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
上市公司掀起股份回購潮、大股東掀起股份增持潮等,這可以視為市場的見底信號之一。
股份回購,指的是上市公司按照一定的程序購回發行或者流通在外的本公司股份的行為。從股份回購的資金來源分析,主要包括自有資金回購、發債回購以及用優先股換普通股的方式進行回購等措施。一般來說,從上市公司采取股份回購的策略分析,最理想的結果是企業利用自有資金以合理的價格進行股份回購,并將回購股份進行注銷,這將會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上市公司的股票價值,提升股票的投資吸引力。
美股市場掀起股份回購潮引發長期牛市
說起股份回購,我們可以聯想到近10年美股市場的股份回購潮。
從某種程度上分析,近10年美股市場走出了長期大牛市的行情,與其間展開的轟轟烈烈的股份回購潮有關。
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出發,提升股票價值的方法有很多,不僅體現在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改善與盈利能力的提升,而且還可以利用一些財技手段,來達到提升上市公司股票價值的效果。例如,上市公司可以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通過發債實施股份回購,長期下來可以達到提升上市公司股票價值的目標。
但是,也并不意味著股份回購可以任性操作。在低利率的環境下,自然有利于上市公司發債實施股份回購,因為借債成本不高,相對于股份回購提升上市公司股票價值的效果,借債實施股份回購的風險不大,且借債成本相對可控。
不過,當市場利率逐漸提升,并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利率水平時,借債實施股份回購的策略未必可以發揮出積極的效果,因為上市公司更需要考慮到借債成本等因素。隨著借債成本的水漲船高,借債實施股份回購的措施未必是明智之舉,甚至會進一步加大上市公司的負債率水平。
A股低利率環境有利于開展股份回購策略
與美股市場的利率水平相比,現在A股市場的利率水平比較低,包括LPR、大額存單等利率也出現了持續走低的跡象。
面對偏低的利率環境,實際上更有利于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的策略。
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出發,實施股份回購,首先考慮到資金來源的問題。對現金儲備充裕的上市公司來說,可以采取自有資金的形式來實施股份回購的策略,通過這種形式實施股份回購,更容易體現出上市公司呵護股價的真誠。
如果上市公司不具有充裕的現金流,但有著強烈穩定股價的需求,那么可以趁著低利率的紅利期實施股份回購的操作。在較低的利率環境下,上市公司采取借債實施股份回購的策略,借債成本比較可控,且可以達到提振股價、提升企業股票價值等目的,對急于穩定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企業來說,這也是一種自救的措施之一。
在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的過程中,除了股份回購的資金籌集外,還需要關注到股份回購的回購價格、股份回購后的具體用途等。
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上市公司設置的回購價格太高,那么可能會給投資者造成一定的迷惑影響。一般來說,在市場價格上下10%至20%的區間作為股份回購的參考價格,更能夠反映出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也向投資者表明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誠意。
此外,對股份回購之后的具體用途,不同上市公司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應對策略。具體來說,有的上市公司可能會把回購后的股份列入“庫存股”,另有他用。有的會把“庫存股”用作股權激勵,但股權激勵的條件松緊,將會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未來幾年的發展,需警惕一些變相利益操縱的行為。還有部分良心上市公司,會把回購后的股份進行注銷,通過持續注銷的方式來達到提升上市公司股票價值的效果,最終還利于投資者。
以蘋果公司為例,多年來通過股份回購與現金分紅的策略還利于投資者。作為全球市場公認的股神巴菲特先生,也持續重倉蘋果公司,在他看來,通過投資蘋果公司的股票可以為投資者帶來穩健的投資回報率。在投資者回報能力上,蘋果公司確實做得很好。
A股掀起回購潮的影響
A股掀起回購潮,對股票市場來說,應該可以解讀為利好影響。不過,股份回購的關鍵在于回購注銷,假如上市公司可以形成密集股份回購注銷的行動,那么A股市場的股票價值也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回顧近10年A股市場的重要底部區域,基本上具備幾個特征。
例如,當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密集增持的時候,往往預示著市場距離底部不遠了。與此同時,上市公司采取股份回購的頻率顯著提升,而且護盤意愿明顯提升,那么市場見底的概率會更加明顯。
除此以外,政策層面的持續回暖,也可以稱得上股市見底的重要信號之一。
最近一段時間,與刺激股市有關的政策消息有所增加。例如,股份回購新規的出臺,涉房企業融資的松綁、中證金融整體下調轉融資費率40BP等,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提振市場的投資信心。
其中,股份回購新規的進一步完善,意在放寬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條件、放寬新上市公司的回購限制、放寬回購與增持的窗口期限制以及合理界定股份發行區間等,從股份回購新規的進一步完善措施來看,給市場帶來了回暖的積極信號。
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出發,窗口期限制放寬、時間約束縮短以及回購條件的寬松等,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的積極性。當上市公司形成了股份回購的熱潮,那么很可能會提升市場的投資吸引力,如果采取回購股份注銷的上市公司越多,那么更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股票價值,鞏固市場的政策底與估值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