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婷 金 潔 徐唯燁 潘櫻丹
(浙江萬里學院,浙江 寧波 315000)
財務資源有廣泛的內涵,它由以下幾種要素構成:財務信息資源、用戶信息需求、人力資源、關系資源、計算機自動化設施等[1]。
我們可以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各項指標的深刻解讀,了解到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中財務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性,評價企業的運營狀況,從而對企業的戰略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財務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影響企業數字化轉型中戰略決策的制定和選擇。通過建立智慧化的管理體系等來對財務資源進行較好的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風險。張璐提出企業財務資源整合的主要目的是優化資源配置和有效調整不同財務資源要素,促進各項資源的有效合作,使其充分發揮高效的協同性作用,創造更有效的資源配置模式,進一步提高企業財務能力,為數字化轉型提供財務力量支持,增強企業競爭力[2]。
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從2012 年開始推進產能的自動化、數字化建設。自2018 年起,均勝計劃通過微軟的技術手段,統一了全球的IT 架構和商務合同,2020 年均勝電子升級汽車中控產品數字化生產線。目前,均勝電子憑借著5000 多項技術專利和卓有成效的數字化建設,于2019 年榮獲“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稱號,數字化轉型成果顯著。
3.2.1 加快固定資產更新,適應數字化生產需求
在均勝電子數字化轉型之初,均勝電子為持續引進工業系統集成及自動化裝備等投入大量的財務資源。如圖1 所示,2012 年均勝電子的固定資產占總資產39%,占比較上年增加12%。
由此可見,均勝電子的財務資源支出更多傾向于自動化設備等固定資產的配置。
均勝電子不斷對實體資源進行精細化管理、數字化運營,如圖1 所示,2016 年均勝電子固定資產比重大幅降低。為了在持續升級數字化生產線過程中滿足生產發展的需要和擴大產能,均勝電子增加必要的固定資產,以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隨著全球整合工作進程的推進,均勝電子在2020 年年末基本完成了全球資產的布局,固定支出減少,當年固定資產總額同比減少11.5%,占總資產20.4%。

圖1 均勝電子2011 年-2020 年固定資產的發展趨勢
3.2.2 增加數字化軟件配置,加大無形資產投資
均勝電子為了加速數字化轉型,從源頭開始加大部署力度,有效結合多方面大數據技術,例如:分布式計算、云計算、非結構化數據處理等,以呈現多層次的大數據平臺,優化信息配置。如圖2 所示,2012年無形資產高達78374 萬元,同比增長1106%,無形資產規模水平達到質的飛躍。

圖2 均勝電子2011 年-2020 年無形資產變化趨勢
2016 年均勝電子在政府政策的鼓勵和滿足企業發展內需的大環境之下,大量引進工業型機器人,創建自動化生產線。當年,無形資產總量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達到233819 萬元,較上年增長176%。均勝電子財務資源配置得到了更深層次的優化。
3.2.3 提升人力資源的數字化水平,優化人才結構
2012 年初,均勝電子為擴大生產規模,員工數量大幅度增加,薪酬同比增長772%,由此帶來營業收入的增長,同比增長266%;凈利潤同比增長40%。近幾年均勝電子在數字化轉型領域加大研究,大量引進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設備等,這一舉措使2020 年員工數量減少4000 多人。在人員優化配置下以及數字化人才的引進比例不斷上升,均勝電子招聘的數字化人才比例上升到75%,人員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3.2.4 產業鏈關系資源的數字化改造
均勝電子對其產業鏈的關系資源也進行了數字化轉型。在上游領域,均勝電子與寧波市政府、寧波市北侖區政府共同出資設立寧波勝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與相關領域領先的公司進行合作,打造高端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在下游領域,均勝電子通過與車音網的合作,搭建了車聯網服務運營平臺,從而實現了HMI領域從用戶硬件接口向全方位接口的升級[3]。同時均勝電子發揮自身示范效應,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更新與升級,促使均勝電子在2015 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24%,凈利潤同比增長20.37%。此數字化改造使得均勝電子盈利空間大幅提高,實現雙贏。
3.3.1 加大研發投入,升級企業技術
加快數字技術的創新,推進數字技術的原創性研發和融合性創新,并有效利用現有數字資源,是企業升級技術的關鍵之舉。均勝電子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為未來發展趨勢做出有效預測,自行研究和開發技術并樹立品牌以形成企業獨有的無形資產。多年來,均勝電子保持在研發領域的相關投入占營業收入的6%左右。2020 年在全球疫情之下,均勝電子的研發投入支出未發生大幅度波動,仍超過32 億元,占比達6.7%。目前,均勝電子在亞洲、歐洲和美洲都建立了核心研發基地,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發職員數已超過5300人,在全球擁有專利5000 多項。
3.3.2 優化人力資源,賦能企業發展
優化配置人力資源需要提高背景知識和專業能力的要求,以培訓、交流、比賽的方式及時更新員工的知識體系,增加福利待遇,從而建立一個良好的企業氛圍。同時引進多元化優質人才,提高企業的創新活力。均勝電子在2021 年榮獲本年度“員工體驗創新獎”,對內提升員工的滿足感、幸福感,以提高敬業度;對外樹立均勝的良好雇主品牌,吸引人才并提升招聘效率。均勝電子已吸引海內外研發及工程人員超過5300名。均勝電子有效利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作用,開展校企合作,以定向培養未來數字化發展方向的數字技術人才,推進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4]。現階段,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專業人員已達9000 多人。
3.3.3 尋求多方合作,實現最大效益
均勝電子重視合作伙伴等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樹立企業良好高端形象,吸引利益相關者的注意,無形中為企業帶來營業收入的提高和各方面資源的豐富,對企業今后數字化進程加速發展提供了動力。2020 年均勝電子與西門子數字化工業軟件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又于4 月與微軟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強強聯合。通過知識管理形成可迭代、可復制的經驗能力體系,從生產關系的源頭優化和升級傳統制造型企業,實現數據的行業內外的推廣,合力助推數字化轉型,發掘更多信息資源,實現最大效益。
從實體要素中劃分,制造型企業實體資源圍繞企業擁有資產和運營過程中占有資源來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整合管理。以企業實體資源的劃分,建立管理系統實現企業實體資源的數字化,通過整合管理精細化運營可以幫助企業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其次,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數字化平臺的創設或借助第三方平臺對數據資源的整合管理在發展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數字化轉型中,企業應利用有效的信息資源實現企業管理價值的最大化。依托企業主數據管理是企業信息資源優化整合的關鍵。為加強制造型企業數據標準化建設和實現統一的信息資源配置模式,企業應當全面利用中央管理系統整合運營企業數據[5]。在實現數據標準化建設后,積極部署大數據的應用,推動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在制造型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中,構建大數據平臺是信息資源配置的最終歸屬,通過多層次的部署,建立健全企業有效的信息資源管理,以全面實現企業管理的價值最大化。
關系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能夠更大程度地優化企業人員結構,高效實現數字化轉型。在數字化轉型中,利用客戶取向、滿意度等間接了解企業運營的不足之處。利用大數據分析,找到顧客的共同需求,以此為目標提升本企業的產品質量,從而獲得顧客的信賴。同時,人力資源數字化水平的提高也是關系資源利用的關鍵。制造型企業數字化水平的提高不僅在于合理利用實體、信息資源改善技術、管理水平,也在于如何加強員工數字化知識體系的掌握,及時更新員工的知識體系[6],從而打破企業單一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