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亞男,羅文會·中國鍛壓協會
隨著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客戶的需求也逐漸呈現多樣化、個性化,考慮到社會分工細化的問題,整車生產企業獨自生產所有零部件的成本較高,所以從產業鏈上游配套的專業供應商直接采購成為整車企業的普遍選擇。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品牌車型的數量增加,企業若想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占據優勢地位,就要重視自身的采購管理工作,其中,鍛造零部件作為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高低對整體有很大影響,所以必須要做好汽車鍛件的采購管理。
隨著科技、經濟、信息的發展,傳統的采購模式因其過于看中價格因素,導致評估不全面,已無法適應當今質量化、多樣化、具體化的經營環境。汽車形成的主要工序是裝配,將一個個單獨的零部件進行組裝,最后形成產品。在我國汽車制造業中,外購件及外協件的占比很高,大約能占到七成,由于外購件、外協件的質量問題而引起的整體質量問題在各類報道中并不罕見。因此,汽車企業要注意提高鍛造零部件的采購管理,強化供應商的考核選擇,切勿發生“耗費大量精力,只為議價”的情況。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的汽車生產企業會在每月月底向汽車鍛件廠商提供下一月份的生產計劃,同時提供接下來3 ~6 個月的滾動預測,鍛件廠商中負責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的工作人員則根據該數據分別安排月度生產計劃及國內外原材料采購。考慮到客戶需求的增長和物流配送等問題,鍛件生產企業通常會儲備一定的安全庫存,而此時一旦鍛件采購方發生降單的情況,鍛件供應企業不能在第一時間減少固定期的訂單,就會發生庫存呆滯的情況,時間一久,甚至產生報廢費用。
原材料、零部件采購成本是汽車生產企業占比最高的部分,除部分大廠有專門的供應商評估體系外,多數企業在零部件采購中,還是簡單地將降低采購價格作為最終的談判目標。通常一個鍛件產品,會引入3 家供應商來做比較,價格更低的往往會獲得更高的份額,采購方并未考慮到質量穩定性、供貨效率、市場認可度等相關問題。
目前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形勢迫使汽車生產企業開始調整與鍛件供應企業之間的戰略伙伴合作關系,提高鍛件的國產化占有率成為一致的發展方向,比如我們熟知的一汽大眾就簽訂了一系列國產化的訂單。不過,多數鍛造零部件產品的專用性較強,并不能像通用件一樣,實現各個項目需求在庫存變化方面的此消彼長、相互抵扣。
鍛件的質量管理作為采購管理中的重要內容,絕大多數企業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鍛件的入庫檢驗上,往往忽視了鍛件供應企業在交貨周期、開發能力、服務水平等方面的影響因素。采購管理并不單單是采購部門的工作,更需要技術部門、質管部門的配合與反饋,而汽車行業企業在專業的檢測、統計人員配備上并不完善。
當前,國外汽車鍛件的采購還是占一部分比例,從國外采購或發往國外,通常會采用海運或鐵路運輸,緊急情況下也會采用航空運輸。近年來,防疫政策和海關政策的變動,導致產品在途時間更長,例如從歐洲進口零部件,會有近2 個月的在途庫存,增加了產品的呆滯風險。
要加強汽車鍛件的采購管理,就要有完善的采購管理體系,該體系可以以產品質量為前提,以市場價格為指導,依據合法化、市場化、有效化的原則,分總體與階段兩部分進行建設。已經通過IATF16949認證的企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采供管控體系,這里要注意的是,為保障該體系順利且有效的運行,要針對不同環節完善檢測控制管理,及時進行糾正和預防工作。
對汽車制造企業而言,選擇供應商進行采購前,需要對供應商的質量穩定、交貨周期、產品價格、開發能力、服務水平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估,汽車制造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運營特點形成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
評估后,企業則可與體系內優質的供應商達成合作,雙方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環。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涉及內容可參考圖1。在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市場與經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鍛件生產企業的內部以及外部環境也會不斷發生變化,因此汽車鍛件的采購方可要求供應方及時更新情況,對供應方進行動態化管理,增加評價指標體系的靈活性,促進采購鍛件質量的有效控制。

圖1 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
因為不同的鍛件對最后產品的影響是有差異的,所以需要根據產品的結構、性能、效果對鍛件進行分級。一般可以分為三個級別:關鍵鍛件、重要鍛件、一般鍛件,其中,關鍵鍛件指能決定汽車核心性能的鍛件,重要鍛件指對汽車整體質量有影響的鍛件,一般鍛件指上述兩種鍛件之外的鍛造類零部件。通過對鍛件的分級管理,企業采購人員可實現有側重點地進行采購管理,從而更好地建立企業的采購信息管理系統。
在鍛件的采購過程中,采購人員的素質能力對采購質量的高低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企業從高層領導到基層員工都要重視采購管理的理念,提高采購管理的意識。企業可以通過學習和培訓,明確鍛件質量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使鍛件采購人員提高自覺性,產生強烈的責任意識,認真地按照采購管理標準及制度進行鍛件采購工作。
除鍛件質量管理外,庫存管理也是采購管理要關注的重要內容,其中很有效的一個措施就是將鍛件國產化。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鍛件國產化可以減少2 個月左右的在途庫存,能立竿見影地縮短汽車鍛件采購供應鏈,更好地實現庫存控制。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提高鍛件的通用性,來降低呆滯庫存的發生率。例如螺栓,尺寸相同的螺栓會被用在不同的位置,以起到不同的作用,但在采購時,企業可以將其劃為同一類,從而實現專用庫存的減少,也就是增強了鍛件的通用性,這樣用途不同的產品對應的項目訂單就可以實現此消彼長,也就削弱了牛鞭效應產生的可能性。
伴隨著汽車鍛件行業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加速,汽車制造企業要持續強化和改進鍛件的采購管理。采購管理能力的提升,對企業在成本控制、資金運作等方面都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不過,采購管理的改進并不能一步登天,企業還要結合政策、環境等多方面因素進行整合精進,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