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博
當前,我國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社會發展在深度變革中不斷走向新勝利。如何適應新時代大環境的變遷,跟上時代進步的節奏,為企業爬坡過坎、涉險闖關注入強大的不竭動力,成為了新聞宣傳工作者要著力思考的議題。筆者以施工類國有企業工作實踐為出發點和立足點,通過分析新聞宣傳工作所處形勢與核心任務,探討持續創新的路徑,以期為同行業企業和從業者提供有益的借鑒。
隨著行業競爭的白熱化,企業迫切需要提升競爭軟實力。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和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逐漸步入存量競爭時代,同行業間的橫向競爭日益激烈。對于國內施工企業來說,要想殺出重圍、搶占行業高地,除了組織和業務創新以外,軟實力的提升顯得十分迫切。因此,企業做好對內和對外的新聞宣傳,塑造更好的口碑、良好的外部形象顯得尤為重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企業要持之以恒研究和加強新聞宣傳工作,用優質的內容展現企業實力,不斷提升市場知名度,以軟實力增強競爭力。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大發展,企業迫切需要適應新變化。隨著信息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和移動智能終端廣泛普及,受眾在信息傳播的渠道和內容上具有更大的選擇權,這對信息生產和發布者提出了重大挑戰。企業新聞宣傳工作者迫切需要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媒介,創新工作形式和內容載體,提高新聞宣傳內容的質量,增強對受眾的吸引力,以確保在信息的海洋中“獨樹一幟”,最終被目標受眾接受和感知。因此,施工類國有企業需要引進具有新媒體從業經驗和專業背景的綜合性人才,為企業新聞宣傳工作增添更豐富的平臺和陣地,打造更多元的新聞宣傳“矩陣”,促進內容在不同群體中的傳播效率。
隨著人力資源流動的市場化,企業迫切需要育人留才穩隊伍。筆者在國有施工企業新聞宣傳工作實踐中深切地體會到,新聞宣傳工作對于企業凝聚人心、穩定隊伍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以企業微信公眾號為例,只要長期堅持發布企業新聞宣傳內容,假以時日,微信公眾號就會成為廣大職工群眾獲取信息的共同來源之一。反過來,這個共同的信息來源也是影響職工“關注什么”“認同什么”“如何思考”的引力場,有助于塑造職工的精神氣質,增強職工對企業大家庭的認同感,使企業的職工隊伍更加穩定,企業也更能吸引和留住人才。這類引力場越多,則越有利于施工企業育人才、留人才,保障施工隊伍的穩定性。
在戰略規劃上,進一步明確新聞宣傳工作的定位。一是要將新聞宣傳工作視為推行企業政策和目標實現的“廣播站”。方針、政策和目標本身是以文字和數字的形式呈現,感官上沖擊力較弱,需要企業采取適當的方式和形式進行宣傳貫徹,以突出重點、解讀難點,促使干部職工更好地學通弄懂。二是要將新聞宣傳工作作為營造輿論環境的“氛圍燈”。在企業發展的任何階段,尤其是在逆境中,職工的心氣比黃金更重要。在激勵斗志、鼓舞士氣方面,新聞宣傳工作往往能發揮奇效。通過向職工講清發展形勢,引導職工眾志成城、攻堅克難,調動一切有助于發展的積極力量,為企業的轉型發展營造積極的輿論環境。三是要把新聞宣傳工作作為凝聚干群的“熔爐”。眾人拾柴火焰高,企業的壯大發展,是全體干部職工共同奮斗的結果,每一位職工都是企業的最小組成單位,企業管理者要充分意識到新聞宣傳工作在凝聚員工中的作用,樹立“企業興則職工榮,企業衰則職工辱”的榮辱觀,細致地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中長期及短期規劃,使之成為鞏固群眾基礎的重要路徑。
在工作部署上,與企業文化融為一體。國有施工類企業可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在工作機制上將新聞宣傳工作與企業文化工作有機融為一體。在組織機構設置上,可將企業文化職能與新聞宣傳職能歸并在一起,由一個部門統一管理。在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上,要注重選用既懂新聞宣傳,又懂企業文化建設的復合型人才,促進兩方面工作相輔相成、互為促進。在工作計劃上,要將新聞宣傳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結合起來考慮,統籌推進,做到同部署、同推進、同檢查、同考核。召開有關工作會議時,盡可能將兩會合一,實現統籌安排,保持步調一致。與此同時,要兼顧新聞宣傳與企業文化建設各自的特點和規律,找到兩者的最佳結合點,力爭實現“1+1>2”的效果。
在形式創新上,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受眾選擇和接收信息的習慣和方式不斷變遷,企業新聞宣傳工作的大環境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新聞宣傳工作的管理者和從業者,一定要認清大趨勢和大環境,與時俱進,有針對性地開展新聞宣傳工作的陣地創新與形式創新。在陣地創新方面,需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變化,主動學習新媒體傳播技巧。如:有的企業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媒介,開辟宣傳企業文化和產品的新陣地;有的企業開辟抖音、微信視頻號等短視頻賬號,推廣企業重大新聞事件。這些都是利用新技術、借助新媒體的有益嘗試,發揮了匯聚流量、增強影響力的效果。在形式創新方面,企業應從過去的傳統企業內刊的形式,逐步增加無紙化、電子化的傳播形式;由過去偏重文字宣傳,逐步增加圖文并茂、配音影像等形式,持續提高本企業新聞宣傳陣地和形式上的新潮度。
在內容創作上,提升對受眾的吸引力。對于受眾而言,除了在意新聞宣傳的媒介和形式的吸引力,還會關注內容本身的質量。“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新聞宣傳產品從根本上決定了新聞宣傳工作的影響力,也只有優質的內容才能成功傳播并吸引到目標受眾。那么如何才能輸出高質量的新聞傳播作品呢?首先,要加強策劃研究。即根據新聞宣傳平臺的特點,量身定制對路的內容類型。其次,要密切聯系群眾。加強對特定受眾的研究,加強與職工群眾的互動,通過面對面深入調研、經常溝通等方式,動態了解職工群眾正在關注什么事,了解職工群眾喜歡聽什么、看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再次,要提高內容的“三性”。新聞宣傳內容的創作者要對作品進行反復打磨,最大程度提高內容的可讀性、易讀性、悅讀性,這在碎片化閱讀時代顯得極其重要。做到以上三個方面,才能成就有吸引力的新聞宣傳作品,實現新聞宣傳工作的內在價值和應有功能。
在能力建設上,增強從業者的創作活力。新聞宣傳工作者是內容的生產加工者和傳播者,其素養和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聞宣傳工作的質量。強化新聞宣傳工作者能力建設,一是要優選人員配置,將綜合素養高、有創新意識的骨干選配到新聞宣傳崗位上來,充實工作力量,補充新鮮血液。二是要加強新媒體業務培訓,如圍繞短視頻平臺等新媒介,開展相關理論引導和實操學習,從而提升隊伍應用新技術、緊跟新趨勢的適應力。三是要提煉新聞宣傳作品通識“模板”,即從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形成相對穩定的思維導圖、創作路徑,提高隊伍的整體創作效率。四是要加強從業者的歷練,建立新聞宣傳從業者到其他部門或新的項目上掛職鍛煉的交流輪動機制,促進他們切身體悟經營管理具體工作,提高新聞宣傳敏感性,以及對企業綜合信息的理解和把控力。
新聞宣傳工作是展示企業實力和形象的窗口,是營造發展氛圍的輿論工具,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加油站。無論行業如何變遷,也無論媒體技術如何發展,作為施工類國有企業,始終要正確把握新聞宣傳工作定位,科學研判形勢任務,持續探索創新,推動新聞宣傳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為企業注入強大的競爭軟實力。作為新聞宣傳從業者,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學習和思考,以創新不止的決心,創造出經得起時代檢驗、職工評價和客戶認可的精品,成為企業發展的推動者、時代發展的見證者。