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教學是保證學生掌握基礎寫作知識以及寫作技能的關鍵,是學生提高綜合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寫作教學一直以來是語文教育的薄弱部分,一方面學生的寫作素養在提升上受到了多種因素限制,學生的寫作學習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教師在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培養之后發現其寫作能力沒有顯著提升,逐漸失去信心。近年來基于寫作教學現狀,出現了微型視角切入寫作,能夠定向解決學生在寫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微型寫作教學模式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因此受到語文教師的廣泛關注?;诖宋恼轮饕槍Τ踔姓Z文教學中的微型寫作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型寫作;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44-0068-04
微型寫作教學是現階段對語文寫作教學形式的一種補充,給語文教學在寫作教學方面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教學路徑。微型寫作教學改善了中學生在寫作學習上出現的低效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學生寫作困難的問題,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先設定一個教學目標,重點解決學生在寫作方面遇到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收獲更多的知識。微型寫作教學重視對學生寫作過程中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接收語文寫作知識內容,是現階段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一個全新模式。
一、 微型寫作的內涵
微型寫作教學模式是新時代背景下衍生出來的一種全新寫作教學模式。最早出現在美國的語文課程教材中,主要指從寫作主題的制定、寫作方式的選取、寫作思維的養成、寫作實踐以及寫作后期的休整五個方面進行教學,逐一講解。我國最早的寫作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寫作開頭和結尾的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導致學生在寫作學習方面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雖然目前對微型寫作的相關概念沒有固定的官方解釋,但是可以從研究者進行的有關研究中對其主要內涵進行把控。在微型寫作課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提高課堂質量。雖然在不同學者那里對微課寫作的內涵界定不盡相同,但是其實質性是大體一致的。
二、 微型寫作教學的基本特征
(一)關注學生的寫作學情
學生是寫作教學的主要對象,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年紀上并沒有明顯的差異,而且在思想和情感的認知上相差不大,但是不同學生的生活環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學生的個體性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給予不同方式的學習指導。而微型寫作教學模式下,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個性化差異方面的指導教學,教師要將學生的寫作需求以及在寫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學生的寫作學情是復雜多樣的,因此,教師要在實際開展寫作教學時,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學情,避免出現學生學習思想偏差,從而影響微型寫作教學方式的實施效果。
(二)教學目標和內容的微化
傳統模式下的寫作教學主要依據寫作教材的實際要求,將寫作課程知識作為寫作教學的內容,這種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導致教學效果不佳。而微型寫作教學的加入改善了這個現狀,微型寫作教學提倡從寫作內容和寫作過程去分析學生對寫作方面的具體需求,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將這些相對不好解決的問題進行分解,讓其變成多個便于解決的問題,達到化繁為簡的效果。寫作教學的主要內容離不開課程知識體系結構,但是因為初中教學在時間方面的限制條件較多,所以只能從眾多教學內容中抽出來一部分作為主要知識來講解,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微型寫作教學是指將學生的學情、教學標準以及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找到其中學生理解上較為困難的方面,幫助其解決。
(三)寫作過程指導的細化
有些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時,會出現無從下筆的情況,寫作思路不夠清晰,同時缺少可以作為寫作重點的知識儲備。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傳統教學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寫作過程方面的教學欠缺。寫作過程不僅包括了寫作活動開始前的審題指導以及寫作完成之后的評價分析,還需要有寫作目的以及語言美化等方面的過程。但是目前,教師在寫作課堂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任務的發布者,或者說是僅幫助學生從身體角度去分析寫作思路以及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優質范文,但缺乏對學生在如何進行寫作方面的指導,學生在沒有得到專業寫作指導的前提下就會面臨無從下筆的困境。
(四)一課一得,靈活多樣
傳統的寫作教學方式過于系統化,主要是向學生傳授寫作教學的一些知識點,比如在講一些特殊類型文章寫作方式時,只講一些概念性的寫作技巧,對實踐方面的經驗不夠重視,這種靜態傳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微型寫作教學方式的加入能夠改善以上教學問題,首先,微型寫作方式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單一教學。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寫作內容來分析學生的學情,將學生在寫作方面出現的大問題進行分解,從而讓其變成幾個小問題,教師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為其課堂教學的目標,寫作課堂教學在具有針對性之后就能夠幫助讓學生在寫作課堂上收獲更多。其次,微型寫作教學在時間方面也相對靈活。學生在寫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逐一解決,教師在這期間是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最后,微型寫作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的選擇上較為靈活。教師在評價班級中一名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問題,就可以直接作為教師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檢查學生寫作內容時發現的有參考價值的內容,也可以將其作為課堂寫作教學的主題內容。
三、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重閱讀,輕寫作
學生的課前預習是促進學生對待學知識有一個提前了解的重要方式,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會在講新課的前一天讓學生先對新知識進行預習,認真閱讀文章內容,同時自己也會計劃一下課程的安排。相比之下,關于寫作方面的教學計劃就顯得有些隨意,這樣的情況也反映出了目前我國初中語文課堂中對寫作教學方面的重視不足。另外,有些初中學校在課程安排上也表現出了對語文寫作教學的不重視,甚至每周只有一節寫作課程。新課程背景下,寫作教學在語文整體教學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現階段的排課方式卻沒有突出其關鍵性地位。有些學校和教師對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這種“重閱讀,輕寫作”的教學模式和初中課程教學任務的沉重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讓學生去進行寫作練習。
(二)教師對寫作教學缺乏積極性
寫作教學對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當問及教師在寫作教學方面對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有多大幫助時,教師大多表示學生的寫作能力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學生的閱讀積累、生活以及情感體驗、文字功底等。寫作教學在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上會產生正向影響,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在這種教學模式和思想影響下,不利于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缺乏具體的寫作過程指導
教師的寫作教學方式一般分為以下兩種:一種是教師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學生針對教師所布置的寫作主題進行思考,然后教師針對所布置的主題內容對文章進行指導,并從網上選擇幾篇與主題相近的高質量文章,讓學生模仿其去進行創作,最后教師針對學生所寫內容進行評價;另一種是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寫作情境,這個情境和學生要寫的文章主題相呼應,學生能夠在情境的吸引下去構思文章的內容,從而達到高質量寫作的目的。以上兩種寫作教學模式從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位置,但是沒有針對寫作過程進行詳細的指導,將寫作教學的重視點放在了寫作知識的傳授上,缺少實效性的寫作指導。
四、 微型寫作教學的實踐策略
微型寫作教學是一種以學生學情為基礎的寫作教學模式,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一改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弊端,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去對文章的主題進行重新定義,最終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提升??偠灾⑿蛯懽鹘虒W模式下學生能夠清楚地找到自己在寫作學習方面的問題,并且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教師通過創設情境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以下策略可供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實施微型寫作教學參考。
(一)精準學情,微化教學目標
微型寫作教學模式是對傳統寫作教學模式的優化,將學生作為寫作課堂教學的主體,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寫作特點以及寫作困境,制定全面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寫作教學目的。因此,教師在正式教學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而現階段,國內對學情概念的認定還存在意見不一的情況,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學生對學生的興趣點;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學習狀態。這兩種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擴大和縮小學情范圍的問題。下面文章從兩個方面對學情進行分析。
1. 學情分析微視角
寫作學情雖然具有復雜性但是并非代表其具有抽象性以及難以觀察的特點。寫作學情的分析主要是對學生在進行寫作知識學習過程中其內心特征以及行為活動表現的一種觀察。只有通過對寫作學情的考察以及分析才能夠更加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在寫作知識方面的學習情況。因此,對學生寫作學情方面的分析離不開寫作內容的支持。下面我們用微型寫作教學中的內容維度分析學生寫作學情的教學案例。比如部編版教材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精神的三間小屋》這篇課文。這個單元文章以議論性文體為主,學習的目標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議論性文章的寫作特點。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正式學習這篇文章之前能夠充分預習文章內容,教師可以布置一個學習任務:預習這篇文章時,嘗試為自己的精神構建一個小屋。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文體方面的了解還不夠透徹,在寫作過程中經常將議論文寫成記敘文、散文等。出現這樣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學生對文體知識的理解不夠全面,教師這時可以在講課本內容時,融入一些文體知識方面的內容,逐漸讓學生對文章的文體有一定的了解。
2. 分析學情定目標
為了能夠發揮出學情在微型寫作教學過程中對確定教學目標所起到的作用,將寫作教學分為多維度學情、相關學情以及獨立學情三個層次。為了寫作教學目標的設計更為具體,需要對不同層次的學情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對多維度學情,教師為了能夠清晰地制定教學目標,需要對學情進行分析和辨別,從而選擇出最重要的學情進行微化處理,將其轉化成為具體的教學目標。對相關學情,學生的學情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并且各學情之間還存在關聯性,很難將其進行分離,這時就需將這些相關學情進行暫時性的虛化或者是簡潔化,將其作為確定教學目標的背景要素。對獨立學情,面對這種學情,教師可以采取定點處理的方式,自由地選擇其中一個具體的學情將其轉換為教學目標,再選擇一個具體的時間去處理這些“獨立學情”。
(二)多向結合,微化教學內容
1. 結合寫作課程目標
寫作課程目標是教材編寫寫作訓練模塊的一個重要參考,指導教師的寫作教學?,F階段我們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基本都是內容目標,就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會的寫作內容。“內容目標”是對課程教材標準的一種詮釋,是保證寫作教學內容和教材標準相一致的關鍵,同時也是微型寫作教學過程中在選擇教學方式上的一種指引。
2. 針對學生具體寫作需求
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寫作課程教學的內容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寫作教學的內容是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部分。這時,僅僅依靠課程的目標維度去確定教學內容是相對比較困難的。面對這些情況,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寫作情況,分析學生寫作學情的內容維度以及過程維度,在眾多的課程知識中選擇符合學生具體需求的知識作為微型寫作教學的主要內容,從而確定微型寫作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
3. 加工語文教材寫作模塊
教材是教師教學中制定目標和方向的關鍵,是重要的教學素材。教材是靜態存在的,而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面對富有個性化差異的學生之時,不能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單一化的講解,因為會有部分學生聽不懂,所以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地加工處理。而在實施微型寫作教學模式過程中,不能完全脫離教材內容,還是要以教材所講內容為主,因此對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就非常高,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效利用微型寫作教學模式,同時還要做好主教材內容的講解。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安排學生寫作的主要內容以及寫作的進程。受多種因素影響,語文教材在寫作專題方面也存在有待完善之處,比如文體單一、主題不夠豐富等,微型寫作教學的內容在選擇上不能脫離對教材寫作板塊的靈活加工運用。
五、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基礎學科,寫作以及寫作教學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為了能夠盡最大努力去克服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曾經提出寫作教學應該追求系統化的觀點,對中學的寫作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并沒有使中學的寫作教學從低效的困境中走出來,反而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偠灾诔踔袑嵤┪⑿蛯懽鹘虒W的設計思路就是通過評改學生的寫作方式來分析學生的寫作學情,探索阻礙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的核心問題。針對所發現的問題去精準的定位學生學情,設定微型且具體的教學目標,同時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確保能夠符合現階段學生在寫作學習方面的需求。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給學生布置一些寫作方面的作業,同時還要做好指導教育工作,保證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時能夠學習到更多提升自身寫作能力的知識。
參考文獻:
[1]梁穎欣.初中微型化寫作教學研究[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22.
[2]夏維.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實踐與反思[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1.
[3]張惠冉.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實踐研究[D].包頭: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2021.
[4]梁霞.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1.
[5]涂方芳.初中語文微型化寫作教學實踐研究[D].伊犁:伊犁師范大學,2021.
[6]任美衡.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實踐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0.
[7]李智梅.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20.
[8]張藝瀟.初中語文微寫作分類教學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
[9]邱艷.初中語文教學中微寫作的實踐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0.
[10]劉丹.初中語文微型寫作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11]劉靜.讓微型寫作走進初中語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11):83.
[12]李琳.初中語文“微型寫作課”教學研究[J].教育,2018(39):26.
作者簡介:趙玲玲(1976~),女,漢族,山東利津人,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鳳凰實驗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