有皮下等部位也會有出血斑點出現[6]。此外,通過顯微鏡觀察可發現有腎間質性炎,膀胱、心臟還有肝臟等偶爾也會出現滲出性炎癥以及出血性炎癥等相關病變,還有極個別的病例會有胃腸道出血、潰瘍,情況嚴重情況下可出現胃腸道壞死。
豬在患上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之后,主要臨床表現就是體溫異常升高,嚴重咳嗽、氣喘、結膜發炎,還有一部分豬群在感染此病后會有后軀無力而且無法站立等癥狀。此病多發于母豬還有仔豬,大部分成年豬在感染此病之后均耐受。通常在實際診斷期間,如果豬只符合臨床癥狀、病理指標以及病原學指標,可確診其屬于藍耳病。
(1)急性型
母豬在急性型感染情況下,會出現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甚至會表現出采食能力喪失等情況,而且感染母豬會有異常發熱情況,且會表現出呼吸障礙,發生程度不一。如果母豬同步處于妊娠后期和急性發病期,將容易出現流產以及早產等情況,而且大多情況下會產出死胎或者產出弱仔,甚至是木乃伊胎。對于新生仔豬,若發生急性型感染,主要會表現出運動功能受損、呼吸困難等癥狀,有的可能會表現出輕度癱瘓癥狀。大部分處于育肥期還有生長期的豬在感染藍耳病之后,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癥狀相對輕微,不過大多會有呼吸困難癥狀,極少數的病豬可表現出咳嗽癥狀,而且雙耳邊緣、背部、腹部還有尾部皮膚將呈深紫色。對于種公豬,因為采取一系列藍耳病防控措施,此類豬只很少感染藍耳病,而且即便感染此病,其主要表現也只是精液品質下降,同時比較容易出現畸形精子,精液當中大部分會攜帶有病毒。
(2)慢性型
我國規?;i場一旦出現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大部分情況屬于慢性型,主要表現是豬只的生產性能會下降,而且生長速度會變慢,同時母豬的繁殖能力也會降低等。除此以外,豬群免疫能力將整體下降,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導致豬只繼發性感染其他疾病,比如其他類型的細菌病、病毒病等,同時呼吸道疾病整體發病率也將不斷增加。
(3)亞臨床型
對于亞臨床型的病豬,大多情況下不會發病,但會持續性地表現出藍耳病感染癥狀,或者是處于感染狀態。對于亞臨床型病豬,通過對豬群實現血清學抗體檢查,相關檢查結果會表現出陽性,同時大部分情況下陽性率保持在約10%~85%。
就目前情況來看,為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加以防控,接種防疫疫苗屬于最有效的方法,不過因為目前市場上有較多針對藍耳病的疫苗種類,需要在疫苗選擇過程中充分考慮當地獸醫部門所給意見。另外,還要掌握地方流行病學相關原理,結合相關信息合理制定免疫計劃,以盡量提升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效果。通常情況下,當商品豬生產至23~25日齡,要進行一次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疫苗的接種;對于種母豬,不僅要在生長至23~25日齡的時候進行一次免疫疫苗的接種,還需要在配種之前再接種一次加強疫苗;對于種公豬,需要在生長至23~25日齡之后進行第一次疫苗接種,隨后要每間隔半年就進行一次疫苗接種;若相關地區盛行藍耳病,需要第一時間對豬群進行免疫接種工作,必要情況下在接受緊急免疫之后的21~28d,要再進行一次加強免疫[7]。
為有效降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發生率,并加大此疾病的預防力度,必須保證所引入豬群是健康的,而且要注意自繁自養。對于豬養殖場,如果遇到突發情況必須引種,需要注意在引種過程中加強引種檢疫,保證引進豬以及引進種源地都保持健康狀態。除此以外,在生豬購進之后,需要先采取隔離觀察措施,經過14~21d的觀察之后,確定沒有異常情況再放到大群當中進行統一飼喂。
對于養殖豬群,要嚴格制定進出管理制度以及消毒管理制度,從而為生豬創設一個優良的、健康的養殖環境。養殖場不僅要建設頂級豬舍,還要在管理過程中采取有效的取暖以及保暖措施,并要注意定期通風,使舍內空氣保持良好的流通性。在夏季管理中,還要注意采取生豬防暑措施,注意及時為生豬補充干凈的飲水。豬舍管理中,需要養殖人員注意打掃室內衛生,保持環境潔凈,并根據養殖場實際情況合理把控養殖密度,防止發生不良應激刺激,在科學飼喂基礎上不斷提升喂養水平,促使生豬具有更強的抗病能力。在豬舍管理過程中,還要求養殖人員定期清理豬舍當中的糞污,豬場環境要衛生、潔凈,還要注意對廢棄物采取無公害化處理措施。在豬舍消毒工作開展中,要求養殖人員合理選用消毒藥劑,首選復合醛類消毒藥劑,而為防止細菌出現耐藥性,要注意定期輪換不同類型的消毒藥劑。對于農村散養生豬,消毒主要可以用生石灰,使建設環境得到改善。
一旦養豬場發生陽性病例,需要及時采取隔離措施,同步及時上報給地方獸醫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要求處理陽性病例。對于感染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病豬,因未及時得到治療而死亡情況下,必須根據《動物防疫法》相關要求落實“四不一”處理。對于治療無效病豬以及病死豬,主要采取無公害處理方式,比如焚燒、深埋等,尤其要注意嚴禁亂拋、出售、屠宰病死豬以及食用死豬肉,并要禁止病死豬流入市場,預防疾病擴大傳播范圍。除此以外,還要注意對豬鏈球菌病、口蹄疫、豬瘟等疾病加大防控力度,防止疫病混合感染,進一步加重病情。
首先,要對細菌性并發感染加大預控力度,一旦豬養殖場有發病病例,要及時通過抗菌類藥物進行控制,并要注意科學用藥,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選擇藥物,防止發生細菌性并發感染。對于患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病豬,還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方式,可以選用營養劑,促使生豬群體具有更強的抗菌能力和免疫力,相關營養劑主要成分為黃芪多糖,其間所選抗菌藥物主要是光譜抗菌的藥物,比如支原凈、金霉素、阿莫西林等。對于患病仔豬,要根據仔豬出生日齡,適量應用長效土霉素、牲血素、米先等。對于保育階段的生豬來說,可直接在飼料當中摻入光譜抗菌藥物,一般可獲得較好的效果。針對成年母豬,可只用黃芪多糖,也可聯合應用VE粉以及廣譜抗菌藥物。若病豬處于生豬育肥階段,要注意每間隔一周對病豬進行一次用藥,主要有三種藥物組合方式:①阿莫西林+支原凈+清瘟敗毒散;②小蘇打+磺胺-5-甲氧+甲氧芐氨嘧啶;③多維+強力霉素+支原凈。
除此以外,可注射魚腥草注射液以及板藍根注射液,也可同步注射板藍根注射液、穿心蓮注射液,并聯合應用解熱藥物,用藥每天兩次,并要持續用藥約一周。還可使用草藥,主要是把金竹葉、枇杷葉、橘子皮等用水煎服,讓病豬飲用汁液。
為推進我國畜牧養殖業發展,確保豬群正常生長、繁殖,保證養殖戶經濟效益,需要在豬群養殖期間加強疫病防治。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具有傳播速度快、致病后果嚴重等特征,所以需要有關部門深入研究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斷手段與原理,并采取多種綜合防制技術,加大防治宣傳,從多個維度、多個層面加大此病預防力度,提升防制效果。一旦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要盡量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撲滅、早監控以及早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