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宋一行

我們生活在幸運的時代,因為提起低門檻玩樂取向的車型,起碼我們還有MX-5、BRZ可供挑選。這兩款車都有著前置后驅、輕量化、價格親民等特質。當這兩款車放到你面前時,你會如何挑選呢?

早在1989 年的芝加哥車展上,初代MX-5 便完成亮相,當時市面上根本沒有同級競品與之抗衡,因此代號為NA的初代MX-5 一上市便收獲各種媒體授予的“年度最佳敞篷跑車”殊榮。有趣的是,該車同年9 月于日本上市時,用的并非馬自達車標,而是用了當時馬自達的高端品牌Eunos車標,Eunos 的品牌定位與雷克薩斯之于豐田、英菲尼迪之于日產相近。初代MX-5 使用的是1.6 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的是馬自達929 上的5 速手動變速箱。
代號為NB 的第二代MX-5 于1997 年在東京車展亮相,新車啟用了 1.8 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并進一步提升了壓縮比與升功率。著名的汽車節目主持人Jeremy Clarkson(杰瑞米·克拉克森)曾給予第二代MX-5 極高評價:“任何在路上跑的汽車都沒法像MX-5 一樣給人帶來如此樂趣,我給MX-5 五顆星的理由是我沒法給它十四顆星?!?/p>
2005 年,馬自達第三代MX-5 正式亮相,新車從這一代起搭載了2.0 升自然吸氣發動機,我們眼前見到的是2014 年上市的第四代MX-5 車型,其車身質量比上一代減少100 千克,目前已進入了產品周期末端。
相較而言,BRZ 的歷史就簡短很多,但其誕生的背景更為復雜。2005 年,豐田持有斯巴魯的股份,有意向研發一臺搭載斯巴魯水平對置發動機的前置后驅小跑車。斯巴魯作為一家專注于生產四驅車型的車企,對于制造一臺后驅小跑車并不感興趣,因此一開始僅提供了發動機技術。
事情在2008 年第一臺原型車研發成功后發生了轉機,斯巴魯看到豐田試制的原型車后立即對該車產生了濃厚興趣,最終豐田與斯巴魯達成協議,一同研發86/BRZ 并由斯巴魯群馬縣工廠進行生產。
量產版的第一代BRZ 于2011 年的東京車展上發布,BRZ 的命名分別代表了水平對置發動機(Boxer Engine)、后輪驅動(Rear-wheel Drive)以及頂峰(Zenith)。雖說動力上僅搭載了2.0 升自然吸氣發動機,但出色的調校以及后驅的特性賦予了這款車無與倫比的駕駛樂趣,很快這輛親民小跑車便風靡全球。
在2021 年底,新一代斯巴魯BRZ 上市了,新車全系換裝了代號為FA24 的2.4 升水平對置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并匹配6 速手動變速箱與6 速自動變速箱。
MX-5 與BRZ 僅從外觀看去并沒有德系、美系跑車的那種咄咄逼人的感覺,反而有種含蓄的美,這多少與亞洲人的審美有點關系。




MX-5 的造型我甚至想用可愛來形容,進化到第四代的MX-5 有著一雙“開眼角”大燈,橫向的進氣格柵占用面積不大,馬自達車標被安置在格柵上方。發動機蓋兩側的筋線像是要示威,但從正臉看去它又似乎與進攻性沒有太大關系。
從車身側面看去,MX-5 是最迷人的,極短的前后懸勾勒出了跑車的神韻。明顯下探的車頭線條讓人不敢輕視,修長的車門意味著它每次停車都需要不小的橫向空間。至于硬頂和軟頂各有優劣,但我個人更傾向于軟頂在裝卸時的那一絲儀式感。
MX-5 的車尾設計以簡約為主,除了一對饒有特色的圓形尾燈外,幾乎沒有什么多余的設計。只是底部裸露出來的“無修飾”單邊雙出排氣管略有些“掉價”。如果我購買一輛MX-5,最先考慮更換的零部件應該就是這對排氣管了。


BRZ 的前臉在換代后進行了重新設計,進氣格柵兩側增加了剎車片散熱風道,新車的發動機艙蓋、車頂以及翼子板部分都采用了全鋁材質,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車輛的操控性,使整車質量分布更為均勻。新款車燈造型更為前衛,矩陣式的LED 大燈也符合時下的審美。在功能性方面,新一代BRZ 還配備了夜間行駛時自動識別對向車輛的功能,會車時矩陣模塊會自動關閉部分光源。
從車身側面來看,BRZ 整個車身比MX-5 要大上一圈,同樣的雙門設計,BRZ 的前輪拱處的鯊魚鰭開孔設計顯得更具侵略性,隨之而來的是車輛空氣動力學上的提升。
車尾部分的設計與MX-5 類似,都選擇了簡約的設計風格。兩側尾燈通過一根貫穿式燈帶相連,雙邊單出的排氣管造型提升了整車的戰斗屬性。尾廂蓋上的大鴨尾取代了老款的擾流尾翼設計,車輛整體性有了進一步提升。
動力方面,斯巴魯BRZ 在換代后終于有了尺寸以外的優勢,其代號為FA24 的2.4 升自然吸氣水平對置四缸發動機可以輸出231 馬力的最大功率和250 牛米的峰值扭矩,擁有豐田的D-4S 缸內直噴與歧管噴射系統。相較而言,MX-5 的1.5 升和2.0 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參數就略微遜色了,它們分別能輸出132 馬力和184 馬力的最大功率,峰值扭矩分別為152 牛米和205 牛米。

斯巴魯BRZ 在換裝新發動機后比起MX-5 明顯更“硬核”一些,無論是動力層面還是駕駛層面都更貼近“駕駛者之車”。而處于第四代產品末期的MX-5 依舊保留了一定的舒適性,駕著它可以在陽光明媚的午后慢悠悠地巡街,可以載著女友敞著篷一起追著日落緩緩前行。或許即將到來的第五代MX-5 車型會帶給我們一些新的感受。目前來看,這兩款車的意向用戶依舊有著不小的差異。
如今購置馬自達MX-5 依舊只能通過平行進口車的渠道,馬自達去年曾在國內試水限量銷售500 臺MX-5 RF 車型,然而訂車情況并不理想。再加上MX-5 不到一噸的車重明顯不符合國家發改委對于油耗與車重比的規定。因此,未來想要在正規渠道購買MX-5 恐怕會更加困難。
反觀斯巴魯,新一代BRZ 上市不足一年,便在終端有小幅優惠,并且通過4S 店銷售,在售后方面也更讓人安心。對于這類玩樂小跑車而言,修修補補、弄點小改裝是免不了的。如果你更中意MX-5,那么靠譜的平行進口車渠道也是你買車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編輯觀點:
在親民入門跑車這個范疇里,BRZ與MX-5無疑都是佼佼者。讓我來做這道選擇題,我可能會更貪心一些——如果能買到軟頂手動的MX-5,我才會放棄BRZ;若是只能買到硬頂或6AT的MX-5,那么我寧愿選擇后排偶爾能“救個急”的B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