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晶晶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為此,本文從區域活動入手,從環境設置、游戲材料、活動介入和組織等方面,分析如何有效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科學的區域環境設置和良好的情感體驗是幼兒能夠專注于區域游戲的前提和保障。幼兒園應為幼兒創設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一是教師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認知水平,結合各領域教育目標,為幼兒設置游戲區域,盡可能拓展區域活動空間。
二是為幼兒創設互動的學習環境。這種互動既有師幼之間的互動、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同伴間的互動,又有區域和區域之間的互動。比如,玩“娃娃家”游戲的幼兒可以帶“寶寶”到小醫院看病,也可以帶“寶寶”到超市采購商品。
三是要幼兒提供個別化的學習機會。活動區域具有教育性、開放性、靈活性的特點。在區域環境設置時,教師既要考慮幼兒的群體共性,又要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引導幼兒根據不同的興趣、能力、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適合個體的活動能夠使每個幼兒都能愉快、專注地參與其中。
游戲的發展水平與幼兒的認知能力相適應。在智力發展的不同階段,游戲的類型會不同,游戲中需要投放的材料也有差異。因此,教師要合理選擇游戲材料,充分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區域活動是對科學集體活動的一種延伸,也是對幼兒科學教育實施個別化指導的好機會。合理選擇幼兒在科學區域活動的材料,使每個幼兒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環境中進行區域化科學探索至關重要。科學區材料來源可從以下途徑獲得:一是將集體教學活動中用到的材料投放到科學區,滿足幼兒繼續探究的愿望,將探究引向深入;二是收集生活中常見物品,讓幼兒探究它們的特性;三是選擇具備較強操作性和探究性的材料,結合預設的科學小實驗,支持幼兒自主探究。
小班幼兒愛模仿,情緒作用大。因此,我園提出:“小班要‘玩出興趣’,既要關注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又要關注他們在操作中的游戲體驗。”環境材料要富有童趣、色彩艷麗、生動、有趣,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中班幼兒愛玩會玩,我園提出中班要“玩出花樣”,材料種類多,玩法多;大班幼兒愛學、好問,有極強的求知欲,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更希望是通過自己的探索得到。我園提出大班要“玩出水平”,區域布置要有特色,材料要有特點,盡可能讓材料物化活動目標,能夠突顯科學區的獨特價值,體現了“做中學”科學教育的理念。
幼兒個體發展水平有其獨特性,同齡幼兒個體間的發展水平也不盡相同。因此,投放的材料應體現差異性。例如,在美工區,教師投放的繪圖材料應考慮處于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的需求。面對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投放的材料要豐富,能夠滿足幼兒畫、剪、貼等多種需求;面對能力一般的幼兒,教師可以先提供簡單的材料,使幼兒專注于一種材料的使用,避免因為材料過多分散幼兒注意力。
教師要充分激發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自主學習探索。材料的投放應有主次,有難有易,具有適宜性。例如,在中班區域活動“理發店”中,教師先引導幼兒討論哪些材料是理發店的必備材料,討論后可以為幼兒投放洗發水、剪刀、電吹風、圍裙等基本材料,再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游戲;接著,教師可以增添新的游戲材料,如發型設計畫冊、洗頭用的躺椅、卷發棒、各種發夾等。
易于理解與操作的游戲材料能夠顯著增強幼兒與環境的互動。幼兒越是帶著濃厚的興趣去探索對象,越能發揮內部潛能和主觀能動性,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玩法。例如,喜歡“以物帶物”的幼兒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懷著強烈的興趣與區域活動中的環境材料充分互動。
教師應認真觀察幼兒的活動進程,當幼兒有求助需求時,教師要及時介入,推動活動順利進行。教師如果缺乏觀察,沖動介入,就容易影響幼兒的專注力,中斷幼兒的原有“計劃”。
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在游戲中容易出現游戲困惑,導致游戲無法進行,甚至放棄游戲。此時,教師應選擇適宜方式,及時介入。例如,在“搭建停車場”主題活動中,幼兒在停車場車輛位置的擺放上產生困惑。一名幼兒沒有考慮車輛進入和離開需要適宜的通道,而將所有車輛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另一名幼兒說:“如果這樣擺放,車就沒法開出去了。”但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設置通道。這時,教師可以以游戲參與者的身份介入其中,通過啟發式提問,幫助幼兒厘清思路,使游戲順利進行。

教師要立足于幼兒的發展,不斷優化區域活動,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求,讓幼兒能夠在活動中自主選擇合作對象,自主選擇游戲材料,主動探索游戲內容,按自己的意愿全身心投入活動中。
良好的活動環境對幼兒的技能和情感發展具有明顯的影。因此,教師不僅要科學創設環境,還要有效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良好的活動環境可以使幼兒快速地進入活動狀態,讓幼兒逐步獲得成就感,達到短時間內關注力高度集中的效果。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規范使用和整理游戲材料,為后續游戲活動做好準備。這種秩序感會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提升專注力,從而達到更好的游戲效果。
總之,在開展區域活動時,教師要重視區域活動組織、科學設置區域環境、合理選擇游戲材料、準確把握介入時機,以此提升活動實效和幼兒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